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的游泳(II)——美的艺术体验

 skysun000001 2020-05-29

【编者按】昨日听到一则新闻,浙江省交响乐团恢复了疫情之后全国第一次带观众的演出,反响强烈;在经典电影《泰塔尼克号》中,我们也记得在倾倒之际仍有船上的艺术家们在演奏安慰人心的歌曲。艺术好像从来都不是生活中的刚需,但确实又在不同的年代与际遇里总能给予人们力量和温暖。

诸如雕塑、建筑、绘画、音乐、诗艺等这些艺术形式,无疑都在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与体验。相比较上一篇从哲学思索角度理解美的深邃,从艺术角度理解美将会令我们更加感同身受。或许你我都不懂艺术,但我们一定有欣赏与体验美的心境。就让我们继续跟随柯博士的文字,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继续寻找美的真谛。


的确,在美的游泳途中,偶尔跃出水面、抬起头来,不可避免地会遇上包括诗人和文学家在内的艺术家、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

莎士比亚的嘲弄,会点燃我们的脑海中许多经典的艺术形象:俄底浦斯、克瑞翁、安提戈涅、奥赛罗、李尔、罗密欧、朱丽叶、麦克白、夏洛克、维特、浮士德、葛朗台、埃德蒙·唐泰斯、卡西莫、唐·吉诃德、安纳·卡列尼娜、玛丝诺娃、卡拉马佐夫、林黛玉、阿Q……每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背后都有一颗充满伟大智慧和非凡创造力的脑袋——也正是由于有这些诗人伟大的脑袋富有洞见地将美诗意般呈现,人类才拥有了脱离精神贫乏的更多可能。

承载美的艺术,除了诗艺(注:纯粹的文学就是诗)之外,还包括雕塑、绘画、建筑、音乐、电影等。

为方便起见,我们先按照黑格尔对艺术类型划分的思路对艺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根据精神与物质的吻合关系,黑格尔将艺术划分为三种类型:象征型艺术(物质溢于精神)、古典型艺术(物质与精神平衡)和浪漫型艺术(精神溢于物质)。

象征型艺术包括古埃及的建筑和雕塑(如吉萨金字塔);古典型艺术包括古希腊的建筑(如雅典卫城帕特侬神庙)和雕塑(如米雍的《掷铁饼者》、《米洛的维纳斯》、《拉奥孔》);浪漫型艺术包括建筑如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如巴黎圣母院),雕塑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死了的基督》。

黑格尔认为,绘画是相对较为低级的浪漫型艺术,他详述了绘画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拜占庭绘画、意大利绘画及荷兰与德国绘画。

相对而言,拜占庭绘画比较呆板,荷兰与德国绘画相对成熟,但物质和精神往往处于彼此孤立的状态(他比较欣赏梵·爱克的作品),只有意大利绘画更多让精神超越物质,他认为达·芬奇(如《蒙娜丽莎》、《岩间的圣母》)和拉斐尔(如《大公爵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的绘画是最卓越、最完美的典范。

由于音乐艺术消除了“空间性”和外在“物质性”,黑格尔认为音乐艺术的精神性相对绘画艺术而言更强,属于更高阶的浪漫型艺术。

黑格尔认为,诗艺不仅没有丧失雕塑和绘画的“明确性” 、音乐艺术超强自由的“精神性”,还可以将人类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得以最为广阔的空间铺陈、完整展示。故而,诗艺成为黑格尔心中的最高阶浪漫型艺术。如此特有的地位,令黑格尔在其经典的美学著作中费了更多的笔墨对诗艺加以阐述。具体地,黑格尔将诗划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诗等,并分别作了极为详尽的探讨。客观上,中西文字、历史文化、诗歌特征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为此,朱光潜也专门写了一本《诗论》对中国诗歌及中西诗歌差别作了精致而典雅的论述,赏心悦目、值得一品。

当然,任何伟大的学说既无法完全覆盖和准确解释之前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无法对之后艺术的发展负责。黑格尔的学说也不例外。比如电影艺术就是黑格尔时代所未曾体验过的艺术。更不必说,还有遥远的中国所特有的国画和书法这两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也是伟大的黑格尔所不擅长的。即便是黑格尔所讨论过的艺术门类,在黑格尔之后近两百年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拿绘画艺术来说,从黑格尔时代至今,已至少经历了五次深刻的变化。这种深刻的变化被世界艺术史学会主席、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称之为“艺术革命”。

有趣的是,第一次艺术革命源于黑格尔同时代的英国画家特纳。绘画艺术传统的中断,就在于:当黑格尔还在分析艺术作品细节的时候,特纳已没有时间考虑细节,而是直接呈现自己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最浪漫、最崇高的壮丽和宏伟。欣赏一下特纳的《暴风雪中的汽船》吧!你会发现,它是如此的执着叛逆、如此的惊世骇俗,让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抽象艺术的诞生。

随后,和特纳一样,一批又一批艺术家从画室走向自然,更多“印象主义者”的杰作不断涌现:莫奈的《印象:日出》,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毕沙罗的《清晨阳光下的意大利大道》……

