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達佩斯大飯店》迷人的巴羅克風情歷險 身臨其境的復古和衰落

 蔡叔刚 2020-05-17

dean5 发布于: 2015-02-19 22:07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2014)蓝光版封套

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电影包括《瓶装火箭Bottle Rocket》(1996)、《青春年少/都是爱情惹的祸Rushmore》(1998)、《特伦鲍姆一家/天才一族The Royal Tenenbaums》(2001)、《水中生活/出海敢死队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2004)、《穿越大吉岭/大吉岭有限公司The Darjeeling Limited》(2007)、动画电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The Fantastic Mr. Fox》(2009)、《月升王国/小学鸡私奔记Moonrise Kingdom》(2012)以及最近的《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2014)。这一系列的电影都都选择通过胶片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韦斯·安德森不是欧洲人却拍了一个欧洲人的片子,他说“我没有他们的愤世嫉俗,因为我未曾经历过这些人经历的东西”。《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安德森根据自己和雨果·吉尼斯Hugo Guinness的一个故事编写的,讲述的是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看门人的传奇,以及他和一个后来成为他最信任门生的年轻雇员之间友谊的故事。荒谬搞笑激萌,转眼间又是沧海沧田。

奥地利有个作家叫做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初提他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作品却是连续掀起过好几次茨威格热。《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1948)被高尔基称作“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家庭女教师》开启“链条小说”;《世界建筑师》,讲述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大师,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三斗士,卡萨诺瓦、斯汤达、托尔斯泰三作家的生平,受到到评论界的广泛看重,为其赢得世界性的赞誉。

不得不提的是最后他的自传《昨天的世界》,这里记录了欧洲被纳粹蹂躏之前的状况。而正是这部小说成了韦斯·安德森这部片子的灵感来源。韦斯·安德森深深着迷于斯蒂芬·茨威格对人物的心理洞察以及精致的构造手法。他说,“它们绝不是老式的故事。它们是后弗洛伊德式的。而作者真的认识弗洛伊德。

这部电影故事发生在东欧的三个不同的时期: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后期。汤姆·威尔金森Tom Wilkinson讲述了一个在他年轻时期从一个颇有资历的旅店老板那里听来的故事——关于一个傲慢的酒店礼宾员、他的上了年纪的情人以及礼宾员在他情人死后继承的无价油画的故事。

《布达佩斯大饭店》强大的演员阵容包括拉尔夫·费因斯Ralph Fiennes、F·莫里·亚伯拉罕F. Murray Abraham、马修·阿马立克Mathieu Amalric、阿德里安·布洛迪Adrien Brody、杰夫·高布伦Jeff Goldblum、哈威·凯特尔Harvey Keitel、裘德·洛Jude Law、爱德华·诺顿Edward Norton、威廉·达福Willem Dafoe、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欧文·威尔逊Owen Wilson、西尔莎·罗南Saoirse Ronan、托尼·雷沃罗利Tony Revolori,当然还有比尔·默瑞Bill Murray。

影片大部分都在德国最东部的格尔利茨镇取景。坐落在波兰边境的格尔利茨在二战中避开轰炸,得以基本保存其旧日面目,弥漫着迷人的巴洛克风情。这座城市也被美国电影摄影师学会的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和罗伯特·理查德森Robert Richardson取来作电影《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2009) 的部分场景。美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和英国电影摄影师学会的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也在此拍摄了部分的《朗读者The Reader》(2008)中的场景。

《布达佩斯大饭店》这个名字其实是误导人的,让人以为故事发生在匈牙利,虽然匈牙利酒店业是很发达,一万福林就可以租一套别墅来住,可《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匈牙利实质上却没有一毛钱关系。电影取景是在德国,原著隐喻是在奥地利。

奥地利,小巴黎,欧洲的文化艺术的心脏,欧洲精神和思想的摇篮,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犹杀犹焚书坑儒的地方。故事的场景就是小说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本人的祖国。还有旁证可以说明: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警察穿的既不是匈牙利制服,也不是德国制服,但是枪套、背带、胸略、肩章却是德式的,卫兵使用的步枪是毛瑟98k,筒形帽是普鲁士军人的传统,上面搞个狐狸就纯粹是卖萌了。

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左)和裘德·洛Jude Law在《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2014)的拍摄现场

而后来战争爆发封锁边境时上车检查的士兵是清一色的德军党卫军装备,山型双扣帽,帽徽是个II,现实里这个II是绣在德国国防军中下级军官的领章上的。占领饭店以后,挂巨幅国旗,带袖章,只有纳粹有这个习惯,电影上旗帜和袖章是ZZ图案,纳粹是SS,或者卐字,按照希特勒自己的解释,SS、卐都是双闪电,那么ZZ,不就是更直接的隐喻双闪电么?导演明明可以直接挂出卐字旗,却不这样做,明明可以写《维也纳大饭店》或《贝希斯特加登大饭店》,却要转移到布达佩斯去,这就是欲盖弥彰。
  
