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龙汤:补气补血

 道信子说 2020-05-19

【来源】《温疫论》上卷。

【配方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人参地黄当归

【用法】照常煎服。

space

【作用与功效】益气养血,攻下热积。

【主治】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筋惕肉眸,肢体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

【方解与方论】

本证属热结腑实,气血大虚,故宜攻补兼施,用人参、当归、生地益气滋阴养血,大黄、芒硝泄热通腑,厚朴、枳实行气导滞。

吴又可云:“大虚不补,虚何由以回;大实不泻,邪何由以去?勉用参、地以回虚,承气以逐实,此补泻兼施之法也。”

【医案案例精选】

(一)幽门梗阻

程某,男,66岁,退休干部。2000年5月14日初诊。5日前病人因过食油炸食物(500g),食后即感胃脘部不适,继而出现脘腹胀满,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味酸腐,经门诊中、西药治疗无效而收住入院。人院后经纤维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炎伴幽门梗阻。诊时症见:病人神疲少气,脘腹胀满,痛处拒按,口干舌燥,舌苔焦黄,脉弦而数。证属阳明腑实兼气血虚弱。治宜泻热通便,益气养阴。方用黄龙汤加减:大黄10g(后下),芒硝6g(冲),枳实6g,厚朴6g,甘草5g,党参10g,当归10g,麦冬10g,大枣3枚,生姜3片,服上药1剂大便即通,2剂后脘腹胀痛基本消失。继用参苓白术散调治而愈。

按幽门梗阻的主要矛盾是梗阻,即胃肠道不通,而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宜动不宜滞,走而不守,因而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变静为动,变滞为通,返其自然,致其所用。本例病人是因过食油炸食物,导致肠胃结滞,升降失常,然病人年过六旬,加之反复呕吐,气阴受损可知,故用黄龙汤加减,取大黄、芒硝、枳实、厚朴通积导滞,党参、麦冬、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建中、养阴扶正,合而攻补兼施,理法中肯,方药得当,起效迅捷。[刘同达.黄龙汤临床应用.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4):300-301]。

(二)肠梗阻

男,40岁,农民,于1996年12月15日入院。频繁呕吐,阵发性腹痛5天,每天呕吐3~5次,进餐后加重,4天未大便,偶有排气,无烦渴、发热等症状。1989年和1991年曾两度患此病,在本地医院分别住院1个月和50余天,行输液保守疗法而愈。病人体质消瘦,四肢发冷,腹胀而软,偶有肠型和肠鸣。腹部X线透视见有多个气液平,提示为肠梗阻。其他检查均正常。舌淡、苔白、脉细弱。人院后给镇吐、解痛、灌肠、输液等支持疗法,5天未效。第6天加服大承气汤,川大黄15g,枳实12g,川朴10g,朴硝10g,连用2天,呕吐如初,大便未解。第8天改服黄龙汤加减:川大黄12g,枳实12g,朴硝10g,台参30g,当归9g,傍晚服之,夜间自觉腹气已通。第9天排出大便,腹痛、呕吐停止,又服原方去朴硝一剂,痊愈出院。

按本例病人主症为便结、腹痛、痞满、呕吐、消瘦、肢冷、脉细弱等。究其根为中气不足所致。…初用“实则泻之”之法,按大承气汤,因中气亏虚,难胜攻伐,犯“虚虚实实”之忌,难合病机,伐之正气更虚,无力助药下达,反致浊气上逆而呕吐,难达通腑泻便之目的。审其病机,后改攻补兼施之法,服黄龙汤加减,重用台参补中益气,当归补血润肠,助大承气汤直达病所。使浊气降、气结消、瘀血散,大便通、腹痛、痞满、呕吐迎刃而解。[常成训,许国华,王少卿.黄龙汤治疗肠梗阻2例.滨州医学院学报,2001,24(5):469]。

(三)重症老年肠结

王某,女,74岁。1990年5月1日初诊。病人于1931年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近3年来每因情志不畅或饮食不慎而发生黏连性不全肠梗阻,皆给予保守治疗而缓解。1990年4月23日梗阻又作,曾在外院给予大承气汤口服,西药支持疗法等8天不能缓解,生命垂危,因惧怕再次手术,旋于5月1日转入我院外科要求中医治疗。现在症:精神不振,两目无神,面无华色、倦怠乏力,脘腹胀满,呕吐频频,腹痛阵发性加剧,得温稍减,畏寒肢冷,无大便无矢气,舌淡、苔白,脉细数无力。X线腹部透视:肠道内有多处阶梯样气液平面。证属气血两虚,元气将竭,寒实内结的虚实夹杂证。投以黄龙汤加味,取其攻补兼施之法,处方:油当归、附子、芒硝(冲)各20,大黄(后下)、枳实、川厚朴各15,红参(另炖)12,桔梗10g,甘草6,生姜3片,大枣5枚。加水800ml,急煎至600ml,每次150ml,深部保留灌肠,每日4次; 同时配合液体疗法。2日上午自解大便一次, 内有1cmx2cm的哑铃状的燥屎1枚,腹痛稍减。此为元气渐复,肠结将开,腑气欲通之佳象。药已中的,仍拟前方1剂,取其300ml依前法分2次灌肠,余300ml分2次鼻饲,药后腹痛较前更甚,针刺足三里穴,热敷腹部以缓其急,6小时后始解黑褐色稀便,呕吐止,至3日上午共解大便10余次,腹胀腹痛顿消,精神显振,后经适当调治,于6日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无不适。

