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福东渡为何没有推动汉字在日本发展?

 卓尔艾米 2020-05-04

徐福东渡,究竟有没有推动汉字在日本的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

题主之所以说,徐福没有推动汉字在日本的发展,或源于汉语和日语发音的巨大差异而来,但这并不能说明,日语和汉语没有联系,相反,二者的联系非常非常紧密。

紧密到什么程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至于多数日本人都承认,中日乃是“同文同种”,而中原文明就是日本文化滋生的源头。

而把源头引入日本,做出这个贡献的,不是别人,就是来自秦始皇时代的著名方士,徐福。

正是徐福,把代表当时最先进文明的汉字汉语等文化和技术传入日本,一举奠定了今日之日本以汉字为核心的文字文化体系。


由此,徐福东渡的历史贡献,已经被中日两国学术界所认同。而且,两国均认同,徐福对两国文化交流的巨大贡献,迄今为止,他被学界认定为日本文化的拓荒者。而这个历史地位的奠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汉字在日本的发展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

日本每年的“汉字祭祀”,足以证明,他们对汉字的崇拜是“自古而来”。


这是日本清水寺的主持森清范法师在用最大号的毛笔书写年度汉字,当时日本正频繁经历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困扰,法师的一个“灾”字,一方面希望为来年祈福,另一方面,也抱着虔诚之心,潜意识里纪念一个伟大的中原王朝的方士,徐福。因此,徐福可以称为日本人的人文肇祖、日本汉文化的奠基人。

日本的古代,直到秦汉之前,都是没有文字的,他们的历史曾经是文化荒漠。徐福的出现,把汉文明带入日本。

今天的日本,已经把一年一度的“汉字祭祀”——年度汉字的评选,演变为一个重要的民族传统。日本的大和民族,把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和”作为民族称谓,也可知其对汉文化的崇拜已经爱到了骨髓里。

众所周知,日本对唐朝推崇备至,但是引入汉文化确实是从徐福时代开启的。此后,汉代皇室刘阿知等大量中原人移民到日本,与当地土著融合,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日本。这包括,汉文化的核心文化,汉语汉字的传入。


这是1958年在日本九州出土的青铜器具,上面清晰地刻有隶书字体的文字。这也是迄今为止,日本考古发现能看到的有关文字的最早记录。你没看错,是汉字,而不是其它文字。

由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历经秦汉时期,中原王朝的文明不断被带入日本,从而一举改变了日本的文明,把它迅速从落后的弥生时代带入了封建时代。而徐福东渡那一批人,最早就已经把汉字、耕织和冶炼等技术源源不断地带入日本群岛。

而秦汉时期,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我们文字刚刚大一统,从篆书开始向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字体转变。姓氏开始流行,当徐福东渡的时代,百家姓尚在形成中,没有成熟,也没把姓氏完整带入日本的可能。

反而,在相隔大海的日本,文字和语言有了自我发展空间,形成了海外特征。今天,很多人都认同日语和汉语有着内在紧密的联系,甚至有人认为,日语如同汉语的地方方言,和江浙粤语等又都有相似性,日语中至今仍旧保留有大量发音和汉语普通话相似的词汇,至于方言词汇还更多。


这是日本明治2年,于1869年日本出版的原版书籍,《祝词式正训》,传世数量极少。它是一本全汉字汉文的和刻本,是一本关于日本神道祭祀祝祷文的大合集。它相当于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社稷的祈祷祝词文集。

从该书体系可以一睹汉字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浸染有多么深刻!此外,日本天皇的年号,都和中国历史书籍紧密衔接。如裕仁天皇,平成天皇等,都是从中国古书中选取,能如此紧密地和汉字汉语文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毋庸置疑,当年徐福东渡带来汉文化的功劳是无与伦比的。

从这些发展变化不难看出,不能不说,日本的语言和文字都极其紧密地继承自汉语文系统。他们始终如一地咬住汉字这颗参天大树不松口,又在汉字主干的基础上,开枝散叶,发展变化。

他们如何继承呢?日本人在继承古代复杂的汉字过程中,灵活地摆脱了复杂的原始汉字,他们走的是一条汉字简化之路。一方面,化繁为简,拆分汉字偏旁部首。

另一方面,因繁体汉字笔画过多,学习不易,日本人在学习过程中,耍了小聪明,拆分汉字偏旁部首。同时,他们想方设法对汉字进行简化。他们甚至大胆的吸收汉字的草书、行书等简化字体进日语汉字里,以便达成书写方式的简便,可以更好地书写。

而历代书法家的书法,自然就成了模仿学习对象,今天日本文字里的片假名,很多都是源自于古代汉字书法的演变,衍化。

徐福贡献太大?他因何成为神武天皇?


