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律诗的取象

 湖南周慎 2020-05-10


广告

诗词格律

作者:李凯 著

当当

写律诗,在立意之后,就要构思或取象,或先构思后取象,或先取象后构思,依据个人的习惯而定。当然,成熟的诗人可能一切从简,或一挥而就,或即席而赋。但初学者总要有一个过程的。取象,词与是有诸多相同之处,所以,以下论述中会举一些词的例子,请予以理解。
       
一 诗,取象以达意
      诗表达情感思想总是通过具体形象实现的。取象就是选材。诗中的象,有景象、物象、事象、人象,作者赋予这些“象”以一定的情感思想,由此构成意象,并由诸多意象创造出意境,通过意境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因此,诗总是要描写多种景象、物象、事象的,人象。诗中的这些具体形象,就是倾注着作者情感思想的具体物象,叫意象。意象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诗中由若干意象组成诗的意境,诗中的思想情感就是由诗的意境传达出来的。所以,作诗,要善于选取并聚拢意象,来表达立意;读诗,要善于将诗中的物象聚拢为意象,并由一群意象还原意境,再通过意境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秋天、高台、霜鬓、酒杯,这些构成景物的形象,都是物象,这些物象都被作者赋予了自己的凄凉悲哀的情感,就都成了诸多意象,并由此创造了全诗凄凉悲哀的意境。我讲的是诗,讲意境词亦同理,再举两首词的例子讲意境。陆游的《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里的驿站、断桥、风雨、群芳、尘土、梅花,每一种景物都是一种物象,物象中蕴涵着作者饱受打击,抑郁苦闷的心情,仍坚守自己高尚品格的精神。这些物象就成了各个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这首词的整体意境。同样是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完全是另一种意境。“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里的风雨、飞雪、悬崖、冰峰、花枝、梅花,这些物象,蕴涵着赞美梅花凌霜傲雪精神的情感,创造了如此意境,表现了作者的情怀,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环境中坚强自立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诗词就是这样通过景象、物象等等,造成意象,由意象造成意境,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思想的。为正确达意,有必要认识古诗词中的物象内涵。
     
二 古诗词中积淀的物象内涵

     取象,首先要了解各种物象的含义。诗词中的物象有特定的历史积淀,有特定的内涵。了解了这些历史的积淀,掌握了这些内涵,才能恰当的构思取象。
诗中常用的物象的内涵如下: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
2,以折柳表示惜别,如李白的《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陵,唐代首都长安的门户,灞陵桥两边长满垂柳,送别行人在此折柳以表惜别情意。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诗曰“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之感。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花草繁盛,夕阳西下,包含昔盛今衰之意,以此慨叹盛衰兴亡。
4,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如唐人元稹的《菊花》“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现了作者对菊花深深的爱和诗人对坚贞高洁品质的追求并透着隐逸的情调。“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的《饮酒》其二)等句中,菊花无疑已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5,梅花象征着纯净高尚,傲霜斗雪,不怕挫折打击的斗争精神。陆游《卜算子·咏梅》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与品格。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写了梅花笑傲冰霜的形象和甘心服务的献身精神。元人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比喻自己的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6,松树象征坚贞高洁。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写出了青松的伟岸坚强,无畏不屈,表现了诗人的品格。
7,莲花象征纯真、美丽、高洁、坚强。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中之君子者也”,写出了莲花的坚贞高洁。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用莲花写出了少女的纯洁可爱。
8,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以梧桐写出了凄凉悲伤的心情。
9,杜鹃象征凄凉哀伤。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中通过子规(杜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愁苦凄凉的感情。李商隐的“望帝春心托杜鹃”,表达了凄凉伤感的心情绪。
10,鹧鸪象征离愁别绪和抑郁不平。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正是表现了这样的心绪。
诗中要用的物象很多,以上仅举十例。古诗词中的意象很多,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使用。为了恰当地表达既定的立意,就要选取适当的物象。

