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卓越的职场人,不需要“向上管理”技巧

 盖雅学苑 2022-06-13 发布于江苏

这是盖雅学院第143篇原创文章
与愿意思考的HR一同成长


今天聊一个职场热词:向上管理。

这两天刷到字节跳动的招聘官网,他们在阐述“坦诚清晰”的字节范儿时,提到了一句话:

实事求是,暴露问题,反对“向上管理”。

这一点很有意思,因为“向上管理”几乎是职场入门必修课。所以我试着在字节跳动的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当它说“反对向上管理”,到底是在反对什么:

字节跳动一直着意打造扁平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种平等包括地位平等(字节内部不允许叫“总、老师、哥、姐”这样的称呼)和信息平等(字节强调内部高度透明,强调“Context,not Control”的情境管理)。所以,字节说“反对向上管理”,是期望内部不存在所谓的“上”和“下”。

字节跳动把“向上管理”放在“坦诚清晰”的对立面,放在“实事求是、暴露问题”的对立面。在他们的理解中,“向上管理”的异化结果是:“为了让上司满意而包装结果,而不是直接沟通问题,从而使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而低效”

很多人确实把“向上管理”领会偏了、用偏了。

 

01/

对向上管理的误解

字节跳动会这样理解的背景是:时下,“向上管理”几乎成了职场人入门必修课,被很多培训课程、公众号推文、书籍等作为一种“术”过度解

随便搜索到一本同名书的目录,就会发现内容特别奇怪:

话好像也没错,但总是透着股中国文化特有的“不清不爽、不可言喻” 的感觉,说高级点是“厚黑感”,说直接点就是“拧巴感”。向上管理被传授成这样,难怪字节跳动这样追求“平等、直接和效率”的公司,要在文化上旗帜鲜明得和它划清界限。

市面这些所谓的“向上管理”之“术”五花八门,在“道”上领悟不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年轻职场人随意学了去用,行动上就特别容易走歪。比如曾有初入职场的朋友,会特意和我分析,领导的一个眼神、一句无意的话,背后的含义和意境。

人的精力有限,当过多关注上级的心思、咀嚼上级的“言外之意”、揣摩怎么把话说得合其心意,首先你可能猜的不对、自寻烦恼,其实你就很难把精力聚焦在“怎么把这件事做对做好”本身上了。

这些奇奇怪怪的动作,其实只看到了“向上”(毕竟在科层制的组织中,首先在心理上就容易对“上”产生服从;其次在实际利益上,上级往往掌握资源分配和绩效考核的权力),并没看到“管理”,或是把“管理”理解偏了。一般人都认为“管理”是自上而下被赋予的权力,管理下属时理直气壮,管理上级时就要委婉,委婉过头了,要么变成了“迎合”,要么变成了一种“操控权术”了。

02/

到底怎么理解“向上管理”?

首先,向上管理是有必要的。因为回到大多数人所在的职场环境,组织中一定是存在“上”和“下”的,字节跳动所追求的绝对平等是非常理想化的。“向上管理”在职场中就很必要,这种必要不是基于“你要让上级满意”,而是“你要对工作产出和结果负责”。

德鲁克说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而管理的对象包括会影响你绩效的所有人。

据盖洛普对100万美国员工的调查,75%的人辞职就是因为受不了顶头上司。你和上级之间的合作互动,一定会影响你的工作成效、工作意愿,甚至是工作心情。上级是影响你绩效成果的如此重要的元素,当然也在知识工作者的管理范围内。

而且,“向上管理”是一种更为难得的积极主动的状态:传统组织中的更多职场人,更多的状态是在被动等待上级。等着上级“赏饭吃”、等着上级“做决策”、等着上级“承担责任”。相比之下,“向上管理”代表你以更主动的姿态,向上输出你的思考、你的专业、你的担当。

前面提到很多人把“向上管理”中“管理”理解偏了。管理本身,无论是向上管理还是向下管理,它都是一种直接、真诚而正直的影响,而不是不可言喻的“奉承”、“踢倒”或者“暗中操控”。

你需要仔细理解“直接、真诚、正直”这三个字。

直接”是指你的影响非刻意计的,它是自然达成的结果。

“真诚”代表了信息上的坦诚、立场上的共赢、表达上的同理心。真诚,赋予了“直接”以方法。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种行为习惯》的开篇就强调,要想成为高效能人士,首先应该从“品德的正直诚信”做起,要“以原则为中心”。正直,赋予了“直接”以勇气。

分析这么多,给“向上管理”赋予一个概念:它是基于对工作绩效结果的负责,积极主动的去和你的上级进行良性合作和互动,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直接、真诚而正直的影响力。

03/

卓越职场人不需要向上管理

前面我们给“向上管理”做了个定义,这个定义的出发点是“基于对工作绩效结果的负责”,核心是“与上级进行良性的合作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你的上级产生直接、真诚而正直的影响力。

你会发现,真正卓越的职场人,并不需要什么“向上管理”技巧。他们不需要“向上管理”就能漂亮的完成工作。他们对“向上管理”的神、形、术的发挥是发乎自然而无形的。

比起现在大量关于“向上管理”之术的不可言喻的过度解读,最早提出 “向上管理”(Managing Up)的通用电气集团CEO杰克·韦尔奇的助手罗塞娜·博得斯基,在《Managing Up》这本同名书中,主要笔墨其实是在分享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而这样的方式和态度让她的工作卓有成效,让她和杰克·韦尔奇之间非常默契,让她对杰克·韦尔奇产生了很多影响。