近年来,日本的考古不断发现大量来自于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和钱币,包括一些劳动工具。这些发现都证明,古代中国人对日本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徐福的贡献,就是帮助日本摆脱原始落后状态,奠定了日本的汉文化基础。

成书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徐福入日本建国考》最早最权威地解释了日本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徐福。

该书的作者卫挺生,从十个方面论证了徐福和日本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的吻合之处。

该书出版后,引起了空前轰动。其学术价值得到了日本皇室的认可,尤其是裕仁天皇的弟弟三笠宫,对该学术研究成果推崇备至,并在其要求下于70年代出版了这本书的日文版。

这是日本的徐福庙,类似的古迹等在日本多达50多处,登陆地点20多个,关于徐福的传说30多个,可见徐福在日本受欢迎程度,其把汉字等中原文明带入日本的贡献才是根本原因。

这是徐福当年船队搭乘的神鸟船复原图,近年来在我国蓬莱陆续有船体实物发现。船首上雕刻的巨大鸟类是中国特有的,叫鹢鸟,它出现在日本文献记载里,而日本却没有这种鸟。

而日本学者饭野孝宥出的专著《弥生的日轮》也赞同该观点。

而这部记录日本历代天皇的历史书,用纯正的汉字记录天皇历史和传说。包括日本传国三宝,镜、剑和玉,都是来自于秦国。这些都印证了徐福到日本创世纪开国的事实。

既然徐福贡献这么大?他是如何登陆日本的呢?

事实上,徐福东渡有两条路线图。徐福带着秦始皇许配给它他的公主,3000童男童女组成男军和女军,和强大的秦国海军,驾驶着当时先进的神鸟海船探访日本。

他们先后从两条路线进入日本,即“北行航线说”和“南行航线说”。

北行航线:从琅邪出发——辽东半岛南——朝鲜半岛西的海岸线——穿过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北九州——和歌山等地。

南行航线:一说是,从山东青岛(成山头/之罘)——朝鲜半岛南部——日本九州等地;

还有一说是,从苏北沿海诸港口——横渡黄海——朝鲜半岛——穿过济州海峡——抵达日本九州——或直达日本。

这是徐福到日本的登陆地点,结合传说里3000童男童女,以及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传说等相互印证,证明徐福对传播中原汉文化但日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近年来,日本关于“神武东征”的传说记载和徐福墓地又相互印证,认为日本传说中的第一代神武天皇,作为天照大神后裔,其实就是徐福!

第一代天皇的出现,正是在日本把汉字文化引入后,而其相关的史书论述都是在这之后形成的。


我们也能从日本史书的相关记载和今天位于日本和歌山县的徐福墓找到蛛丝马迹。

原来,神武东征途中,其家臣说的话让他笃信,后来家臣战死,他被埋葬在和歌山县。而这里也正是今天徐福墓所在地。


神武天皇,究竟是不是徐福?目前虽然存疑。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指向徐福一个人!很多日本人也相信就是他!

日本丰富的文化传承,都离不开汉文化!

继徐福之后,日本越来越重视汉文化的学习,不断派遣“遣唐使”来中国学习,还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都加速了日本对汉文化的学习传承。

事实上,日本保留了很多古代中华文化传统。比如,榻榻米,木屐,艺妓,和服等。他们把唐宋文化的精髓都吸收了,并做到了传承。才有今天“唐宋在日本”,“他们更像古代中国人”等说法。以至于,今天一些日本小姐姐来中国,穿起了汉服,都是那么自然!

日本继承的扫墓文化,触目惊心的汉字,俯拾皆是,随处可见。

你是不是很惊讶于这么多汉字,活脱脱就是中国的赶脚。

不仅柔道源于中国,还有日本的武术文化。

“天下武功出少林”,蜚声国际的中国功夫电影《少林寺》于上个世纪红遍世界影坛,这部武术电影开篇就记录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日本武术联盟宗道臣大师来中国交流武术,为的就是溯本清源。


近年来,不断有日本学者考证后,要来中国认祖归宗。他们认为,日本人的土著,源自于中国云南的彝人。

他们考证后,认为包括火把节等很多习俗是一致的。这说明,中国的汉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日本。而基因检测学也证实,日本人一部分来自中国,其中,就有徐福后代。

日本前首相原田也自称是中国汉代皇室刘阿知的后人。

日本姓氏很多,不但中国人的姓,还有中国人没有的姓氏,多大20万个,包括了徐福的后人,福田,羽田等。


而这些姓氏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初,还并不流行,知道明治时代,姓氏越来越重要,层出不穷,而且,注重姓氏的家族荣耀,总是千方百计进行维护。

尽管有人在质疑日语为何与汉语差异这么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的发音和南方语言接近,难怪很多南方人说学日语相对容易,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其强大的军队还征服了西南蛮,这些人里的就有人被选为徐福的童男童女,他们把南方语言带入日本。

更有学者指出,中日韩的语言文化都因为徐福而变得密不可分。韩国学者也承认,徐福是韩国文化传统的先驱者。

总之,无论中日之间有多少恩怨,但汉文化的传统始终贯穿,从未中断,并始终如一地见证并发展着更多源自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