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为高手的4大学习秘诀!

 速读G先生 2020-05-17
在学习任何东西之前,都要想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和如何兑现。这就是高手的学习思路,他和大多数普通人的差距不是学与不学的问题,而是认知效率的问题。
1、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中,作者古典把知识的来源做了“一手、二手、三手、四手”4种分类。我们平时从畅销书、各大网站、自媒体中看到的知识大多是第三、四手知识。下面就具体的来认识一下这4类知识来源:
一手知识: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最新的数据报告;行业大牛们最新沟通与思考,这些只能通过参加研讨会或产业活动上,透过谈话才能获得。
二手知识:名校的教科书、MOOC里推荐的的一手材料;中立的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各行业领军人物、业行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及自己公众号发的文章。
三手知识:畅销书,这些已被重新编辑成大众的认知容易明白的内容、有大量的案例、故事和不精确的概念。
四手知识,也就是根据这些畅销书及理论,再混入个人经验故事而写成的鸡汤文。
在挑选学习素材时,都应该要尽量找寻知识的源头(一、二手知识),三手知识,特别是四手知识,在接触学习的时候,要学会思考和甄别,而不是统统接受,不然就象是嚼着别人嚼过的口香糖一样,不仅无味,有时还会被添加一些奇怪的味道 (错误的理解及无意义的鸡汤)。
2、功利学习法:学得更少,却学得更好
在了解了“一二三四手知识”的来源后,我们该如何学习呢?这里有一个方法:功利学习法。
功利学习法是指在学习时,要考量认知收益与时间精力之间的比例。功利学习法是成年人进入社会后较好的学习方法,它有别于过去学校教育的学习方法,你应该要功利性地配置你的资源,并以认知目标的不同来设定不同目标。
1)读书,是从“选对书”开始的。你可以先看看书评(比如豆瓣),然后翻看目录和大纲,最后才是进入具体的章节阅读(可以直接挑重要的章节阅读),这样就可以先选出适合你的书了。
2)正式阅读中,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你读的更少但读的更好。
3)把学到的知识点变成知识晶体,让知识更容易被提取和使用。
所谓知识晶体,说的是一堆知识点形成的稳定的架构。例如:星座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知识晶体。满天的星星谁都记不住,古人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相距数千光年的星星连接起来,形成“晶体”,然后再给晶体赋予美好的故事(形象化呈现)。
知识也一样,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更容易被我们提取和使用。在学习上,知识量的多寡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随时能够从“所学的知识里提取出来”的能力才是关键。
那如何才能将单个的知识点变成知识晶体呢?下面是4种常见的知识结构(知识晶体):
·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比如马斯洛需求理论、SWOT分析、公式等。
·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比如书的目录、SMART法则、思维导图等。
·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与因果的关系。比如工作流程图、操作说明书的步骤指南等。
·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的关系。比如各种统计上的柱状图、圆饼图、成长曲线等。
在许多一二手知识的素材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知识晶体,在学习上可以先从尝试模仿这些知识晶体开始:可以先自己画一次,并讲给别人听,看看自己是否理解及掌握。最后进一步创造出自己的知识晶体。
自己创造知识晶体的方法:比如①以列表的形式把单个知识点整合成的:关于XX的几个技巧。②以书籍或书籍中某个章节、重要知识点做的思维导图。③自己根据学习、生活、工作中接触的一些结构图,创造自己容易理解和记忆的一些架构。
3、学会联机学习,用答案换答案
所谓联机学习,就是打破“独自学习、独自思考”的单机学习,而改为利用社会网络的学习方式。
具体的方法可以是“用答案换答案的方法”:①先打磨出第一个知识模块;②抛出去,换别人的知识模块;③重复前两步,累积足够多的知识模块;④整合出自己的体系,实现知识跃迁。
比如李小龙开创截拳道的过程就是一种联机学习的过程,他把自己的功夫、知识教给别人,换取别人的功夫、知识,把哲学、健身、舞蹈、中国传统武术、空手道、跆拳道…等等,这些功夫和知识全都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功夫体系:截拳道。
4、成为终身提问者
在用答案换答案的基础上,我们要学会的下一个更重要的能力:如何抛出有创造性的问题。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会比你想一堆无用的答案更有效率;而且只有当你的问题明确时,你的学习方向和内容才能“少又专注”;针对清楚的问题去解决时,才可以快速得到实时的反馈;懂得不断提问也可以加深自己记忆和思考的深度,最后也会逼自己创造出新的知识。
因此,建议大家平常除了列各种阅读清单、学习清单之外,最重要的是列“问题清单”,唯有问题清楚才能引导我们去行动、去实践。
5、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
I:输入问题 Input a question,以持续解决的问题为目标;
P:解决问题 Problem 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
O:输出产品 Output,通过咨询研发、授课整合和写作,让思想产品化。
主要内容整理自《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