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律保护、教会养老:中世纪欧洲人养老为何信不过子女,靠自己?

 思明居士 2020-05-15

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银发浪潮袭来,不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考验,对年轻人也是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在中国。身边常常有朋友为赡养老人叫苦不堪,这种辛苦,不仅是经济上的压力,也包括对老人吃喝拉撒的照顾,稍有不慎,保不齐就背上个“不孝子孙”的骂名。

法律保护、教会养老:中世纪欧洲人养老为何信不过子女,靠自己?

这时候,总有人向往起欧洲完善的养老福利来,发达的欧洲社会,由政府和福利机构承担起老年人的养老工作,子女不需要操多大的心。如此完善的养老制度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就已渐渐形成较为成熟合理的养老制度了。

那么,中世纪欧洲的老年人是怎么养老的呢?待遇也和今年的欧洲老年人一样高吗?

一、中世纪老年人的大体情况:普遍低寿、体弱多病

按今天的标准,人们一般在60岁左右退休,才开始养老生活。但在中世纪,生活水平较低,医疗又不发达,人们的寿命都很短暂,普遍年龄在40-50岁之间,活到60岁都算是高寿了。因此,中世纪欧洲人在45岁左右就算步入了老年阶段,要靠别人赡养了。

公元15世纪时,欧洲爆发了震惊世界的黑死病,短短时间内大家上就全无人踪,一座座尸体堆成的山就烂在街上,老鼠肆虐。这种病是传染性极强,发病后快速致死的一种突发性传染病。黑死病爆发后,人们的寿命直线下降,甚至降到了之前的百分之五十,漫长的五十年过去后,人们的寿命才慢慢回升到40岁。

这样一次病毒爆发,无疑给整个社会的人们带来一个定时炸弹,由于医疗水平的落后,人们无力抵抗病毒,只能任人自生自灭。而且中世纪欧洲卫生水平远没有今天发达,城市的脏乱差和随处丢弃的垃圾是引起霍乱的重要原因。霍乱一旦爆发,对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应急体系、保护体系都是极大的考验。

法律保护、教会养老:中世纪欧洲人养老为何信不过子女,靠自己?

而身体免疫力本身就比较弱的老年人更是容易死亡,一个小小的伤口都可能让老人失去生命。这就要求社会必须完善养老体系,提高医疗水平,尽可能地保护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老年人,由此诞生了相对完善的一套养老体系。

二、中世纪有几套养老方法供老人选择

1、可由子女赡养,但很难保证实际效果

其实,欧洲人也有和中国人一样的观念,认为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中世纪欧洲的最大宗教——基督教就有规定子女的赡养义务。基督教的教义认为,子女由父母养大,自然也应该在父母晚年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如果父母有病时要带他去医院看病,父母平时有什么需求也应当尽量满足,在父母去世之后要按照他的意思来准备丧礼的规格,还要定期为父母祷告等等,都是基督教做出的一系列规范。因此从人伦的角度来讲,东西方是没有太大差异的。

不过不要忘记,西方社会永远以个人权利作为第一标准。虽然社会也倡导年轻人要赡养老人,但这并不是硬性捆绑,而只能作为建议。在欧洲人的观念里面,父母和儿女是两天互相交叉的直线,他们虽然不像平行线那样陌生,永不相交,也也绝不是两条重合的线,双方都有各自的生活。

法律保护、教会养老:中世纪欧洲人养老为何信不过子女,靠自己?

所以,西方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儿女身上,他们也同样关心自己幸福与否,西方父母把孩子养到成年就放手不管了,中国父母却做不到这样,孩子的房子、车子,未来的彩礼钱,够他们劳劳碌碌一辈子。相反,欧洲人不会把钱都留给儿女,他们的观念是:自己有钱,自己养老。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明智之举。近几年,儿女不尽赡养义务导致老人饿死的事屡见不鲜,于其把自己闹到这个田地,不如把钱攥在手上,只要有钱,就不怕没人赡养。如果交出了财政大权,就失去了地位,有可能被子女抛弃。像《欧也妮·葛朗台》里面的老葛朗台,把家里所有的钱都藏起来,一个铜板也不放过。

看的人会觉得这个守财奴病态而苛刻,但放在现实生活中考虑,为了避免将来被子女抛弃,这种抠门就很好理解了。那么,中世纪老人会怎么花自己的钱以养老呢?

