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是中医的理论内核

 玄冰生孙洁 2021-04-08

什么是中医?中医的理论内核是什么?如何通用“气”和“气化”来全方位理解中医的理法方药?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一直尝试从《黄帝内经》里面来找答案。

5月24日,我将这些思考的结果初步整理以后,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做了题为“《内经》中的'气’与'气化’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表示还不是很明白,提了很多非常好的问题。还有同学表示想要再看看PPT,或者听一下录音。

所以我不揣鄙陋,把PPT整理出来发送于此公众号。

PPT里的内容皆一家之言,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好多多指正!



讲座后提问简汇

1 问:你理解到“气”与“气化”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作用经历了多少时间的积累?

答:很多年。但最终系统化地提练出来是在攻读师承博士的那三年。

2 问:中医临床会辨很多证,不一定都和气有关,比如“肝经湿热”,也需要行气吗?

答:非常好的问题。这涉及对“气”的理解。中医的“气”有三个层次:“天地之气”,“一身之气”和“气血之气”。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前两个层次,而你说的行气,指的是第三个层次。所以不矛盾。

3 问:你讲到药性理论,引经报使,但是我们经方里并不强调引经或者归经,这个如何理解?

答:经方的使用是基于六经辨证,而非脏腑辨证的,所以不强调归经。但是六经辨证强调分经用方,分经用药。这种“某方治某经病”的思路与脏腑辨证的“某药入某经”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