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图说话——现在的市场处在什么位置?

 仇宝廷图书馆 2020-05-05

最近市场在3400点关前徘徊不前,前番涨势如潮的白马股、近期异军突起的资源股更是现出调整姿态,被股灾虐怕了的朋友又心生忐忑。

所以最近经常有朋友问我:是不是反弹已经结束了,是不是现在得跑啊。

稍有风吹草动就跑的兔子心态,绝对不是正常的投资者心态。周末,索性截几张小图,大家共同把玩一番。

TTB好为人师,最爱做心理按摩师了。

先上两张小图:

(图一:沪市数据统计)

(图二:深市数据统计)

截止9月15日收盘,沪市静态市盈率18倍,总市值32.74万亿;深市静态市盈率27.67倍,总市值24.08万亿。

据此推算,目前全市场静态市盈率23倍。如果17年全年A股净利润增速能保持上半年水平,则全年增速将轻松可达15%,这意味着目前全市静态市盈率则只有20倍。

如果把整个A股当成一只股票的话,那么这只股票的投资收益率将达5%,超过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

目前全市场总市值为56.8万亿,相比16年度GDP,证券化率为76%,相比17年度GDP(假设全年增长率6.9%),证券化率为71%。

在投资的世界,证券化率是一个相对科学的数据,反应的主要是证券市场的活跃程度。也就是我们平常爱说的人气。

“股神”巴菲特特别注意这项指标,并认为,当一国或一地区证券化率跌落到60-70%区间时,就是投资者应该大举加仓的好时机。

如果按照老巴的标准,那么我们可以说,我们目前的市场刚刚脱离“大举加仓”的区域。

也就是说,目前的A股市场,显著低估的阶段显然已经过去了

最近就有朋友向我抱怨:曾经的满眼便宜货,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再买什么股呢?看一看,翻一翻,真是下不了手。——现在看,这话说得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不要急,正如我们刚才说的,市场整体的估值并不高,虽然已经走出“一眼定胖瘦”的低估区域,但走出的并不远——只是下一步操作,对投资者选股的要求更高了而已。

那么,下一步的投资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力呢?

接着上边的两张图,我们再奉上三张小图:

(图三:深市主板数据统计)

(图四:深市中小板数据统计)

(图五:深市创业板数据统计)

看完这三张图您什么感觉?

反正我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按照这个顺序越来越贵。创业板静态市盈率53倍,乐观点的看法是:哇,比15年最高时的150倍居然已经下跌去三分之二了。不太那么乐观点的看法是:哇,跌了这么多,居然还这么高。

这个话题不再多说了,只谈我的对市场总体的看法:通过上边五张图,我们可以看到,TTB这几年反复强调的失衡问题,目前看市场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修复——但是,即便如此,失衡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可以说,依然严重。

目前上证指数18倍静态PE,创业板53倍静态PE。考虑到上证50只有12倍、银行板块只有6、7倍,我们可以看到,“失衡问题依然存在,依然严重”的论断,毫无疑问,一目了然。

综上,四点结论奉上:

1、目前的A股市场,总体上并不贵,处在“大跌大买”的边缘上;

2、市场的失衡问题依然存在,并且依然严重;

3、股灾以来艰难启动的失衡修复行情还将延续——当然,我深知,这种修复行情不是简单的数据修复,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风格的转换和观念的重塑。在从一种风格转换到另一种风格中、从一种观念转变到另一种观念的过程中,市场必然还将经历若干次反复、回潮,甚至出现重大的震荡、波折,但估值和业绩将成为决定胜败的最终力量;

4、我对未来的股市不悲观,短期的调整不掩中长期的向好——真业绩和真成长,会成为我们手中持有标的的最终试金石。

最后,再上一张小图吧(来自东方财富网):

(图六:GDP及产业增速走势图)

我对中国股市的不悲观,正是来自我对中国经济的不悲观——这张图告诉了我们两点:

1、中国经济的总体趋势已经走稳——从08年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家刺激政策的双重影响下,顽强地走出了最困难时期;

2、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渐现成效——你看,第三产业的增长曲线偷偷地、悄悄地,已经超越了第一、第二产业,并且已经连续多年高于GDP总量的增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