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论语》(37)

 丁小悟典 2020-05-18

为政篇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透过历史预知未来

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惊人地相似,一个朝代发生的事,是上一个或几个朝代的翻版,只是版本不同而矣。

历史是有周期率的。19457月,黄炎培先生向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一个朝代的刚刚兴起的时候,开国君王励精图治,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休养生息,国力逐渐强大起来,社会繁荣。生于和平时代的后继君王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引起民怨沸腾,很快走向灭亡,这是中国历史深刻的教训。

正是由于历史有迹可循,鉴往知今,透过历史,可以找寻到其背后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可以推知社会的发展趋势。

历史的周期率二千多年的孔子早就发现了,当他的弟子子张问他“十世可知也”时,孔子根据夏商周三代“礼”的历史沿袭变革的情况,说可以推测周之后的百世情况。

马克思总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提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成为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社会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为什么孔子要拿礼来说事呢?

先说“因”“损”“益”三个词的含义。因,因袭、沿用,也就是继承那些有用的东西。损,减少,就是删减不合时宜的东西。益,增加,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加新的内容。“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意思是殷代的礼制是从夏代继承来的,并在夏礼的基础上,删掉了不合时宜的礼制,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适合时宜的礼制,是可以知道的。周代的礼制是从殷代继承来的,经过了增减,现在也是可以知道的。

钱穆先生解释:“礼,兼指一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人心之内在,以及日常生活这现于外表,而双为当时群体所共尊共守。”所谓周礼,就是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而创建的一套基于道德规范的社会制度,这套体系不仅表现在国家制度上和政权配置上,也表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上,是国家管理和个人行为的依据。

孔子特别推崇周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认为周礼是最好的社会制度,如果采用周礼治理社会,一定能够达到尧舜朝代的理想状态。所以,他说“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如果有一个朝代能够完全继承礼,即使过百世,也可以推知,在这里他没有提出“损益”。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复的就是周礼。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以霸权自立,纷纷僭越宗周王权,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在违背周礼的情况下做强做大的,“周礼”日益衰落。孔子一生执着于恢复“周礼”,从政时“堕三都”,就是要削减“三桓”的势力,抵制其越礼的行为。

就国家政治而言,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源于周礼,可以说周礼是一种比较稳固的政治制度。但是,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为什么没有出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就因为统治者没有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正确地“损益”,以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一种社会制度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要因时制,因地制宜。一个新朝代的建立,社会则经过动乱,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与当时社会情况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来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历史是沿革的,历代的政治制度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变革的,在继承的基础上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发展。

董仲舒解释这段话时说:“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清代教育家江谦说:“礼,有理有事。不可损益者,理也;所可损益者,是也。”也就是说,理是每个社会都需要的,百世相通,可以继承不变;事物发展变化了,一些与新事物不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也应该随之变化,要删减那些不合时宜的,根据新情况添加新内容,使社会制度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