电影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是个深色金发,年长、敏感的顾客欢迎,用自己巧舌和身体去满足他们的角色。古斯塔夫自己也说,他自己可能是个双性恋,这也是在暗示他的工作是满足所有人精神上的一种需求。

而他满足的对象,是这个社会的精英贵族阶层。这其实就是斯蒂芬·茨威格的自画像。二战前,斯蒂芬·茨威格是深受奥地利民众欢迎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深度的实用人道关怀,所谓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和社会及传统有很积极的互动。这种文化上的互动,在电影里被用一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的庸俗的方式反映出来,大俗大雅,这也是实用关怀和人道关怀最好的体现。

《苹果男孩》被定义为一副给古斯塔夫引来杀身之祸的价值连城的名画。这幅画是遗产,是欧洲贵族留给古斯塔夫的财富,是靠他细致入微,体贴热心的服务劳动所换来的。苹果在圣经中是欲望之果,禁果,而在欧洲语言中,也有劳动回报的意思。

这幅画的隐喻是要表达整个犹太民族精打细算,左右逢源,从耶路撒冷撒向全世界,逐渐继承了欧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他们应得的。而此时此刻,死者的儿子,家人站出来了,一个只关心财富,整理遗产很多天,才发现画已经丢失了的实用主义者,他暴虐、疯狂、粗鲁,无视法律和契约,修改遗嘱,谋杀律师,追杀证人,但是对遗产却又有着变态的依恋,这像不像希特勒呢?作为同一文化的继承人,他想占有祖先的所有遗产,但是却完全没有继承到其精髓,同时撕毁停战条约,穷兵黩武,屠杀犹太人......

偷到这幅画以后,在列车上,古斯塔夫曾对Zero说,我要死在这幅画下面,你看得出来我和画上那个男孩多像么?这不是玩笑,而是导演韦斯·安德森的暗示,暗示古斯塔夫自己就是犹太人,而苹果就是他应该继承的遗产和财富。然而分秒之后,他又说,我考虑把这幅画卖掉,这就是犹太民族的真实写照,从《出埃及记Exodus》(1960)到《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都表现出犹太民族太过于精明富有而遭到全世界排挤的苦难现实,财富带来的是妒忌和迫害,使他们没有安全感,一直在逃亡。

电影里酒店的内部构造让人很容易联想起《闪灵The Shining》(1980)

孤儿、支离破碎的家庭、敏感且有些古怪的少女、突然死去的猫狗、火车旅行……远僻之处(小岛或深山)仿佛模型一样的建筑,依旧孤立,但其绚丽的色彩复古的装饰营造出来的还是小清新之中带有小暗黑的童话小宇宙。

讲究用心的摄影机运动,尤其是惯用横向平移来刻意打破室内的立体感,定格动画、停机再拍这些玩得烂熟的小技巧,无以伦比贯穿始终的配乐,一丝不苟的服装道具及各种精致的细节设计,向各种文学与电影经典致敬但又不书呆子气的小包袱……总之,你熟悉的韦斯·安德森的一切扑面而来。

更值回票价的是,此番竟有追杀、越狱等惊心动魄的情节,其中对《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经典桥段的挪用让人会心,当然你也可能想到了《东方列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1974);而历史博物馆里的谋杀无疑致敬的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冲破铁幕Torn Curtain》(1966)。

但韦斯·安德森不是昆汀·塔伦蒂诺,也不是罗德里格斯,没有戏仿,不搞颠覆,精致,经典,童心未泯之中的“你好,忧伤”(《月升王国》里出现了这本小说的封面),学的是优雅的欧洲范儿。看过十分钟,就知道那个德克萨斯鬼灵精怪的文青憋着劲儿要成为欧洲意义上的电影作者。

后革命氛围中的中欧Zubrowka共和国(实际取景地是被德国和波兰一分为二的一座小城),一个面带感伤的女生来到作家纪念雕像前,阅读他的小说《布达佩斯大饭店》,而这部写于1985年的作品,讲述的是1968年作家在已经落败的布达佩斯大饭店邂逅穆斯塔法先生的故事,当时穆斯塔法在与作家共进晚餐,回忆起三十多年前的往事:自己一生最美好也是大饭店最后辉煌的时光:他与“师傅”古斯塔夫一起的时光。在拍摄1960年代的大堂时,天花板上刻意挂了荧光灯,以区别于三十年代的色彩。

