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治疗一50多岁的男性,患病日久,主要症状表现为经常疲倦乏力、头昏沉,常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常腹胀、消化功能差,伴有容易咽痛、反复口腔溃疡、咳痰多,常口干、口苦、口臭、眼睛胀痛,睡眠差,性功能低下,西医检查没明显异常;多处服中药调理,症状反复,改善不大。 在我处就诊,予汤药处方:法半夏9克,竹茹9克,枳壳9克,陈皮12克,茯苓30克,厚朴12克,桔梗12克,炒麦芽30克,炒谷芽30克,炒莱菔子18克,神曲15克,山楂18克,韭菜子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按:此病例症状属于寒热虚实错杂,病因中焦不运,中气不足,脾胃功能低下,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中焦湿热蕴阻,所以出现的多种症状;脾胃不足,中气不足,清气不升,所以出现疲倦乏力、头昏沉、精神不济;中焦不运,水谷不化,中焦气滞,湿浊内生,所以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消化功能差等症状;中焦不运,胃肠化生痰湿痰浊湿热,上扰头面口腔,痰热扰心神,所以出现容易咽痛、口干口苦口臭、容易口腔溃疡、咳痰、心烦睡眠不好。 【临床感悟】多数寒热错杂证或上热下寒,会表现出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咽喉灼热疼痛、脸上长暗疮、心烦失眠症状,又或同时伴有怕生冷、下肢畏寒、浮肿、腹部冷痛、女性痛经、腿软无力等症状。 天地之中,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互相交融,一气周流,才能使阴阳调和,可解决寒热不调和,上热下寒症状,中焦脾胃主管一身的气血运行,尤其关键,所以调理脾胃中焦也是调理上热下寒、寒热兼杂证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