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病的经络辨证思路

 源hyy 2020-05-21
经络辨证是中医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正如《外科大成·总论部·经络大略》中所说的:“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不知界分……惟经络一明,然后知症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了然无谬”。由于皮肤病发于体表,但又不离于五脏六腑,因此经络辨证在皮肤病的辨证治疗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依据

1、经络是皮肤与脏腑之间联系的桥梁

很多皮肤病往往是脏腑病变的外在反映,如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而许多皮肤病也会导致脏腑病变,如硬皮病、皮肌炎等。上述现象表明皮肤与脏腑之间是有联系的。《灵枢·海论》中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即指出经脉在内各属于五脏六腑,在外则联络皮肉筋骨,从而使脏腑与皮肤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如同网络,遍布全身,加强了经脉之间的联系。因此,经络是皮肤与脏腑之间联系的桥梁,皮肤与脏腑之间通过经络而紧密相联。

在人体患病时,经络便成为皮肤与脏腑之间病邪传递的途径。当内脏有病变时,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在皮肤上,在体表经络循行的部位出现红斑、丘疹、结节、皮肤色泽改变、瘙痒、疼痛或麻木等变化,正如朱丹溪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中说:“盖有诸内者形诸外”;发生于皮肤的病变也可循经络传变而引起内脏器官的损害,如《素问·皮部论》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

2、经络在皮肤中各有所主的区域

《素问·皮部论》载:“皮有分部……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这说明皮肤虽是一个整体,但皮肤的不同部位所反映的疾病病机是不同的。本篇中又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这指出皮肤的不同部位所反映的疾病病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它们是由不同的经脉所主的。根据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全身皮肤可被分为十二个区域:

(1)头面部: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2)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太阳经行于背面;足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与足阳明经行于胸腹部,其中,自胸腹正中线向外的顺序依次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3)四肢部:上肢内侧经脉分布为手太阴在前,手厥阴居中,手少阴在后;上肢外侧经脉分布为手阳明在前,手少阳居中,手太阳在后;下肢内侧经脉分布为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在前,足太阴居中,足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上,足太阴在前,足厥阴在中,足少阴在后;下肢外侧经脉分布为足阳明在前,足少阳居中,足太阳在后。

二、临床应用

1、根据皮肤病发生的部位确定其所属的经络脏腑

由于十二经脉在皮肤中各有所主,因此可以根据皮损发生的部位,确定其所属的经络脏腑,从而使用药更加准确,正如陈士铎在《洞天奥旨·疮疡经络论》中所说的“部位既明,经络无错,自然用药得宜,无忧猛浪之误治也”。

发于面部“T”形区的皮损属于阳明经,发于头部两侧的皮损属于少阳经,发于面颊部的皮损属于手太阳经,发于头后部的皮损属于足太阳经,发于躯干两侧的皮损属于足少阳与足厥阴经等等。若皮损泛发,布于数经所过之处,则以最初出现的皮损部位为主。病变部位确定后,再根据皮损的性质及全身症状、舌脉来确定其寒热虚实,如此用药才能有的放矢。

如发于面部“T”形区的皮损以红色丘疹、脓疱为主,同时可能伴有口干欲饮、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状,则可辨证为“阳明热邪壅盛(即热蕴胃肠),气血凝滞”,可用清胃散加减清泄阳明之热。如发于此部位的皮损以淡红斑、干燥脱屑为主,同时伴有口干、舌红少苔或花剥苔、脉细数等症状,则属“胃阴不足,虚火上炎”,可用益胃汤或沙参麦冬汤加减滋阴降火。

如发于胸部两侧的皮损以红斑为主,同时可能伴有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口渴、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等症状,可辨证为“肝郁化火证”,可用丹栀逍遥散或丹栀四逆散加减以疏肝清热解郁。如发于此部位的皮损以淡红斑为主,伴有鳞屑,同时可能伴有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状,则属“肝阴不足,虚热内扰”,可用一贯煎加减滋阴疏肝兼清热,等等。

2、根据经络气血之多少,确定相应的调理气血方法

在生理情况下,十二经脉有气血多少之分,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多气少血之经。如《素问·血气形志篇》曰:“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皮肤病发于多血少气之经,血多则易致瘀血,气少则易失补托,故治疗时应注重活血与补气;发于多气少血者,气多则易致气滞,血少则易失濡润,故治疗时应注重行气与养血;发于多气多血之经者,以实证居多,故治疗时应注重行气活血。如阴囊湿疹,属于湿热下注者,应用除肝经湿热之法治疗,但因肝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所以方中宜佐以活血散瘀、理气之品。

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声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6期,作者:甘海芳,蔡东华。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删除。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治法、方剂、药物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员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