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异性症状三十个之...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20-05-29
在伤寒杂病论一书,并没有直接出现“身动”这样描述症状的词汇,而是用了更为生动、形象的用词,如:

身为振振摇
——这个症状是形容振战身摇的情况。
见于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振振欲僻地
——这个症状比“身为振振摇”表现的要重,也是指身体振颤不稳,随时要倒在地上的情况。
见于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在这一条中,也提到了“瞤动”这个词。

以上这两条,描述的症状都是振战身摇,步履不稳,随时欲倒地的状态。
其发病原因,一般解释为由于阳虚,不能温养经脉,也不能发散津液以濡养筋脉所致。

身瞤动
——这个症状,指的是身体筋肉不自主跳动。在伤寒论中称为“身瞤动”。在金匮要略中称为“身瞤”。
其发病原因,一般解释为由于阳气虚衰,阴液亏损,或者水饮阻遏所导致。
对于此症,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以下条文:
阳气虚衰证——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水饮内伏证——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金匮之痰饮咳嗽病第11条。——可用小青龙汤。
黄汗伤阳证——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金匮之水气病第29条。
风痰阻络证——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金匮之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第2条

肤瞤——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伤寒论第153条。

手足躁扰,捻衣摸床——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则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伤寒论第111条
循衣摸床——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伤寒论第212条。
——以上两条,意义大致相同,说的是病人神志模糊时,两手不自觉地循衣被、床帐,反复摸弄。病人至此,病势危重,预后不良,应该积极救治,才有可能挽救生命。

谢谢各位:
我是“经方中医程医生”,如觉得本微头条内容对您学习经方中医有所帮助,请转发并请您的好友关注我的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