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30诗解2自知情真灾异自省

 琴诗书画情 2020-05-12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30诗解2自知情真灾异自省

题文诗:

智者至知,至知自知,自知自明,自明真情,

真情所至,见祸福远,知利害蚤,物动知化,

事兴知归,见始知终,善始善终,慎终如始.

言无敢譁,立不可废,取不可舍,前后不悖,

终始有类,思之有复,及之不厌.言寡而足,

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不可益,

多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谓智.

情生天地,天地有情,天地之性,人之性情.

天地物有,不常之变,谓之,小者谓灾.

灾常先至,异乃随之.灾者天谴,异者天威.

谴之不知,乃畏以威.经有:畏天之威.

灾异之本,其尽生於,国家之失.国家之失,

始萌芽,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不知变,

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

殃咎乃至.以此,天意,不欲陷人.

谨案灾异,以见天意.天意有欲,有不欲也.

欲不欲,内以自省,有懲於心;外观其事,

有验於国.见天意者,之於灾异,畏之不恶,

以为天欲,振吾,救吾,以此报我.

必仁且知 第三十 2

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 见始而知其终,言之而无敢譁(12),立之而不可废,取之而 不可舍,前后不相悖,终始有类,思之而有复,及之而不可 厌。其言寡而足,约而喻,简而达,省而具,少而不可益, 多而不可损。其动中伦,其言当务。如是者谓之智。 

 其大略之类,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 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13)也;异者,天 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 《诗》云。 : “畏天之威。 ” 殆此谓也。 凡灾异之本, 尽生於国家之失。 国家之失乃(15)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 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 而不欲陷人也。谨案(16)灾异以见天意。天意有欲也,有不 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内以自省,宜有懲於心;外以观其 事,宜有验於国。故见天意者之於灾异也,畏之而不恶也, 以为天欲振吾过(17),救吾失,故以此报我也。 

《春秋》之法, 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孔子(18)曰:“天之 所幸, 有为不善而屡极。 ”楚庄王以天不见灾, 地不见孽(19), 则祷之於山川,曰: “天其将亡予(20)邪,不说吾过,极吾 罪也。 ”以此观之,天灾之应过而至也,异之显明可畏也此。 乃天之所欲救也, 《春秋》之所独幸也,庄王所以祷而请也。 圣主贤君尚乐受忠臣之谏,而况受天谴也?

【 注释】 (12) 譁:指哗众取宠,即用浮华的言词博取众人欢心。 (13) 谴:责备,责怪。 (14) 《诗》云:诗见《周颂.我 将》 。 (15) 乃始:应作“方始”,刚刚开始。 (16) 案: 考察,考核。 (17) 振吾过:制止我们的过错。振:救,制 止。过:过错。 (18) 孔子曰:语不见《论语》 ,不知所出。 (19) 孽:罪过,灾祸。 (20) 亡予: 《说苑.君道》作 “天其将忘予与,”,从下文文义看,作“忘”合适。 

【 译文】智慧者能发现祸、害 幸福、目光长远,他知晓利害就早,事物一出现就知道它如 何变化,事情一发生就知道它的归宿,见到开始就知晓它的 结果,谈说起来并不敢哗众取宠,确立肯定了的道理就不可 废除,取得的结果就不能舍弃,前后不相违背,从结束到开始都有条理,思考起来可以有回复,赶到他身边却又不生厌 恶。他的话说得少但已经足够,简略却通晓,简单却通达。 节省却完备,少到不可再增多,多到不可再减少。他的动作 行为符合原则,他的言论正符合要害。如同这样的,就是智 

 这些是仁智的大体上的原则,天地上的万物有不恒定的变 化,称这种不固定的变化为异常,其中小的异常叫做灾。灾 害常常先出现而异常现象紧随着出现。 灾害, 是上天的责;备 异常现象,是上天的威风。责备他还不知改悔,就用威严使 他畏惧。 《诗经》上说: “畏惧上天的威严。 ”大概说的是这一 意思。所有灾害变异的本源,全出现在国家的失误上。国家 的失误刚开始露出苗头,上天就出现灾害来责备告诉他,责 备告诉他仍不知改变,就出现怪异的现象使之惊惧害怕,使 之惊惧害怕还不知畏惧害怕,他的灾祸就出现。由此可见上天的想法是仁爱而不愿陷害别人。谨慎的案察灾害变异就可 以了解上天的意愿。上天的意愿有希望,有的不希望。希望 的和不希望的,人们要在内心自己反省,应该对自己的思想有惩戒;对外面要观察事务,应该对国家有验证。所以看到 由灾害变异表现出的上天的意图,畏惧它却不厌恶它,认为 上天想要制止我们的过错,制止我们的失误,所以用这些现 象向我们报告。 

 《春秋》的记事方法,往上改变古已有固有之的常规,回应这种情况就出现天灾的,叫做有幸的国家。孔子说: “上天所宠幸的人,有做坏事而多次犯过罪的”。楚庄 王见到上天不出现灾害,大地不出现灾祸,就向山川祈祷, 说: “上天难道忘记我们国家了吗,不说清我的过错, 要我使 们的罪行发展到极点。 ”由此看来, 上天的灾害是回应人的过 错而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出现很清楚是可畏惧的。这本是上天所要挽救的, 《春秋》所希望的,楚庄王所以祈祷而出请求现的。圣明的君主尚且愿意接受忠臣的进谏,何况对上天的 警告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