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平本伤寒论》全文】

 昊晟堂 2020-05-31

伤寒卒病论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病。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捽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哀乎趋世之士。又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医。而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注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卒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有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守南阳张机着
晋大医令王叔和撰次
伤寒例
凡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漓冷。冬□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注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于伤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中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注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注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也。□此则时行之气也。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寒冽。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冬有非节之暖者。名为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
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轻。
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大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皷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之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秋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秋伤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
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効也。今搜采仲景旧论。録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凡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飡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岐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须两审也。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寒。而病者必死。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病证。而治之。
尺寸俱浮者。大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背强。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大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大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之。即与大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讝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藏府不通则死矣。其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大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大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寸尺陷者大危。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成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坚者。更遇温气。变为温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
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然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虽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燥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矣。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凶。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今寃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注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注便更与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令不足。勿极意也。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也。若饮水。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而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也。
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
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
又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数。乍疎者死。脉至如转索。其日死。讝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此以前。使伤寒热病证候也。

辨大阳病  痉湿暍。○注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
大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大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大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大阳病。发汗太多。致痉。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爬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大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名中湿。
湿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其利小便。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痛。发热。身色如熏黄。
湿家。其人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渴也。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问曰。风湿相抟。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医曰。此可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内药鼻中则愈。
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此名风湿○注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大阳中热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大阳中暍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注此亦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大阳中暍者。发热恶寒。身重而寒痛。其脉弦细。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则热。口开前板齿燥。
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下之则淋甚。

辨大阳病
大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大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大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大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大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尽其经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大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大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之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大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大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桂枝二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大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注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大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注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又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大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大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大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注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汤渍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注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大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却与桂枝汤则愈。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生姜(切)一两十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铢
甘草(炙)一两二铢 大枣(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注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方。将息如上法。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擘绵裹)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注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注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小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得之者。回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炙)四两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燥。两胫拘急。而讝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孪。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讝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讝语。故知病可愈。

辨大阳病
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注诸汤药皆仿之。
大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大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大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大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大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大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膶。
大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
石膏(碎)鸡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注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注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大青龙汤主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小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者。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若嘻者,去麻黄,加附子(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注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伤寒心下有水气。欬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大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大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大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大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也。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大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二阳并病。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注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之为逆。如此可以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拂郁○注若发汗不彻。不足。阳气拂郁不得越○注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更发汗则愈。○注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濇故知也。若厥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解。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可发汗。宜麻黄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到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在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如此者。阴阳自和则必自愈。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升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烂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烂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回逆汤主之。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茯苓桂枝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去皮)三两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茯苓回逆汤方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调胃承气汤方
芒硝半升 甘草(炙)二两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煮一两沸。顿服。○注加减方非疑仲景方
大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去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去皮)半两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小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渴欲饮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主之。
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欬。而不欬者。此必两□聋无闻也。所以然者。重以发汗虚故也。
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囊)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擘)十四枚 甘草(炙)二两 香豉(绵囊)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 生姜五两 香豉(绵囊)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擘)十四个 厚朴(去皮)四两 枳实(浸水炙令黄)四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注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下之后。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方
栀子(擘)十四个 干姜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切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大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汤主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则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吐蚘。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可救表。救里宜回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者□□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回逆汤。
大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后发汗。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大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下之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注但阳脉微者。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大阳病。发热汗出者。此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伤寒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括楼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括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鞕。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违。其病必下。邪高病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黄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阳脉濇阴脉弦。□□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汤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郄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大阳病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两 枳实(炙)四枚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注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注此本柴胡。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一两 半夏(洗本云五枚)二十铢
大枣(擘)四枚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煎微沸。分温再服。○注不解更作。
伤寒十三日。不解。时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大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注当微利。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讝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注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又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腹满讝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
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大阳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讝语。○注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故发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鞕。○注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
大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其身必发黄。○注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大便鞕。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注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刼之。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醒)三两
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坚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语。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大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必清血。名为火邪。
火邪。脉浮热甚。而反炙之。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微数之脉。慎不可炙。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血难复也。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注何以知之。脉浮。知汗出解。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炙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注更加桂枝二两也。本云桂枝汤。今加桂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去皮)一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熬)二两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大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大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不发热。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冷食。朝食夕吐。以医吐之所致也。
大阳病吐之。但大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大阳病。十余日。心中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注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也。
大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注所以然者。以大阳随症。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水蛭(熬) 蝱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大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抵当汤主之。
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当可下之。宜抵当丸。
水蛭(熬)二十个 蝱虫(去翅足熬)二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
大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辨大阳病  结胸
问曰。病在结胸。有藏结。其状如何。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藏结无阳症。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结胸证悉具。烦燥者亦死。
大阳病脉浮而动数○注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鞕。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大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宜大陷胸丸。
大陷胸汤方
大黄(去皮)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 葶苈子(熬)半斤 芒硝半斤 杏仁(去皮尖熬黑)半升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鞕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少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黄连一两 半夏(洗)半升 括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括蒌实。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大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五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大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
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少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注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白散
桔更三分 巴豆(去皮去熬黑研如脂)一分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五苓散
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颈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太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脉弦。五日讝语不止。当刺期门。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讝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上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桂枝(去皮)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半夏(洗)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生姜(切)一两半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各半剂。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半斤 桂枝(去皮)三两 干姜二两 括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牡蛎(熬)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鞕。脉细者。○注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少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脉浮而紧。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大阳中风。下利呕逆。○注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十枣汤主之。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注强人服一钱匕。羸人者服半钱。温服之。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大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注表里但虚。阴阳气并竭。复加烧针。因胸烦。○注面色青黄。肤膶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心下痞。按之濡。其脉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者。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注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炮去皮破别煑取汁)二枚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切)四两 甘草(炙)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洗)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注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炙)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注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注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注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赤石脂(碎)一斤 太一禹余粮(碎)一斤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炙)三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喘家。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大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别切)四两 甘草(炙)四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日再夜一服。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批注表宜桂枝人参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之。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熬黄)一分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注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注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人参二两 粳米六合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正月二月三月尚凛冷。亦不可与服之。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下利者。但可温之。当愈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注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阳少阳并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大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一两半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注日再。夜一服。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三两 甘草(炙)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注昼三夜二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不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
桂枝(去皮)四两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二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加白术汤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白术四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注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鞕。小便不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鞕。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二枚 白术二两 桂枝(去皮)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注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
知母六两 石膏(碎)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解而后。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甘草(炙)四两 生姜(切)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去心)半升
麻仁半升 大枣(擘)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注一名复脉汤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辨阳明病
问曰。病有大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大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大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大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难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必大便初鞕后溏○注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注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注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虽下之。腹满如故○注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欬。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欬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欬。其人咽必痛。若不欬者。咽不痛。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者。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鞕。○注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阳明病。心下鞕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止者愈。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厚朴(炙去皮)半斤 枳实(炙)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注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 厚朴(炙去皮)二两 枳实(大者炙)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注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潮热。小便微鞕者。可与小承气汤。
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鞕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夫实则讝语。虚则郑声。○注郑声重语也。
直视讝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讝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怵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讝语者大承气汤主之。○注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讝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讝语止者。更莫后服。
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濇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阳明病。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若能食者。但鞕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阳明病。下血讝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出汗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汗出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宜大承气汤。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讝语。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讝语。遗尿。发汗。讝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二阳并病。大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讝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回逆汤主之。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阳明病。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症者。与麻黄汤。○注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蜜煎方
食蜜七合
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候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酢。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効。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身必发黄。茵蔯蒿汤主之。
茵蔯蒿六两 栀子(擘)十四枚 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蔯。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注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畜血。尿虽难。大便反易。而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注若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鞕,后必溏者。不可攻之。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鞕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注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大阳病。脉缓浮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小便数者。大便必鞕。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大过。阳脉实。因发其汗。汗出多者。亦为大过。大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抟。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趺阳脉浮而濇。浮则胃气强。濇则小便数。浮濇相抟。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炙)半斤 大黄(去皮)一斤 厚朴(去皮炙)一尺 杏仁(去皮尖熬)一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注渐加以知为度。
大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大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鞕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大阳柴胡证。烦燥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之。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鞕后必溏。未定成鞕。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注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注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蔯蒿主之。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蘖皮汤主之。
肥栀子(擘)十五个 甘草(炙)一两 黄蘖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去节)二两 连轺(连翘根是也)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擘)十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八味。以潦水一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注半日服尽