2、与子女签订退休协议,让法律来保护自己

显然,对于欧洲人来讲,与其相信亲情,不如相信法律。要是儿女孝顺,主动照顾自己固然很好,可要是子女撒手不管呢,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和儿女签订退休协议来的好。

顾名思义,退休协议指的是在老人退休之后,会把自己的退休金的一部分给子女,同样,子女要用这些钱赡养老人,满足老人日常的生活需求。退休协议不是站在亲情的角度而是站在责任双方的角度来制定的,父母和子女变成了甲方和乙方,在这份协议里,明明白白得写清了双方的义务和利益。

法律保护、教会养老:中世纪欧洲人养老为何信不过子女,靠自己?

虽然这样签订协议好像冷冰冰的,但的确保障了双方的权益。如果子女没有按照协议来奉养老人,老人可以去相关机构投诉,子女就会受到惩罚。但同样的,赡养费一般不用子女支付而是从老人的退休金里面扣,这样也不会给子女的生活造成负担,反而还能得到一笔补贴。

这样明确的契约关系有法律的支持和保护,能避免责任不清、引发纠纷等问题。当然,协议的内容要视老人的退休金而定,如果老人的退休金丰厚,就可以提出比较多比较难的要求,甚至是自己身后事的每一个小细节,但对于退休金微薄的老人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一般来说,他们只能提出一些小要求,只要满足自己的日常基本需求,保证平安度过晚年也就满足了。协议虽然冰冷,但至少避免了让老人饿死这样极端情况的出现。你可能会问,有钱的老年人可以签退休协议,可对于一分钱没有的老人又该怎么办呢?

3、教会养老,给中下层老人提供救助

教会有相应的补助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社会中下层的老人,教会的救济成了唯一的生活来源。教会会在固定的日子给这些老人登记,然后发放一些粮食和基本的药物,还会支付一定的救济金。这些老人的生活虽然没有有退休金领的老人一样快活,但至少不至于流落街头。

在重大节日,教会还会请这些老人免费观看表演,观看过程中还会派发小面包,这是欧洲中世纪典型的社会福利。

法律保护、教会养老:中世纪欧洲人养老为何信不过子女,靠自己?

教会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在中世纪的早期,教会的势力并不发达,罗马城邦的势力仍有留存,支持基督教的人民比较少。为了吸引教民和获取人们对基督教的信赖,基督教对自己的教民都非常热情,甚至对别的宗教教徒也十分慷慨,常常分发一些食物。

所以,许多生活穷困的人都纷纷加入基督教,不管他们是否真的信仰这个宗教,只要能提供生活保障,他们一向来者不拒。

基督教的救助,着实给这些穷困的老人以巨大的帮助,也因为这一点,基督教在中世纪逐渐发展壮大,确立了最高地位。既然获得了国家的实际权力,又怎么会吝啬这一点救助金呢,于是,基督教就把这个扶助老人的政策延续了下去。

三、机构养老产生,并成为养老主流

到中世纪晚期,随着养老机构的建立和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一方面,是因为机构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政府会给没有儿女的老人提供免费入住的机会。

对于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养老机构有不同的照顾措施:罹患各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有专门的医疗、护理服务,实现医养结合;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则提供基本的日常服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之老有所乐。老人发生意外伤害或者突发疾病,养老救助可在3分钟内赶到救助。

法律保护、教会养老:中世纪欧洲人养老为何信不过子女,靠自己?

同样,根据照顾需要和照顾方式的不同,养老照顾可分为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前者是指机构正规组织提供的医疗、护理等专业服务,以及政府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后者则是由被照顾者的家属、亲戚、邻居等提供的服务,主要指日常的生活照料。养老机构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养老效率和效果,是现代养老体系的前身。

四、总结

从子女赡养到签订协议,欧洲中世纪人相信法律的保障胜过亲情,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的养老体系不断完善,直到今天。同时,教会的援助对于中下层人民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会和法律的双重保障,让欧洲中世纪的老人基本实现养老无忧。

参考文献:

《中世纪养老模式》

《基督教圣预》

《老有所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