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工了,却不能 “复工”

 Joyce景红 2020-05-24

1


小M在一家贸易公司做HR,受疫情影响,最近公司业务下滑严重,压力很大,公司要求复工后全员做销售,即使非业务部门也有电话销售指标。

小M很不愿意,但公司紧缩编制,停止招聘,HR基本工作也少了很多,看上去不听话就要被裁员,

1,辞职走人。小M觉得压力很大,想一走了之她已经在这家公司做了四年HR,公司一向评价不错,她还是有自尊的,但真到了想辞职,才觉得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新工作。

2,听话努力求存。现在迫在眉睫就是完成销售任务。虽然M的任务比专门的销售要低很多,但销售工作不是自己擅长的,效率比较低,要完成销售任务就要学会新技能,M认为销售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不愿意投入精力学。

小M网投了很多简历,都丝毫没动静,她请我留意工作,我看了下她的简历,再和她交流了一下,她这四年HR基本就是公司安排的招聘,一般的社保、培训等事务性工作,属于综合性的通用HR,小M也很委屈,她已经做好了公司安排的所有工作,公司评价她的能力是不错的。

但是,走上社会,评估你的就不是一个公司内部的标准,而是社会标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能力的社会水平就是公司在行业内的水平。

M比较年轻,在市场上象M这样的普通HR再找份差不多的工作本来并不算难,但找的工作也大概率在同等水准,但是现在的行情,这样的公司大多减少了对这种事务性岗位的要求,小M这样的普通职员,供大于求,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M经过这次调岗,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公司受重用,觉得自己能力强,原来只是在内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离猎头主动推荐的标准还差得太远,和我说,这才觉得四年下来,自己好像什么也不会,平时工作上的自如原来价值这么有限,非常慌。

无论是不是愿意,小M都被迫先接受公司安排,一边找新工作。


很多抱着骑驴找马态度的人工作都是糊糊的状态,其实我觉得:

不一样的任务就是能锻炼我们不一样的能力,多样化的任务更能把我们的潜力激发出来,骑好了“驴”才可能找到更好的“马”。  

“慌”来源于心“荒”,一般我们知识工作的荒主要是两方面,

一种可能是东西太少,资源贫乏,专业知识荒瘠;

还有一种是东西太多,干扰太多,心绪如杂草一样,杂乱无章。

新人往往是前者,需要学习,了解专业知识,初级阶段其实并不难,公司一般都是基本的指导培训,没有的话,向老员工请教,在网络上资料更是无数,在困难时期不能指望别人主动给,而要自己主动去学,有问题思考后再问。

转岗很多是后者,原来的经验技能成了干扰项,成了现在草地里的“杂草”。对真正有用的资源能力缺乏整理,需要拔掉杂草,去芜存菁,可迁移的能力才能迁移过来。以猎头行业为例,即使猎头技能通用,不同行业的猎头也有差别,有些猎头公司之间文化差异也很大,好多老猎头换公司转行业,失败的大多在于原有的思维根本不符合现在的情境。

小M这样,两者都有,既缺乏销售知识,又放不下原来职业上的“舒适感”“优越感”,而这种“舒适感”“优越感”其实是对原来从事的工作缺乏全面的评估。

当我们觉得慌的时候,其实是很好的提醒,说明我们处于“荒”的状态,需要评估一下,我们处于现在的考验下,是需要如何应对。



最近受疫情影响,很多职场人的工作虽然还是那份工作,但要求变化的很多,我遇到好几位象M这样复工了,其实并不能“复工”的情况。

其实现代的工作已经越来越向界限模糊化方面发展,这次疫情只不过加速了这份模糊和不确定。

岗位模糊的时候正是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警觉的时候。抓住这个时期,学习新技能是顺势而为。

对于小M来说,可以换一种思路:销售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一种能力,改变一下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擅销售,不妨好好投入地去学习一下,就当自己是在演一个销售,也要努力表演出最优秀的状态。

年轻时遇到这次变化更应该庆幸,因为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很有可能是来自平台的光环,离开平台有可能什么也不是,这次变化也正好可以让我们思考:即使这个平台有那么不尽如人意,如果离开平台我还是谁,我还拥有什么,我能找到更好的平台吗?如果我不能,那现在的平台就应该是我唯一要珍惜的那朵玫瑰,如果我真的不在乎,那干吗在这儿混吃等死?

小M和很多人一样,寄希望于疫情早日结束 ,一切恢复正常,也许公司状况变好,她就可以真的恢复自己熟悉喜欢的工作,工作就不那么难熬了,再不济,工作也没那么难找了。

当下即使疫情在中国得到控制,但在全球还在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现在还很难评估。更何况,即使排除掉疫情的影响,经济发展变缓、工作要求变高也已经是中国经济的常态,我们只有自身成长速度超过平均值,才能有竞争力上升的可能。 

当你面对一些新任务、新挑战的时候,首先不要先想我做不了,而是要想我怎么做才能够做到。

你的公司复工了,你“复工”了吗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