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桐:北京小馆

 石榴花文艺 2020-05-21

【编者按:接着上篇作者白晓东的小薇,继续讲述我们内心里认可或不认可的感情和人事,所以今天推送王根生老师爱子王桐多年前在北京工作时写的一篇散文,你是否也会产生“虎父无犬子”的感慨?!】

       题记:时间是雕刻者,你所遇见的都是她不经意的到达。

  老宋抽着烟,坐在厨房里瞅着下午三点的钟表,“这该死的鬼夏天。”

  老宋是一个厨师,习惯用刀尖分离各色食材,然后用油盐酱醋浸染之后,送到每一个食客的嘴里。他说,离别是苦涩的,所以水果沙拉里总有那么几滴洋葱汁。你吃到了樱桃娇艳欲滴的时候,就意味着分别已成定局。你爱他,得到了,所以爱情走了!

他吸着烟,眼神里忽明忽暗。像是有过往压抑着四十岁的眼神。

他守着陋巷里一家小小的餐馆,桌面围坐着几个深夜里还留恋在街头的人,他们吃着他的菜,忘掉时间,放下包袱,天南海北地聊起了关于北京的故事。

是啊,北京是一个喜欢流浪的城市,你用双脚丈量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她情不自禁舞起的裙裾,你爱她的美,却不知道她翩翩起舞,是因为忘不掉那个跳着探戈离她而去的男人。”老宋倚着厨桌淡淡的说道。

那么为什么今天的石锅拌饭里水煮蛋会有奶油的气息呢?”窗边的东北汉子停下筷子问道。

因为石锅饭是一位贤妻做给忙碌一天归家的丈夫的。爱藏在平淡里,她一直这么简单的用洗衣做饭掩盖着自己青春的流逝。丈夫在外忙碌,她守在他离开的地方。她知道他每天下午会回来,一碗石锅拌饭就够了。这碗石锅拌饭是她相濡以沫的告白,粗惨淡饭里埋着爱情的恬淡,吃到这碗饭,他就到家了。”老宋淡然道。

东北汉子,慢慢放下筷子,看着老宋明灭的烟头,眼里闪耀着逝去的仓促和无言的不舍。人生当苦无妨,良人当归即好。

老宋望向灶台前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手腕上的红绳,那男人自顾自地倒了杯酒,说:“刚来北京,以为天高海阔任我闯荡,那时,我似游鱼入海,逆天而上终得龙门。我曾有一个爱我的姑娘,她美得让人心疼,那时的我想来北京闯出一片天,然后在最高的大楼上向她求婚。”

她说她啥都不缺。盼着我在北京飞黄腾达,她在家等我骑着马挂着红回来接她。走前她包了好多荠菜饺子,送我上火车,路上我给她讲着那些关于北京道听途说的故事,她一路送来。最后看着我消失在远方,那一年我22岁。背着她包的荠菜饺子闯进了北京城,车水马龙的城市让我既兴奋又迷茫。我好像是初入江河的游鱼,在北京城里穿梭,每天忙碌着,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已经十年了,家里的她却没了消息。”

他饮尽了杯中的啤酒。叹了口气,接着说:“我也爱上了北京城里的姑娘,北京姑娘是那种闪闪发亮的宝石,典雅精致,喝着红酒,嘴唇鲜艳,四季的花都做不到那种鲜红的芬芳,所以我们决定结婚了。”

老宋掐灭了烟头,走过橱窗,拉开窗扇道:你是陕西人吧?都说上马饺子下马面。尝过我做的面,再走吧。

不久,听到一声清脆的烈油焯烫的声音,一碗油泼面就放在了男人面前。

那男人大口的吃着面,呼噜呼噜的扒拉着宽面条。

老宋说:陕西人走西口,一脚沙子一脚泪,没了厚实的黄土,没了家。任你紫袍金带客,也须下马问前程。荠菜是野草,但以前饥荒的时候那是救命菜。人活着,有口气,就能继续走。她包饺子送你走的时候,本就没想着你回来。她心疼你。黄土地埋不下你的志气,你是迟早要走的。

老宋哼唱着沙哑的老腔。

“后生生养十八年,过了黄河过西川,天南海北任你走吧,渴了喝咱家地包谷酒……”

我不知道老宋为什么会唱一口地道的老腔。只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压抑不住的想家,我离开了弄堂。回望时老宋的店依然亮着灯。

太阳有盛夏午后六点的惨烈。抬头间,我仿佛看到了那年五月份她靠着我,告诉我,天空中唯一亮着的星光。

北边的那颗是木星,最亮的那颗是大角星。



(作者简介:王桐,90后,临潼人,文学爱好者,好读书,不求甚解,闲时偶得三言两句。不求通达,唯遇奇文绝句,夜不能寐,书海无涯,只做一舟客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