19世纪后期的艺术家,也许是受摄影技术发明的刺激和威胁,他们开始苦苦寻求新的艺术标准。艺术家们发现,艺术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这个层面,他们要勇敢地背叛传统的透视绘画法则,直接在艺术作品中坦率而热忱地表达艺术家自己丰富而深沉的情感。同样,他们不放弃对和谐美感与深度表现的追求。

第二次艺术革命就这样由“现代艺术之父”塞尚引领了,静观一下他的《静物》和《普罗旺斯的山恋》等作品,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新的艺术标准已然存在。

这种新的艺术标准,在另一个天才艺术家梵·高的作品中得到了更强烈、更大胆、更富有魔力的体现,如《一双农鞋》、《有柏树的玉米地》、《星月夜》、《向日葵》等。

梵·高的好朋友高更也非常值得一提。他的作品表现了原始 、自然甚至“野蛮”的情调,通过他的代表作包括《白日梦》、《三个大溪地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等。相信我们随处可以体味到这种特别的、原始的、美的情趣。

就在人们感慨19世纪末天妒英才的梵·高时,20世纪初的一位年轻的西班牙天才艺术家正在进行全新的人生探索和艺术实验,他的名字叫毕加索。就是这个年轻人,刹那间启动了第三次艺术革命的按钮。

毕加索不再沉醉于往夕艺术的美好,以他为代表的“立体主义”艺术作品让人们意识到绘画未必需要表现任何客体的美好。他们强调绘画作品本身就是最诚挚、最美好的表白。毕加索自己的作品完美阐释了这种表白:《亚微农的少女》、《小提琴和葡萄》、《格尔尼卡》 、《坐在扶手椅上的女子》、《苦苦哀求的女子》等数百幅作品。

毕加索同时期,新的实验性及超现实性绘画作品也大量涌现,如马蒂斯的《舞蹈》,康定斯基的《哥萨克士兵》,克利的《小矮人的小故事》,蒙德里安的《红,黑,蓝,黄,灰》,达利的《面部幻影和水果盘》,罗斯科的《无题》等。总之,第三次艺术革命之后的绘画艺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懂。

当人们试着去理解和接受第三次艺术革命全新的艺术表白时,一件奇葩的事情发生了:1917年,“达达主义先驱” 、法国艺术家杜尚将其签名为“R. Mutt”的男用小便器并美其名为《泉》的作品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的一次展览参展,却遭到了拒绝。这件看似很滑稽的作品当时完全颠覆了同行们的认知,它提醒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当初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件看似滑稽的作品,若干年后(2004年)在英国艺术界的一次评选中击败了“立体主义之父” 、天才艺术家毕加索的两件作品,成为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作品。也同样因为这件完全颠覆人们认知的作品,催生了第四次艺术革命。

当然,杜尚还有其他比较有趣的作品如《L.H.O.O.Q.》、《甚至新娘也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下楼梯的裸女》、《折断胳膊之前》、《为什么不打喷嚏》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最近一次艺术革命,也就是说第五次艺术革命,是由德国艺术家鲍伊斯引领的行为艺术。

他的艺术作品没有直接表现在画框中,也没有像杜尚一样通过现有物件作一些新奇的构思呈现在艺术博物馆里。鲍伊斯以身体作为媒介、透过艺术行为或事件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希望以此来启发或刺激社会大众对伦理道德、环境保护等重大而深刻的主题作出反省和反应。

鲍伊斯的名言“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对其行为艺术思想为最深刻的表达。也许是受鲍伊斯的启发,朱青生教授对这句话进行了修正:“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当我们正在冥思苦想这两句话的内涵和区别时,也许一场新的艺术革命正在自觉而大胆地进行。对于新的艺术革命,也许你会拒绝,但又不得不面对……

无论如何,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如同一束强光,对于在黑暗世界中摸索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光明而幸运的指引。通过黑格尔,我们大致了解了艺术的分类,对艺术家及艺术作品也习得了一丝初步的印象。

其实,在艺术的海洋里,黑格尔也只是孤岛中的一盏夜航灯。它尽管如此璀璨,也依然无法照亮所有黑暗的角落。

何况,任何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在此,就只拿《拉奥孔》作为案例,谈谈后人对这座的雕塑的理解以及它对后人的影响吧。《拉奥孔》,这组难懂却高贵的雕像群,连黑格尔都觉得一般学者难以理解。它曾长期被埋在罗马的废墟里,直到1506年,才被一位名叫弗列底斯的意大利人在葡萄园(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皇帝提图斯皇宫旧址)发掘。伟大的米开朗基罗曾荣幸地被委以重任修复这座破损而伟大的雕像群。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大诗人维吉尔就已在其史诗《伊尼特》中描述了拉奥孔及其两个儿子被巨蟒缠死的故事。后来,对古希腊的建筑和雕塑有深刻的研究和见地的艺术史家温克尔曼认为:古希腊的雕塑充分体现了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温克尔曼对拉奥孔群像优美而隽永的描绘:“正如大海的深处经常是静止的,不管海面上波涛多么汹涌,希腊人所造的形体在表情上也都显出一切激情之下他们仍表现出一种伟大而沉静的心灵。这种心灵在拉奥孔的面容上,而且不仅是在面容上描绘出来了,尽管他在忍受最激烈的痛苦。全身上每一条筋肉都现出痛感,人们用不着看他的面孔或其他部分,只消看一看那痛得抽搐的腹部,就会感觉到自己也在亲领身受到这种痛感。但是这种痛感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成痛苦得要发狂的样子……这种伟大心灵的表情远远超出了优美自然所产生的形状。塑造这雕塑的艺术家必定首先亲自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然后才把他铭刻在大理石上。”

