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我说中证红利指数存在固有缺陷?

 复利60年 2020-05-20

​投资中证红利的同学,最近一年应该过的并不开心。

在最近一年,中证红利从2019年4月的高点下跌了15%,一个年度都没有扭亏,在下半年基本上跑输沪深300接近10个百分点。

为什么我说中证红利指数存在固有缺陷?

不仅仅是中证红利,红利家族的上证红利、标普红利指数都表现不好。上证红利近一年跌了17.2%,标普红利则跌了15.82%,基本上都大幅跑输沪深300。前几年,红利指数名噪一时。表面上看,能有稳定分配红利的企业,似乎都是优质企业。从2004年开始到2019年,中证红利也跑赢了沪深300大约10个百分点。

那么近一年的表现来看,红利策略失效了么?其实,有另外一只红利指数,近一年收益一直为正,甚至一度升至15%,也跑赢了沪深300。

为什么我说中证红利指数存在固有缺陷?

这就是深证红利。那么中证红利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我认为,中证红利为代表的纯红利策略存在两个编制上的固有缺陷(当然,沪深300也有固有缺陷,后文再讲)。这两个缺陷,在近一年特别突出,导致了表现不佳。

01

编制策略倾向小盘股

无论是中证红利、上证红利还是标普红利,都是以股息率作为权重分配依据。

也就是说,股息率越高,在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就会越大。

这种红利策略,并不具备商业上的逻辑合理性。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指数的逻辑都是市值最大原则选股。比如沪深300、上证50,核心指标都是规模。

这里面的逻辑是,在某一市场上,大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中跑出来的龙头,这样的企业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也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但红利策略所看重的股息率并不证明企业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

举个例子,有两家同行业公司,A公司市值100亿,B公司市值10亿元。显然市场认为A公司比B公司更强,所以市值更大。

但如果今年A公司分红1亿元,B公司分红5000万元。那么此时B公司股息率高于A公司。在红利策略中的权重要高于A企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从中证红利的现实情况就能看出这一倾向。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的数据,2020年版中证红利成份股中,个股最小市值31亿,最大市值14532亿,平均是1000亿元。看平均值觉得企业规模体量还可以。

但其实这不能反映权重的情况。可以看下面的表格,中证红利的top10权重股,居然只有2家在200亿-300亿之间,其余8家都没超过200亿元。这妥妥的就是一个小盘组合。

为什么我说中证红利指数存在固有缺陷?

从近几年开始,随着外资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加,A股市场越来越成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大蓝筹股,像是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格力电器、恒瑞医药等“核心资产”大爆发,中小盘股则表现很弱。

绩优股会持续被追捧,长期持有小盘股很可能会吃亏。四大红利指数中,深证红利是个异类。深证红利是以分红金额占比加权的,这会倾向选择大公司。目前深证红利的成分股多集中在深交所龙头公司家电、食品饮料中。

为什么我说中证红利指数存在固有缺陷?

正是这样的编制规则,成就了近几年深证红利的优异表现。

02

指数延迟太过于严重

纯红利策略都会导致样本业绩延迟,而中证红利更为严重。

如果是按市值最大原则选股,则样本调整时的市值,反映的是公司的未来预期,预期越好则市值越大,越有可能纳入指数中。

但红利策略,依据的是之前连续两个年度的业绩(分红,作为分子)和市值(作为分母)的比值。这会将过去业绩好(分红高),但未来业绩预期差(市值低)的企业纳入指数中。

中证红利在每年的12月份进行样本和权重的调整。这更加剧了这种延迟。

举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期性公司,比如A钢铁企业,2017、2018两年表现比较好。2018年的年报和股息一般在2019年3-5月左右出来。则中证红利会在2019年的12月将其入选。此时都已经距离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过了一年了。

而2019年12月份入选之后,此企业会在指数中一直保持到2020年的12月。作为一个周期类的企业,2020年的业绩很有可能在周期底部。

这样看,纳入中证红利指数的企业,依靠的过2年前的业绩表现,延迟巨大。
这种延迟之下,就会选入很多周期性企业。

强周期行业的公司,在行业景气周期,企业净利润大增,现金分红也大方,而到了不景气周期,企业利润大降,导致股价跌跌不休。

这里面的典型代表是,是中证红利的第一权重股,方大特钢。

现在的中证红利成份股,是2019年12月份调整的,考察的是2017年和2018年的股息率。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方大特钢2017年和2018年业绩都不错,每股收益在2元左右,分红也慷慨。

因此在2019年的12月成为中证红利第一权重股。但实际上,2019年的业绩已经变脸了,每股收益降了一半,只有一块多。股价也没有起色。这相当于调入了一只业绩已经下滑的股票。而且,这只股票如果业绩持续下滑,也只有到2020年的12月份才会调出去。

为什么我说中证红利指数存在固有缺陷?

这就是中证红利的尴尬:如果没踩上点儿,在行业景气的时候买入,在行业萧条的时候卖出,那就变成了“高买低卖”。

03

红利指数还能选么

前文说了中证红利的两个主要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寻找一些改进的红利指数。1、可以选择股利金额加权的方式编制指数,能够有效排除中小市值股票。

这里面的典型代表是深圳红利。

2、可以在特定的行业中选择红利指数,但这样对行业的运行特点有很好的理解。

比如目前来说,消费红利表现会比较好。这里面选择的都是细分领域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但在医药方面,好的医药企业都在储备现金开发创新药,不会分红。而分红的药企,长期看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也就是短期利润还行,所以这个策略就行不通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右下角点个“在看”~

arro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