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艾灸不管用,灸过不舒服,有很多原因。除去经络穴位板滞不开、排病反应,很可能是没有做封穴,或时间段不对、艾灸经络顺序不对…… 灸,就是“久火”,艾火的辐射频率和人体最亲近最容易接收,有事没事可以灸灸身体不舒服的阿是穴,大椎、足三里、神阙……可是艾灸也是有多学问的。很多人不了解,做艾灸的时候没有章法,和烤肉没啥区别…… 灸是讲究入穴的,用阳气的能量艾的能量舒经活血消炎散寒,能量要顺着穴位进到身体里面去的。所以灸法是通过毛孔的打开,穴位开阖,经络的疏通,把阳气的能量穿透进身体里。灸前喝一杯白开水,必须是温开水切记喝凉水。也可冬喝红豆水、白萝卜水,夏喝红豆薏米水,春喝绿豆水 艾灸最好的时间点是在白天日出以后,这样身体可以顺着天地之间的阳气上升的趋势走。如果白天实在没时间,晚上做的话也行,但是一定避开21:00以后。 艾灸后穴位都处于开放状态,经络也处于通畅中,如果不把穴位及时封好,会造成寒气更容易入侵,并顺这经络入侵更深,所以封穴尤为重要!每灸完一个穴位,手医堂医生都会为顾客进行封穴,保证灸感和调理的疗效。 任脉 任脉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为人体经脉之一,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此经主要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的作用,主要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相关病症。 一:关元穴 关元调理症状:女性的痛经、宫寒、子宫肌瘤、输卵管堵塞、闭经等,男性早阳痿早泄、前列腺等问题,以及老年人的尿频尿急等。 1.治月经: 子宫和女性月经联系,中医认为月经等于奶水,证据可证明: 第一,女性哺乳期没有月经或者月经量很少。第二,女性在月经前七天双乳胀痛,随着月经消失胀痛感消失。第三,很多女性在哺乳期即使没有月经一样可以怀孕。 如月经出现淡红:每天艾灸四十分钟。 如月经黑(未见黑色血块):则关元过旺,艾灸三阴交、关元穴,使饮水上行。 2.治膀胱: 成人膀胱容量大约等于小瓶矿泉水,之所以腹部感觉不到沉重,因为关元在下面加热膀胱,尿液气化。这也是老年人尿频、尿急的原因。只需艾灸关元、中极即可解决。 3.治肾脏: 老年痴呆、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等,表明肾气不足,需要从源头上解决。除了艾灸肾脏穴位,还要艾灸关元,使其一直保持热量。 4.治大肠 若关元热量不够,势必影响大肠吸收,容易造成腹泻、便秘。有此症状可灸关元。 第二节:中极穴 中极穴是膀胱募穴,膀胱问题找中极穴,常见膀胱结石、男性尿频尿急、小儿遗尿、尿道炎泌尿系统相关等,包括性病、淋病均可考虑此穴。 1.中极穴需与石门穴区分开来。 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石门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2寸。 2.艾灸子宫肌瘤二十天左右,突然变大 由于物理热胀冷缩的原理,一般艾灸二十天左右会出现变大,不必惊慌。虽然外面的面积是变大的,但其实里面的密度是减小的,可继续艾灸。 三:气海穴 是任脉穴位名称,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 所有和气有关的病症,如老年人咳喘、支气管炎和脱证,或者突然中暑晕厥,人体气虚,均可灸此穴。 四:神阙穴 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1.腹泻问题 一般艾灸神阙四十分钟,即可有明显效果。 2.皮肤湿疹和荨麻疹 为了效果发挥最佳,建议在艾灸之前首先用火罐定罐二十分钟。 五:中脘穴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还是腑之会。每天艾灸二十分钟,可强化元气,强化脾胃。 1、胃酸、胃炎、胃溃疡、胃部不适 常和足三里搭配使用,调理脸部血色,尤其女性35岁以后,艾灸可让气血充盈,皮肤红润。 2.前额头痛 六:巨阙穴 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指压此穴,对于治疗胃肠疾病很有疗效。 1.心脏 属中脘上的穴位,心的募穴,用来调理心脏必选穴位。 2.胆道疾病 七:膻中 膻中穴是气之会,在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等。 1.嗽气喘、支气管哮喘等 具有调理人身气机之功能,可用于一切气机不畅之病变。 2.产后少乳 乳汁分泌与经络脏腑相关,气机调畅是重要环节,而本穴调气作用强,故为治疗乳汁少的重要穴位。 督脉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1.流鼻血:上星穴 特别需要注意脸面上的穴位不宜超过二十分钟,因眼睛怕火,容易引起眼部充血。 2.印堂穴: 小儿高烧抽搐。 3.百会穴: 强壮身体一身阳气,调理中气下陷以及阳气不足的症状,治疗脱肛、胃下垂。 百会穴、承山可调理痔疮;百会穴点刺放血可调理脑中风、脑溢血、高烧不退、晕厥。 4.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属气陷证的一种,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是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 5.强直性脊柱炎: 艾灸大椎穴、至阳穴、筋缩穴。 6.身柱穴: 增高(18岁以内);调理感冒、发烧、咳嗽。 7.命门穴: 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骨质疏松、青春痘等 调理体质、补气血、补脾胃、温肾阳、固脊椎,可以直接施以任督二脉周天灸,同时可灸膀胱经和脾肾肝三经。注意:操作之人必须精通经络学说,不可死认一两个穴位。 万病都可以从脾肝肾上找到根源,肾经、肝经、脾经都在躯干正面和下肢内侧,这三条经络可以一起疏通。发现浑身经络都有痛点的时候,不妨试试全身经络的疏通。 艾灸的最佳体感效果是在艾灸的过程中,胸腹部、腰背部或全身感觉有气流在循环流动,呼吸时感觉空气异常清新,全身伴有气息流动感。躯干部分的气流循环就是小周天,全身的气流循环就是大周天。如果没有这个体感效果,证明您身体经络、各大穴位板滞不开。艾灸也就相当于局部取暖,并未达到调理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艾灸方法的正确性非常重要,方法不对还不如不灸,所以艾灸操作也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
|
来自: 新用户69851752 > 《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