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岁就被亲生父母抛弃,长得贼丑却因为“茶”名扬天下!

 响品有约 2020-05-12

古时文人有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琴棋书画今天暂且不提,酒和茶向来是文人墨客喜爱的话题。无论是豪迈万千还是忧国忧民,是情绪激昂还是黯然神伤,酒入喉便有百般滋味。

而茶呢,一如其本身,有味还似无味,恬静淡泊。说实话,在还是少年时,我是不爱喝茶的,毕竟现代的饮料实在繁多,对茶入口之时微苦又平淡的口感不甚喜爱,只是后来在诗词古籍中,看到古人饮茶的清新风雅,又心痒难耐,对市面上的茶饮料不提也罢,便买来茶具试着自己煮茶,亲自试了才知,原来茶不仅有苦,还有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汤色、茶底、香气、口感,也各不相同。一盏茶,一浮生,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看茶叶在杯中舒卷,不知不觉间竟爱上了。

而说到茶,便不得不提起一位古人,就是陆羽。众所周知,陆羽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茶经》,为我国的茶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被誉为“茶圣”。而陆羽的一生也颇有茶的苦涩甘回的滋味。

据说陆羽因为长得丑,三岁就被亲生父母抛弃了,好在有个好心的和尚路过,听到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一群大雁正用翅膀护卫着一个小小的男孩,于是便把他抱回寺中收养。

这个和尚就是智积禅师,智积禅师为男孩取名陆羽。小陆羽渐渐长大,容貌却越来越丑,寺里的小和尚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这就导致了陆羽不爱讲话还口吃的问题。九岁那年,智积法师要他学习佛典,但陆羽酷爱的是儒家经典与诗文创作。因此拒不接受命令,受到了种种惩罚,甚至被监工鞭打。

终于在十三岁时,他忍无可忍,逃离了寺院,投身到一个戏班子里。班主看他容貌丑陋还口吃,差点将人赶跑。不过最后陆羽还是留了下来,用自己的风趣幽默当了一名丑角,还编了剧本,写了《谑谈》三卷。

在戏班里,陆羽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贵人,竟陵太守李齐物。陆羽所排编的戏曲得到了李齐物的欣赏,再看陆羽虽形容不佳,为人却机智非凡,觉得不应该局限于一方戏台之上,便将他送去有名的隐士邹夫子那里。

陆羽习完功课之后,喜欢独自一人在野外采茶煮茶。邹夫子也经常与陆羽坐在一起品茶、论茶,他见陆羽已经爱茶成性,还为他在后山南坡凿了一眼井,让他用这里甘洌醇厚的井水来煮茶。这也为后来陆羽专注茶学定下了基础。在这里陆羽还结交了一位同样喜欢品茶论诗的好友崔国辅。

几年之后陆羽下山,又逢安史之乱,随流亡的难民辗转于江浙等地。偶然之下结识了僧人皎然。皎然精通佛理,还擅长诗文,同时对茶与自然之道的融合有非常独到的见解,给了陆羽很大的帮助。在和皎然相识的几年里,煮茶品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时陆羽又想起曾经的友人崔国辅所提的:“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然后竭尽全力把它做好,你这么喜欢茶,有没有想过把它当作学问来钻研?”是了,茶是他陆羽一生所爱,为茶衷情,山水是知音。当他下定决心之后,云游四方,纱巾随身,短衣藤鞋,乘一叶扁舟往来于山寺之间,饱览苕霅溪山,听流水清音。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他心甘情愿将自己余生尽付茶中。“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是他的志向与告白。

据说当时的皇帝也曾有意留他在京为官,但他陈辞不就,仍周游各地,推广茶艺。历经山水多年,而后归来隐居,不问红尘,抛却凡俗,潜心撰写《茶经》,将余生尽付茶中。唐以前,茶的用途多在药用,仅少数地区以茶当饮品。陆羽后饮茶才渐渐成为主流。

他毫不吝啬地称赞“茶,南方之嘉木也” 。他说“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于是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喜欢烹茶论诗,以茶明志,于茶中诉衷情。而千百年后的今天,幽远茶香亦随清风散入茶盏。闲暇时,不妨暂时放下生活的烦恼,煮一壶茶倾入杯中,看茶中沉浮,亦如人生。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这几年,野茶的概念似乎又悄悄的火了起来。那么什么是野茶呢?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经过人工培养而自然生长起来的茶树。

不过对于野茶,小约觉得也没有必要太过于盲目追求啦。毕竟先人为什么要驯服茶树呢?也是为了让他更加地适合我们在口感和健康上的需求嘛。所以,未经驯服的野茶或许还保留着某些独特的野性,关于好不好喝嘛,这就见仁见智咯。

还有就是,人工培植的茶叶毕竟经过批量种植,因此产量也会更加的稳定,而野茶相对来说产量就会比较少,而这也是其之所以“珍贵”所在吧。

关于野茶好不好,小约觉得各有所好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