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 医门八法 《伤寒论》八法简概(2)

 凤翅堂中医 2020-05-20

下法为荡涤邪热、去除燥屎、祛除瘀血、攻逐水饮而设,旨在去有形之邪。

下法主要集中在阳明病篇,有大承气汤的峻下,以治痞、满、燥、实、热、坚俱全者,小承气轻下以治痞、满、实、热不甚者,调胃承气缓下以治燥、热突出者,燥热伤津,以脾约丸润下。即使瘀血结聚下焦,也是在承气汤的基础上加味祛瘀药物为治。

水饮结于胸胁之悬饮,攻逐以十枣汤,大陷胸下邪热、水饮互结于心下至少腹,桃核承气、抵挡汤之下下焦蓄血,均为下法之典范。

大柴胡、柴胡加芒硝汤治少阳、阳明合病,和中兼下,又有大黄附子汤开千古温下之法门等,可见下法概寒、温、峻、缓诸法。

知常达变,当知下法也有诸多规矩与禁忌,“凡可下者,用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故而谆谆告诫“若更衣者,勿服之。”、“得下,余勿服。”、“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动气在右,……在左,……在上,……在下,不可下”,虚、寒都要慎下,甚至是不可下。“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表未解,病势向外,就不可下。“病欲吐者,不可下”、“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病势向上,不可纯与下法,当与复法。“阳微则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阳气微弱不可下,当以扶阳为急务。“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虚者更不可下,补虚邪自去,等等。

和法系为治或表里同病,或寒热并见,或虚实夹杂而设。和,为调和、缓和、和解之意,常升降气机,祛邪扶正,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可治邪正相争、寒热错杂、脏腑失和、阴阳气血紊乱。施治之诀,在于不能一个症状一味药,当抓病机为要。

如四逆散之和解气血之郁,小柴胡汤之清胆和胃,大柴胡汤之治少阳阳明合病,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治少阳太阴合病。

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三泻心汤之辛苦寒热互投,柴胡桂枝汤之兼汗、柴胡桂枝干姜汤之兼温,大柴胡汤之兼清、兼下,黄芩汤之兼清等,举例这些可见和法是可与诸法兼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