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你和[ 温壶月光 ]的第15次say hi 当你看到"情绪调节"这几个字的时候,想到你想要调节的情绪,脑海中的浮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亲戚带着小孩来你家玩,你拼好的积木放在桌上准备送给朋友,却被这个小孩给拆掉了。他是个孩子,他好奇,他在玩,这件事情普通地发生了,这是一个事件,事件本身并不是个错误。你之所以认为这是个错误,是因为这个事件使你有了不舒服的情绪。 "你和你的孩子在玩耍,你和他玩益智游戏,你让他拆掉你搭好的积木,他拆了"事件本身不是错误,“认为它错误”的判断,是受你的情绪和感受影响。 那为什么亲戚小孩拆掉你的积木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呢?这个时候,不要慌着找拖鞋,静下来分析一下,你要做的是"找到你的情绪"。我们的情绪常常是以混合状态出现的,困扰我们的不是负面情绪,而是混乱的情绪,我们叫它“无名火”。

悲伤这种情绪,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什么东西对自己重要。就像小说里写的,离开的时候才怅然若失,像电影里演的,临死之前总是回忆妻子、回忆孩子,回忆一生中最在意的、最珍贵的东西。 “无奈”—— 说到无奈,想给大家分享一个神奇的思维模式  “我**都这么难受了,错的是他,为什么要我改变???” 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你会有难受的情绪?是因为你有期望,你期望熊孩子到你家来安安分分,你期望你给朋友准备的礼物完完整整,你期望那熊孩子的家长很讲道理。我们的不舒服的情绪,都是因为期望和现实之间存在落差。要么就是使现实改变,达到你的期望值,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实很难改变。
 "这个周末,我本来打算待在家好好学习,结果几个朋友打电话给我一定要我一起去吃火锅,我不得不跟他们一起去了,弄得我的衣服上全是火锅味,火锅吃完又被他们拉去唱歌,很晚才回家,被我妈骂了一顿"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我本来想在待在家好好学习的,没想到几个朋友给我打来电话热情邀请我去吃火锅,害,好久没吃过火锅了,也好久没见他们了,去就去吧,吃火锅嘛,不可避免,我衣服上染上了火锅味,吃完火锅,他们提议去唱歌,我怕回家太晚我妈担心,不过一想,周末嘛,本来就该用来放松,而且今天气氛都到了,我也实在不想扫了大家的兴,于是就跟他们去唱歌了,很晚才回家,我妈可担心我了,生气地责怪了我,也是,我不该回来这么晚,让她担心"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方式讲出来,是不是就很不一样了? 你难受,你改变,你降低你的期望值,“害,熊孩子来家里嘛,这些事情本来就要发生的”熊孩子家长看见你不开心,家长难受,家长改变,家长给你赔偿。愤怒这种情绪是激进的,处于愤怒状态下的你,处于战斗状态。会加固你的本来想法,你会认为别人的道理都是在攻击你。这个时候,你就得注意,不要成为那个真正不讲道理的人。情绪是浮动的、不稳定的,但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自己对话,可以使它对焦。针对具体的情绪作出不同的应对。 波澜不惊、心如止水、宠辱不惊,都是一些褒义词,看起来城府甚深。 研究表明,成年人的面部表情远远少于十岁左右的孩子。或许你会说,这是因为成长了。会因为作业没写完而慌张,会因为一个人走夜路害怕到哭,会因为一顿大餐开心得蹦蹦跳跳,
你悲伤、嫉妒,你狂喜、你愤怒,
可你何苦藏住它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