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吴广川的博客 ——刘希涛歌词赏析 吴广川 2004年,有“钢铁诗人”之称的刘希涛,带着一首《康定老街》的歌词,从诗坛杀进了词坛,在中国的词界卷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旋风。《康定老街》原本是一首诗,刘希涛只是听了朋友的话,说是这首诗音乐感很强,可以改成一首歌词,刘希涛便改了。他没想到这一改,这原本在诗坛上并不走红的一首诗,摇身一变,竟在词坛上走红了,好评如潮,有几十位作曲家为之谱曲,歌词和歌曲先后在中国作协和中国音协主办的权威刊物《诗刊》和《歌曲》上发表,并先后获奖,一些地方还把它变成声音搬上了舞台,当年的《中国歌词精选》也把它收入书中。 一首歌词能产生如此的轰动效应,这对写诗多年的刘希涛可能是没有想到的。他这时翻阅了自己多年写的一些短诗,发现有一些也是可以改成歌词的,刘希涛决定要成为两栖文人了,即用一只手写诗,用另一只手写词。他除了把过去写的一些短诗改成歌词外,还拓展题材创作新词,这两年,可谓佳作迭出,在全国遍地开花,尤其是他写的爱情题材的歌词更是受到词界的注目,在词坛形成了一道刘希涛的爱情歌词风景线。 刘希涛的歌词给我最深的印象是诗意盎然。这固然和他写了多年诗有关。而对于一个歌词作家,能把自己的词写出盎然的诗意,富有文学的品位,则实在是难得的,也是最可贵的,这也展示出刘希涛在当代歌词界的创作优势。当然,歌词毕竟是歌词,除了文学性外,还必须具备音乐性,即谱曲可唱,离曲可读,不然,歌词就不叫音乐文学了。 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刘希涛发表的一些歌词,有一些我非常喜欢,除了那首《康定老街》外,还有不少佳作,有的堪称是精品。我这里不妨找出几首,和大家一同赏析。其中有一首《美人走过的地方》,它的文学韵味,情感色彩,音乐形象,叫我为之倾倒。“美人走过的地方/清风把梨花吹亮/一条优美的曲线/牵走多少目光/美人走过的地方/飞鸟停止了歌唱/诗情在江边涨潮/绿叶摇动着遐想/美人走过的地方/让人那么地神往/美人走过的地方/叫人这般的惆怅”这个刘希涛,把美人写的出神入化了,简直有些像曹植笔下立在洛河边的洛神。作者捕捉的几个意象令人叫绝。美人走过的地方,清风居然吹亮了梨花,她那优美的曲线,牵走了多少目光,飞鸟为她停止了歌唱,绿叶摇动着遐想。如果说飞鸟停止了歌唱这样的词句我们也能想象出来,而绿叶摇动着遐想则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出来的,这种诗意的感觉确属神来之笔。作者在精彩的诗意的描写中大胆地融入了自己的想象,最后的抒情非常微妙耐品。“美人走过的地方/让人那么地神往/美人走过的地方/叫人这般的惆怅”作者用了“神往”之后,又用一个淡淡的“惆怅”来结束此词,则留给我们一缕无尽的遐想与回味,那微妙的情愫则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爱美,这是人的本性,而能把这种爱美的感觉用诗的语言写出来则极不易,写不好容易变俗,而刘希涛笔下的美则是清淡雅致,新美传神。这首歌词的音乐感也极强,我们读起来已感觉到了它朗朗上口有一种流畅的音乐之美。我不知道这首词有没有作曲家为之谱曲,但我要说,这确是一首难得的好词,是一首感情细腻感觉微妙的好词,它应该也完全可以谱出一首很美的歌曲来,我甚至想这首歌在被歌手演唱的时候舞台上可以配以很美的灯光、布景和伴舞,演出说不定可以成为经典呢。 