在温克尔曼的影响下,德国美学家莱辛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拉奥孔》的书,莱辛强调“美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他们在表现痛苦中避免丑”。以此为起点,莱辛深入探讨了画与诗的界限,还顺便以此“界限”为依据,例举了温克尔曼作品中几个混淆诗与画的论述的小错误。由此,我想到朱青生教授也曾纠正温克尔曼一个美丽的错误:温克尔曼以为古希腊的雕塑总是我们见到的如此洁白和单纯,事实上,古希腊许多雕塑是有颜色的(如雅典娜女神像就镀有金黄色)。

黑格尔也曾对他心中理想的雕塑进行细致入微的阐述:希腊人的面部轮廓如面部结构如鼻和额头的特殊连接、上下唇与牙齿及周围筋肉的关系、鼻口颚的比例、眼睛的精神表现、头发与头部的和谐融合,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着装的艺术原则,符号、兵器、装饰等纯然外在标志,年龄、男女性别、形象体系的差别,人类形象与动物形象的差异,对神的精神塑造等。

黑格尔认为,希腊人面部结构才是最美的典范。他还特别解释了希腊人在日常生活中是穿衣服的,但在竞技场上希腊人却将裸体看着是一件体面的事。

读了这些精细的分析,我们不难想象黑格尔会非常认同和尊重温克尔曼对古希腊雕塑深刻的见地。与此同时,黑格尔认为拉奥孔群像不仅保持了单纯和高贵的品质,其精美的雕刻还精确体现了人体结构和筋肉组织的科学知识。

分析了艺术作品,我们再简单说说艺术家、艺术史家或者艺术评论家。

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曾在其代表作《艺术的故事》开篇就指出“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在艺术史领域,意大利艺术家瓦萨里开创了艺术史研究的先河,他在《名人传》中首先创造了“文艺复兴”这个词,并对文艺复兴三百年来的艺术家及其相关的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文字整理和理论分析。作为米开朗基罗的得意门生,瓦萨里认为米开朗基罗是人类最卓越、最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一点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透过有关拉奥孔群像的分析,我们已经深切感受了温克尔曼非同寻常的优雅。在其代表作《古代艺术史》中,温克尔曼以其优美的文字和严谨的态度阐述了艺术史与文化的联系,系统分析了气候、环境、政治等因素对古希腊艺术繁荣的影响。他创新的研究方法为后来考古学科的发展和新古典艺术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温克尔曼也对同时代的美学巨匠,如黑格尔、莱辛、歌德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重大的影响,在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中都有清晰的文字表述。值得一提的是,透过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歌德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对艺术本身、创作原理、创作过程、作品欣赏、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及给年轻人的建议等各个方面给予了难得一见的、相对私人的、富有洞见的阐述。

人类历史上,有关艺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讨论的著作也是层出不穷。每一部著作都会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智慧和充满优美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互为本源:没有艺术家便没有艺术作品,反之亦然。艺术才是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真正本源,海德格尔所阐释的“存在”又是艺术的本源。

这里,我们只是借用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本质的追问和提醒,推荐一些相对专业的书籍和艺术家传记供大家享用和沉思:

l 施纳泽的《造型艺术的历史》

l 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l 丹纳的《艺术哲学》

l 佩特的《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

l 李格尔的《风格问题》

l 瓦尔堡的《回忆图像集》

l 沃尔夫林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l 福西永的《形式的生命》

l 沃林格尔的《抽象与移情》

l 施洛塞尔的《艺术文献》

l 克罗齐的《美学或艺术与语言哲学》

l 德沃夏克的《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

l 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

l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

l 丹托的《艺术的终结》

l 贝尔的《艺术》

l 豪泽尔的《艺术社会史》

l 詹森的《世界艺术史》

l 贡布里希的《象征的图像》

l 罗斯金的《过去—约翰·罗斯金自传》

l 罗曼·罗兰的《米开朗基罗传》及《贝多芬传》

l 艾萨克森的《达·芬奇传》

l 罗瑟里的《莫扎特传》

l 托马斯·曼的《歌德与托尔斯泰》

l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l 库尔茨的《艺术家的传奇》

l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

l 洪业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l 艾朗诺的《美的焦虑》

l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作者简介

柯旭东,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兴趣包括创造力、领导力、企业家精神、审美与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