分享

黄连汤

 tong0579 2020-05-02

黄连汤(伤寒论)

宫英武
2019-10-28 17:54
180 
 1
在日本,此方用于醉酒。经方论坛上还有人介绍此方预先煎成真空包装汤剂,当做成药出售,用于春节期间的消化不良,卖得很抢手。
    “胸中有热”,非指胸内发热,而是说患者多有烦躁、失眠、心悸等。再说“胃中有邪气”,胃中,多指心下,是上腹部;气,多为动的意思;所谓邪气,是指不正非常之反射或动作,如胃内撩扰不适,或呕吐,或胃中撑胀攻冲,或肠鸣如水声。”腹中痛”,多指脐周或脐下疼痛,或如窒如胀,或如坠如结,或冷痛,或冲逆而痛。
从临床应用来看,黄连汤适用的病症,或为腹中痛,或为呕吐,或为心悸,或为不眠等。但其人必定消瘦,肤色暗,唇舌多暗紫而淡,舌苔多白。其腹部多扁平,腹肌菲薄而缺乏弹性。其脉多弱,或有心悸、自汗等。这种人就是我所说的桂枝体质。黄连汤证就是桂枝体质患有黄连病。所谓的黄连病,就是心中烦,就是不得卧,就是心下痞,就是下利。
方中黄连肉桂,是全方之根。肉桂辛以通阳散寒,黄连苦以清热除烦,前人所谓苦辛配伍法,前人说能交通心肾,治疗失眠心悸,是交泰丸的主药 。入汤剂,连桂两者药量的比例,原本是一比一,但也可适当调整。如不欲食而舌淡红者,桂大于连;如心烦而脉滑者,连大于桂。
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仅仅是一味药的出入,但方证有差异。半夏泻心汤有黄芩无桂,其人多内有伏热,唇舌多红,心下多痞,是黄芩证明显;本方有肉桂无芩,其人多有阳郁冲逆证,唇舌暗淡,多有心中悸而腹中痛,是桂枝证明显。
关于本方服法,古法为一日五服,昼三夜二。为何如此?可能与呕吐不能进食,不可大量服用药液有关。所以,黄连汤当少量频服。
黄连汤实为小柴胡汤之变方,以桂枝代柴胡,以黄连代黄芩,以干姜代生姜。所谓“从中而和之法”。故其能收平调寒热,升降阴阳,和胃降逆之功。正如喻嘉言说的“不问下寒上热,上寒下热,皆可治也”。 
    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家对黄连汤的评价尚多。再举柯韵柏,他说此亦柴胡加减方也。表无热,腹中痛,故不用柴、芩,君黄连以泻胸中积热,姜、桂以驱胃中寒邪,佐甘、枣以缓腹痛;半夏除呕,人参补虚。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持于中,仍不离少阳之治法耳。”
    王旭高亦说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在下而不在表里,即变柴胡汤为黄连汤,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易生姜,亦从中而和之法。” 以六经分证,当在少阳范畴,和法是可以用的,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都属选用之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