再看这首小词《推开春的大门》:“行人的脚步/不再迟疑/枝头的鸟儿/唱出新韵/扑面的北风/不再凛冽/清冷之中/透出温馨/哦,冰在化,雪在消/一觉醒来是早晨/我“吱嘎”一声/推开春的大门。”微妙的感觉,空灵的语言,透出清新的诗意。特别是结尾一句:我“吱嘎”一声/推开春的大门。把一个水灵灵的春天的到来写出了声音,写出了神采,妙哉! 再举一首题名为《乌镇》的词,这首词写得古典精巧:“小桥流水/斑驳苔痕/乌镇是一支横笛/吹出悠悠的古韵/青石长街/黑漆大门/乌镇是一本厚书/读出历史的幽深/哦,乌镇,乌镇/茅盾先生的故居/江南的一颗明珠/多的是厚重/少的是脂粉”短短几句,作者已把这座江南的小镇,它的古典,它的幽深,它的厚重,它的神韵,传神般地描绘在我们面前。词中有描写,有抒情,描写带彩,抒情含韵。把乌镇比作一支横笛,一本厚书,这两个意象准确、生动而形象。便想着这首带有古典韵味的词,若配以带有江南特色的音乐,可能会成为一首极富特色的水乡歌曲,给人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不知乌镇的同志们看过这首词没有?我觉得可以叫他们看看,建议他们花点本钱把它打造出一首属于他们地方的旅游歌曲,岂不美哉! 刘希涛很少写儿童歌词,但他写的一首《叔叔,快把枪放下》我却极为欣赏。歌词的开头加了一句(白):一名红领巾,对举枪打鸟的人说……“叔叔,快把枪放下,把枪放下/那是一只美丽的小鸟/那是一朵会飞的鲜花/它把春光带给蓝天/它把秋月送给晚霞”,毕竟是诗人出身,写出来的词句就是不同。“它把春光带给蓝天/它把秋月送给晚霞”一种诗意的美扑面而来。下面一节:“叔叔,快把枪放下,把枪放下/那是一只快乐的小鸟/那是一朵会唱歌的鲜花/它把问候带给早晨/它把祝福送到天涯”依然十分精彩。有了这两节美丽的描写,作者最后一节的立意便有了依托,有了升华:“叔叔,快把枪放下,把枪放下/让枪口也长出新芽/开出最美丽的鲜花/让枪杆也长成大树/给小鸟一个温馨的家”想象是如此奇特,且寓意深刻,主题鲜明。“让枪杆也长成大树/给小鸟一个温馨的家”这种形象的词句,胜过那种直白的说教不知多少倍。我有时想,像这样美丽的歌词,为什么就不能引起我们作曲家的注目呢?而电视上,网络上,那种浮浅的爱得死去活来的歌曲一直在狂轰滥炸,而像这种美丽的富有教育意义的为孩子们写的歌曲实在是太少了。 近两年,刘希涛发表了相当数量的歌词,他主编的《上海诗报》还开辟了歌词专版。这让我们为他高兴,也为之叫好。我们的歌词界要多吸引一些如刘希涛一样有成就的诗人加盟词坛,我们歌词的繁荣昌盛就一定会出现新的起色。一个出色的的歌词作家,他必须要有深厚的古典诗词和新诗的修养,同时还要向中国的民歌学习。就目前刘希涛发表的歌词而言,从笔者的审美角度看,这些词,谱曲是歌,吟诵是诗,是充盈着诗意的歌词。我是相信这样一句话的:一首好的诗不一定是一首好词,(只有在它带有音乐性符合歌曲创作的要求时才可称之为词);然而一首好的歌词就是一首好诗。当然,那种直白的读着寡然无味的歌词除外。刘希涛的歌词则具备了诗词合一的特点。 刘希涛在写词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虽然他的有些词目前看来还没有完会摆脱诗的痕迹,还有待给作曲家提供更富有音乐感的词作,但根据他的实力,他的才华,他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歌词来的。他收获的季节到了。我们期待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