三 取象的基本原则
     第一,取象,要紧紧围绕立意,以意统象。取象,对各种物象要有所选择。实际的景象物象很多的时候,就要精选,依据立意或意境的需要和各种物象的特征来选择。取象要选取最能表现思想,最富有代表性一些物象创造意境以达意,使之适合表现诗的中心。不要选取与达意无关的物象,以避免取象杂乱,削弱了诗词的中心。优秀的古诗词中没有此种情形,因此无法举例说明。
    取象紧紧围绕立意,取有代表性的物象,前面讲的十种物象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依据利益的需要恰当地选取。围绕立意取象,可能有三种情形:一是正向取象,写乐情取乐象,写哀情取哀象;一是反向取象,写乐情取哀象,写哀情取乐象;一是一般取象,无所谓哀乐,或衬托,或对比,等等。
     取有代表性的物象,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就是很突出的例子。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联选取了“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等红军多处历险激战的有代表性的事例,表现了红军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的大无畏精神。
     第二,取象,要善于想象。写诗词,如果从自然中取象,但实际景物不一定能满足立意或意境的需要,为了满足需要,经常要想象一些景物添加到创作的意境当中去,使意境更加圆满,适于达意。这种情形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有的诗词中的物象完全是想象的,是虚构的,这是把物象理想化的联想、虚构。只是我们在阅读古诗词时无法判断哪些是完全虚构,哪些是部分虚构罢了。

广告

诗词格律全集(精装)

作者:张小燕,陈佳 著

当当


广告

诗词格律教程

作者:谢桃坊

当当


     诗中的物象有的是现实的,有的是创设的,有的是现实的和创设结合的。毛主席的《蝶恋花》的意境是现实的,但更偏重于创设。“我失骄杨君失柳”,这一句是典型的现实与创设的结合。杨,是指杨开慧;柳,是指柳直荀。这是两位现实中的人,不过杨柳并不仅指眼前的人,同时又指杨、柳的忠魂形象,这是想象,是创设。“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更是想象,是创设。诗词中的物象更多的是眼前的景物,现实与创设的结合也是眼前的景物与想象的结合。为了达意,有些是意象是虚构的,当然,这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
     第三,取象,要善于联想。联想是把不同的但有相似点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这是取喻类比的联想,是机敏睿智的思维。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版本“菽”作“豉”。)后来流行的“七步诗”变成了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大概是在流传中简化,使之更上口了。这首诗的取象就是机敏睿智的联想。这首诗的立意是很清楚的,即写曹植自己受到曹丕迫害这种兄弟相残的关系。立意之后,要取象。取什么象,是关系到能否恰当表达立意的关键,所以取象必须取与所立之意密切相关相似的象,这是取象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因此曹植在被威逼,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形下,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选择了豆与豆萁为象,写出了这样流传千古,妇幼皆知的绝妙好诗。这首诗能够打动人心,流传千古,主要是因为取象绝妙。豆与豆萁同根生的关系,与兄弟同父母的关系太相似了,简直就是完全相同,这个取喻类比是再恰当不过了!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恰当的绝妙的取喻类比使这首诗大获成功。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诗,取象的恰当太重要了,而恰当的取喻类比更是绝妙无比了。
     第四,取象,要寓有深意。诗词中取象一般是起衬托、烘托写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作用,但有的是其深化诗意的作用。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溪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首诗取象“飞桥”“野烟”“石矶”“清溪”“渔船”“桃花”等等,分明是取意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样这首诗就有了深深的意蕴。“桃花尽日随流水”这分明是应该接近桃花源了,可是还是找不到桃源洞,这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呢?这桃花源到底有还是没有呢?桃花源是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世界,既然这么接近了,还是找不到,那么这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世界,世间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呢?这个问题提得多么尖锐呀!很显然,由于取象的原因,使诗意更加深刻了。
      第五,取象,要面向下层、底层。社会的最大群体最能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我国自古以来,社会的最大群体在下层,在底层。下层、底层人民的生存、生活状况最能反映社会的本质。我国古代具有伟大深远意义的现实主义诗作都是描写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王粲的《七哀诗》,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皮日休的《橡媪叹》,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白居易的《观刈麦》,李绅的《悯农二首》等等,流传久远,为世所传唱,其意义是深远的。而描写应制的诗如唐代贾至(官至中书舍人)的描写早朝诗庄严华贵的诗“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年。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还有如王维等多人和贾舍人的诗,虽写得尚好,但没有什么意义,几乎没有多少人知晓,与社会也几乎毫不相干。由此,可以说,写诗取象面向社会下层、底层,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反映社会的本质,才是最有意义的。我们学写诗,主要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与民众的意愿。
        这里讲了取象的“五项基本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对于理解前人的诗词取象和我们自己创作诗词时如何取象,都是有意义的,请诗友们予以适当的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