如杰克·韦尔奇为这本书写的序:在共同度过的14年美好时光中,罗塞娜和我不仅仅是搭档。她可能在自下向上地管理我,而我或许自上向下地管理她,但是在大多数的管理情况下我们两人是平级,就像队友那样合作。

所谓“漂亮地完成工作”就是“超出老板的预期”,而这种“超越预期”表现在:更早。即在老板布置之前,就能够看到工作、领会工作、启动工作;更快。即完成工作的效率更快、方法更好;更多。即我们常说的多做一盎司(one more oumce)

不过,这样卓越的职场人毕竟是少数,是二八法则中的20%。而大多数的80%的人,是普通职场人。
 

04/

大多数职场人如何做好向上管理?

大多数的普通职场人依然要学习“向上管理”,学习如何通过建立你和上级之间的良性合作和互动,来帮助自己漂亮完成工作。
正确理解彼此的关系

罗塞娜在《Managing Up》一书中说:“对许多人来说,很难克服对于权威本能的厌恶。大体来说,这可能是件好事,这使我们坚强独立,但也会导致疏远和缺乏合作性。”

这种“对权威的本能的厌恶”,其实是对上下级关系的错误理解。组织中虽然存在职级上的上下级角色,不同角色在责任、授权范围、资源、信息上也不对等。但这并不等于地位的不平等:上下级之间只基于不同职责契约的分工和合作。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因为“对权威的本能厌恶”的偏见,使自己在内心和行动上和上级刻意疏远,进而影响你们之间的有效合作,进而阻碍自己更客观、开放的认识工作、认识世界。
工作前:主动理解任务

很多职场人一个不好的习惯是:领到工作后,不先理解和确认,而是马上埋头开始做。这样的结果可能是,你花了很多精力做出来的东西,却完全不是上级所要的。

领到任务之前,一定要先去理解和确认这个工作的相关情境:这个任务是什么?可以怎么拆解这个任务?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工作的时间截点是什么?这项工作对公司、团队目标的价值是什么?我可以拥有的资源和权限是什么?谁可以成为我在这个任务中的“请教对象”?

樊登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提到在日本企业,上级给下级交代工作,一般需要交代五遍:第一遍,交代清楚事项;第二遍,要求员工复述;第三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四遍,做应急预案;第五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你的老板或许不会做的这么细致,但你完全可以反过去管理他,积极主动地弄清任务、通过复述来确定任务、深入探讨任务的目的和应急预案,并提出你的见解。

工作中:保持信息的流动

在工作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你和老板之间的信息的流动。

信息流动一方面是对上级安全感的尊重,是你们之间信任关系的前提。永远不要让上级感到意外,哪怕是惊喜。

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信息同频可以帮助你们整合彼此的信息、资源和优势,做出更妥善的决策。因为你冲锋在前线,能更清楚得听到炮声,更了解市场的直接状况,这是上级所缺的;但他一般拥有更好的资源、视野、权限和判断力。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及时交流互动,才能发挥协同优势。

当然,在信息同频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要更高效利用上级的时间,毕竟越是高层管理者,时间越是稀缺资源。你要能够争取并珍惜这个资源:比如在对方的议程上约定固定的沟通机制;在沟通汇报时,尽量一次性整理好要沟通的事项;这些事项要信息充分、清晰直接、并最好带有解决方案(当然得真的有解决方案,不是为了汇报而硬凑)。

工作后:主动获取反馈

并不是所有的上级都擅长反馈,或者有足够的精力反馈。但你作为自己工作绩效的第一责任人,要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这种反馈——这不仅是工作目标的协同对齐,及时了解和纠偏自己的工作成果。更重要的是,你能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你的上级在思维方式、知识、技能上的闪光之处。

你的上级越是大牛,你就越要如饥似渴地、像海绵似的积极主动获取反馈,从而获得思维上的开拓、技能上的辅导、知识点上的扩充。没有比这更幸福的职场体验了!

概况来说,“向上管理”首先需要你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双方的关系,不要因“对权威的本能厌恶或顾虑”产生不必要的疏远感。其次需要你在工作前,主动理解任务;工作中,促进信息的流动、并对上司时间更高效的利用;工作后,能主动去获取反馈。

这样的“向上管理”,能让你和上级之间达成良性的合作和互动,并逐渐更默契和同频,从而更好的完成绩效目标。

你漂亮地完成了工作,你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和突破,这也是你们能够共同品尝的胜利果实。


本文为盖雅学院原创文章;
文章转载、投稿交流、加入HR成长社群,请联系:
盖小雅(微信号:GXY20191118)

猜你想看:

你的员工喜欢沉默吗?

征稿 | 寻找一起思考的HR

线上办公后,HR需要做什么?

你缺的不是书单,而是读书的方法

心流:为什么有的人总是精力充沛

妥了!这十招让你更好应对“云面试”

九种疫情下的职场状态,你属于哪一种?

不出差的云春招反而更忙?HR要做好这五点

专访老乡鸡束小龙:缔结“命运共同体”没有诀窍

从“炸雷式裁员”到“扶贫式招聘”:疫情下的人事百态

枪打出头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