辨少阳病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讝语。胃和则愈。
本大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讝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注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辨大阴病
大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大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濇而长者。为欲愈。
大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大阴病。脉浮者。少可发汗宜桂枝汤。自利不渴者。属大阴。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注宜服回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注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本大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注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辨少阴病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注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少阴病。欬而下利讝语者。被火气刧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濇者。复不可下之。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炙少阴七壮。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为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麻黄(去节)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注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去节)二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一云三挺)三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朮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赤石脂(一半全用一半筛末)一斤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注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 人参二两 生姜(切)六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斤。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半夏苦酒汤主之。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上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注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注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注若无胆。亦可用。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玄武汤主之。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朮二两 生姜(切)三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欬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回逆汤主之。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强人可四两)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注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少阴病。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回逆散主之。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等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欬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折。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茎。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欬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 茯苓 阿胶 泽泻 滑石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回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不可下也。若隔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回逆汤。
少阴病。下利脉微濇。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背上。炙之。

辨厥阴病 (厥利呕哕附)——根据宋版

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六日。亦为九日。与厥阴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二三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注厥者。手足厥冷者是。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非为蚘厥也○注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注蚘上入其隔。故烦。须更复止。得食而呕。又烦。其人当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注又主久利。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去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蘗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炙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炙之。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回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回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又方
当归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大枣(擘一法十二枚)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回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桂枝(去皮)三两 细辛三两 生姜(切)半斤 茱萸二升
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服。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回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回逆汤主之。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与回逆汤。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属麻黄升麻汤。
麻黄(去节)二两半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天心)六铢 桂枝(去皮)六铢 茯苓六铢 甘草(炙)六铢 石膏(碎绵裹)六铢 白朮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小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濇者。必清脓血。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
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载阳。下虚故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回逆汤主之。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二两 黄蘗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回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回逆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辨厥阴病  霍乱
问曰。病有霍乱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发热也。
伤寒。其脉微濇。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以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此属阳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当便鞕。鞕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后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吐利恶寒。脉微而复利。回逆加人参汤主之。
甘草(炙)三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吐利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人参 干姜 甘草(炙)三两 白朮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注日三四。夜一服。
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朮。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朮。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朮。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回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回逆汤主之。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回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甘草(炙)二两 干姜(强人可四两)三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猪胆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小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注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大病差后。劳烦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枳实(炙)三枚 栀子(擘)十四个 豉(包绵)一升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注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脉浮者。少以汗解之。脉沉实者。少以下解之。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熬)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醒) 葶苈子(熬) 商陆根(熬) 海藻 括蒌根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宜理中丸。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洗)半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凡疗治之方有奇恒之理奥毒药之化机又经旨之所秘多传方文字传法□□□□□□□□□□□□□□□□□□□□□□□□□□□□□□□□□□□□中之学先讲家传之论说而后可令逅四部之教习□也
康平三年二月十七日
侍医丹波雅忠
贞和二年十二月十五日以家秘说授典药权助毕
和气朝臣嗣成
南山隐士山秋五徂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