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曼青谈太极拳对抗中的接劲

 阿金大大 2020-05-03

  余从澄师游七年,为之所苦而难到者,只有一劲,曰接劲。能接劲,便是懂劲之极致。功候至此,余劲皆可弗论矣。接劲者,若如对方以球击我,稍一顶撞或截碰,皆弹出矣,此皆撞劲,非接劲也。球体轻,是以易于撞出。譬如球体重数百斤,亦能一撞而弹出乎?所以撞劲非如法。必须球来似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缓速轻重皆能如法,则粘提听放,已在其中。合吞吐之意于霎那间,其劲正在分寸之际,庶乎阶及神明矣,散手又复何论。我故曰,太极拳之所以过人者,无他,惟有一接劲而已。

       太极拳的技击运用,首先是推手,双方互相搭手,粘黏连随,练习攻防。然而作为防守自卫的最终目标,则是散手。即散打。双方无需搭手,不论门派,随意进攻。这也是任何武术门派均应追求的运用目标。当年的班侯“杨无敌”,乃以太极散打威震武坛。

      但是,何以表现为“太极”散打?太极散打的关键要领是什么?这可以说是太极拳要领的秘中之秘,在已有的太极拳著作中,也少有论述。而郑曼青先生却披露了其中的奥秘——接劲。他说:“余从澄师游七年,为之所苦而难到者,只有一劲,曰接劲。”“太极拳之所以过人者,无他,惟有一接劲而已。”

      所谓“接劲”,是对方以任何方式快速打来时,我方承接运用之法。郑师以“撞劲”与“接劲”之别,讲述了太极拳劲力的特点。外家拳术,多以刚猛直快为能,两力硬碰硬,是为撞劲,当以大力者易胜,或者造成两败俱伤。太极拳之接劲,好比一个重球击来,我“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其缓速轻重、黏提听放、吞吐之意,俱在霎那之间9分寸之际。所以,掌握了太极拳的接劲,也就掌握了太极散打。据传,杨禄禅当年接见来客,对方突然跃至身前猛力拳击,杨禄禅一个接劲,对方迅即落至丈外,拳击姿态如故,且无损伤。当然,要学会接劲,非经长期实践,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不可。而郑师点破太极散打之要害,并简述其内涵,就给散打练习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