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悬枢》温病根源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20-05-20

温病根原

《素问·阴阳应象论》: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生气通天论》:

阴阳之要,阳秘乃固,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金匮真言论》:

夫精者,身之本也,

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四时之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木火旺于春夏而司生长,

金水旺于秋冬而司收藏。


而金水之所以收藏者,

则精魄之能也。


精以至阴而主藏,

魄者精之始基,

但能收而未能藏,

是以蛰藏之职,

独归于精。


藏气得令,

相火蛰封,

肾精温暖,

是谓阳密。


少阴癸水与太阳壬水,

两相表里,

皆主蛰藏。

癸水之藏,以其温也,

壬水之藏,以其寒也。


五行之气,

热则发宣,

寒则凝闭,

癸水之温而善藏者,

壬水之寒而善闭也。


人于冬时,

宜顺寒水之令,

以藏阳气。


阴精失藏,

相火泄露,

阳根不密,

是谓冬伤于寒。


冬伤于寒者,

伤其寒水蛰藏之令气也。

相火升炎,

久而弥盛,

春气一交,

阳根尽泄,

变木为火,

化温成热,

是以春月而行夏令也。


天时之寒暄莫定,

人窍之启闭无常,

一遭风露侵凌,

温病作矣。


春时不病,

至夏而感,

是谓热病。


冬时不病者,

寒水司气,

虽蛰藏失政,

而经络脏腑之热,

究未如春夏之盛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