“三十年代色彩呈暖色调,有许多实际的照明光源与漂亮的天窗。整体上感觉更加的开放。”不仅如此,导演和摄影师罗伯特 D.耶欧曼Robert D. Yeoman还用不同的画面比例拍摄不同的年代。六十年代使用16:9宽荧幕,三十年代用当时盛行的1.37:1的标准比例,八十年代则使用1.85:1学院宽银幕拍摄。比例的转换,带来对三个时代直观的不同感受。在占篇幅最大的三十年代,画面纵横感更强,空间更舒展,人物在其中游刃有余。三个时代,三个叙事人,层层倒叙,头尾相接,这是韦斯·安德森在叙事结构上最刻意最法式的一次。

韦斯·安德森痴迷对称性构图,这种方式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发挥到极致,他对空间层次的处理、对演员表演的走位,有着精准的把握。《水中生活》里断层式表现轮船内部结构,让比尔·默瑞、欧文·威尔逊、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追逐其中,节奏稳健。

《布达佩斯大饭店》里,大部分场景的初始镜头都是严格的对称性构图,人物的走位极其考究,与空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的美学关系,使人与空间疏离而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穆斯塔法在大厅中来回穿梭应承房客们的需求,是一个经典桥段,有条不紊,节奏明快。他还喜欢用固定机位,人物不断出画入画,形成一种戏剧效果,加快节奏,具有一种MV形式的观感。

韦斯·安德森非常擅长用这种拍摄方式,间杂以快速摇镜和推拉,上一秒是静,下一秒是动,节奏清晰,使演员的表演有了一种喜剧效果。他对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ch上世纪30年代喜剧电影的借鉴,也颇有心得,没有夸张的动作,只有快速而轻盈的剧情跌宕,《瓶装火箭》已经有了这种风格的雏形,但在大饭店中古斯塔夫求助庇护一段、与管家Serge X先生雪山密会一段,这种风格登峰造极,达到完美的效果。

《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就是一个逃亡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再安排四层空间,无数大腕来演绎?这就是在向传统讲故事的技巧致敬了。广播电视传媒对传统讲故事的技术是一种极大的冲击。在多快好省的年代,读者能读帖子就不看小说,能看视频就不看电影,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无法让我们再有那么多时间去体验完整美感的酝酿过程,反而习惯了感官上的无脑刺激。

阿德里安·布洛迪Adrien Brody(左)和托尼·雷沃罗利Tony Revolori在《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2014)拍摄现场排戏

因此文艺创作人员们能把一个故事讲简洁明快了,就尽量不搞复杂,观众也没那个耐心,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剪辑镜头的使用量已经超越长镜头使用量的上百倍,只有眼花缭乱高大上的音画,才满足得了观众的胃口了,而这就好比饮鸩止渴,阈值调高了,技术革新又跟不上,作品没有了灵魂,只有靠技术来包装,电影院就难以再坐得满了。然而本剧导演韦斯·安德森却不厌其烦的耗费那么多胶片,使用那么多演员来重复这个故事,这即是在勇敢地缅怀我们已经丢失的传统和习惯。

大家已经习惯了吃快餐,很难满足于咖啡和下午茶,导演韦斯·安德森不得不用牛叉的卡司把大家的眼球震住,然后再坐下来好好讲这个故事。不过大腕们参演哪怕是一分钟也是值得的,只有大师才看得到这样大师级著作的潜力,哪怕奖杯难分,只要为其献身一刻,就是和逝去的大师对话,就足以留名青史。

开篇出字幕,特别提示要用指定屏幕尺寸观看,这是提醒观众,我们看到的是第一层——电影的叙事。信息发送者是导演,接收者是电影观众。屏幕尺寸尽量接近故事发生的年代,避免叙事脱节。

然后影片开始,一个抱着书的女子走近作家的雕塑,电影结尾也以此收尾,这是套在第一层里面的第二层,提醒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小说的叙事结构。信息发送者是写书作者,接收者是读者。

  
在作家的家里,作家讲自己的书;在酒店大堂里,门童对作家八卦Zero的传说;在清真风格明显的澡堂里,在酒店餐厅吃甜点的餐桌上,老Zero对作家讲自己的传奇;在逃亡路上,古斯塔夫对Zero讲自己的经历;在作家的纪念碑前,少女拿着小说缅怀......每一次讲述,都脱离不开一个密切配合的环境,以及讲故事、听故事的人的亲身参与,这,就是传统讲故事技巧的真谛。

然而电影也表现出了讲故事技巧的衰落,Zero和古斯塔夫是共同参与和经历故事;作家是亲临酒店,从Zero口中继承故事;女读者只能通过书本脑补故事;而我们只有依赖电影惊鸿一瞥了。这就是现代性带来的悲哀。导演韦斯·安德森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用镜头语言,他也可以带给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怀旧快感,在今天,很多人除了秀事业线、秀高科技、秀呆萌,已经做不到这么好了。
  
我们见多识广、有灵气、有脑子的观众之所以会跨越时代和文化体验到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美感,就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和人性都是一样的,只能用灵魂去感知。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2014)德国蓝光版封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