按黄龙汤是为里热实证而见气血虚弱者所设,但本例气血两虚,阳气式微,寒实内结是其质,攻其邪恐愈伤其正,补虚则实邪愈壅,但不攻则不能去其实,不扶正则无以救其虚,故扶正祛邪才是唯一的治疗途径。取大承气汤攻积导滞以荡其邪,人参、当归、附子补益气血,温通阳气以扶其正,桔梗开肺气而通肠胃,姜枣和胃调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攻积导滞,温阳补气益血之功。方中大承气汤虽属寒下通便,但配伍附子大热之品制其寒性而保存其走泄之性。药证相符,故见扶元气于将竭之时,攻寒实于生命垂危之际,肠结8天而获痊愈。[王乾国,段菊仙.黄龙汤治重症老年肠结一例报告.新中医,1993,(2):42]。

(四)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

张某,男,69岁,1999年4月10月初诊。呼吸急促,不能平卧伴腹胀呕吐5天。病人有肺气肿病史20余年,曾因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2次在友院治疗,5天前因感寒致旧恙复现并加剧。刻下神昏谵语,面色黧黑,胸闷气短,咳喘不能卧,痰黏色黄难咯,腹胀难忍,恶心呕吐阵作,大便2天未行,舌暗红,苔黄干无津,脉弦滑。查体:神志欠清,呼吸微促,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肺部满布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剑突下,心率100次/分,律不齐。腹膨隆,肠鸣音减弱,未扪及包块,听诊未见移动性浊音,肝下界右肋下2cm,下肢轻度浮肿,未引出明显病理性反射。胸腹联透提示: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粗乱,横膈下降且活动受限,心影向两侧膨出,大肠伴部分小肠明显充气扩张,未见明显液平。作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处理,予抗感染、低流量吸氧、输液等综合治疗。中医辨证属正亏日久,痰浊壅盛,肠腑气机痹阻,浊逆蔽窍。急以黄龙汤300ml,上灌下注,5小时后全腹作响,排黏液咖啡样大便1次,神志渐清;次日上午重复用药,大便日4~5次,腹胀显缓,呕吐亦止;第3天口服1剂,腹胀消失,排气如常,咳喘好转,已能平卧,腹透大小肠未见充气扩张。继以运脾化痰法善后,1周即出院调理。[孙伯青.黄龙汤治疗肺心病并发胃肠道衰竭24例临床观察.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5):402]。

(五)急性阑尾炎并阑尾脓肿

李某某,男,28岁,农民。既往有反复腹泻史3年。今因上腹部疼痛阵发性加剧12小时,转移性右下腹疼痛4小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大便二日未行,于1975年4月23日就诊。查体:舌质偏淡,苔黄白相兼而干,脉细滑数。体温39℃,形体较瘦弱,呈急性痛苦病容,右侧卧下肢屈曲位,右下腹可扪及一边缘较清楚的约为5cmx6cm肿物, 触痛(++) , 腰大肌试验(+),麦氏点及兰兹点压痛(++),反跳痛(+),肛诊:直肠右上方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1×10'/L,中性粒细胞0.85,淋巴细胞0.15。诊为急性阑尾炎并阑尾脓肿。投以黄龙汤加减:大黄(后下)15g,芒硝(另冲)20g,枳实10g,川朴12g,党参15g,当归6g,桔梗10g,白芍15g,丹参20g,柴胡15g,苡仁30g,每日二剂,每隔四小时服药汁250ml。并嘱其家属严密观察病情,来院随诊。药后连泻四次腥臭脓血大便,腹痛见减,热亦稍退,不恶心呕吐,已进食一小碗米汤样粥。次日其家属扶来复诊。查体:体温38℃,舌淡,苔薄黄,脉细稍数,右下腹肿物缩小,压痛减轻,原方大黄改10g同煎,西党改18g,进四剂,服法同前。药后解出挟有少许血性黏液脓样便10次。每餐可进食稀粥一小碗。三诊:由其家属陪同,步行就诊。自诉除头昏疲乏外,余无所苦。查体:体温36.5℃,舌淡苔薄白,脉缓,右下腹

肿物消失,腹部平软,麦氏点及兰兹点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10'/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症状体征消失而痊愈。守方稍加出人,调理一周。追访两年未发。[吕银.黄龙汤在急腹症中的应用.江西中医药,1985,(1):13-14]。

(六)产后血便

陈某,女,28岁,工人,1984年10月19日初诊。病人剖腹产后,右下腹胀痛,每月解大便一次,便燥似羊屎,量多似牛粪,解时鲜血同注,便完后大汗淋漓,头昏目眩如虚脱状,其苦难忍。多方求医无效,历时五年。诊脉细滑而弦,面色萎黄不泽,精神疲惫,舌暗淡,苔薄腻而干,脉滑而细。病属正虚邪实,治宜攻下扶正,黄龙汤试投。处方:枳实8g,川朴6g,制大黄10g,芒硝5g,当归12g,党参10g,桔梗4g,大枣6g,甘草4g。服药一剂,翌晨即解大便。便已燥软无鲜血,少腹胀痛减轻,舌质由暗淡转红,苔脉如前,肛门有欲解大便之感,口唇干燥。效不更方,继用前方去芒硝加木香10g,槟榔6g以除里急,玄参1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