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舍离》:断舍离的机制

 燕子如风 2020-06-03

断舍离,三个表示同样意思的字凑在一起,听起来似乎冗余。念几遍,又好像一种秘籍心法。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的生活空间,达到一种小而美的快活的生活状态。

1 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

断舍离,重要的是收拾。“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收拾就是筛选,也意味着丢掉,没被筛选上的就是丢掉的。收拾需要考虑到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关系轴,即我和物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轴,放眼于“当下”的我,而不是“过去的”和“未来的”。为什么要从这两个维度进行思考?断舍离,简单说就是扔掉当下不需要的东西。哪些东西是该扔掉的呢?从关系轴来思考,就是对自己不重要的和不必需的;从时间轴来思考,就是“当下”这一很短的时间段内不重要的和不必需的。

2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

“别人送给自己的东西,虽然用不着,但也丢不掉;某样东西,总觉得总有一天能够派上用场,不肯扔掉……”这样的苦恼,就是发生了关系轴或时间轴的错位。即我们没有思考这些东西和自己的关系,而是思考这些东西和他人的关系;我们没有思考这些东西和“当下”的关系,而是思考这些东西和“过去”或“未来”的关系。发生了错位,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就让这个东西在那里待着吧,先不管了。这样一来是没有办法做到断舍离的。

自以为断舍离的一个误区,是混淆了收拾和移动的区别。一支圆珠笔没有墨水了,收拾它,指的是扔掉它,不再看见它;而移动指的是把它从书桌上放到书包或家里的某个角落,总之它还占据着你的生活空间。收拾能够断舍离,而移动则不能。

3 为了维持好心情而收拾

进入一个旅馆的房间,和进入一个堆满杂物的杂物间,心情是不同的,甚至是天壤之别的。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的生活空间达到“旅馆”的境界,而不是“杂物间”的境界。为了“旅馆”的境界而收拾,收拾的结果给自己看到“旅馆”时的心情。

4 与整理术、收纳术有什么不一样

整理术和收纳术重在收拾物品,而断舍离重在收拾自己,在收拾的过程中给自己肯定。

5 筛选物品带来的自我察觉

在收拾的过程中,保留必需的和重要的,丢掉其他的。这个过程是看得见的。通过看得见的的改变,去察觉看不见的自我的改变。书中的例子:朋友送的名牌水杯舍不得用,存起来;自己用的水杯是商场搞活动的赠品。问:多好的水杯,为什么不用?答:舍不得。通过这个回答,一种解释是自我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配用这样的名牌水杯”。通过收拾,扔掉现在用的水杯,而开始用朋友送的水杯,自我的潜意识可能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当然,也可能扔掉朋友送的,继续用原来的水杯。无论是哪一种选择,你使用的物品里包含了自我意识,反映出自我形象来。

6 夺回被占据的空间和能量

扔掉一部分不必需的和不重要的东西,也就释放了这些东西占据的属于你的空间。于此同时,为它们花费的精力也省下来了。

7 从衣柜开始,来一场自我改革吧

衣服多的穿不过来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扔了买,买了扔。断舍离,可以从收拾那些永远不会再穿的衣服开始。

8 筛选物品的同时,也给改变了人际关系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你用的物品反映出你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也给了别人看待你的态度。收拾是“为自己”收拾,是展示自己的形象。你如何对待自己,也影响着别人如何对待你。

9 由实践到意识的转变过程

果断收拾,长期实践,意识跟着慢慢改变。

10 和物品成为好朋友

“不但确保每件物品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自己能确实用到它,还要和它成为好朋友--和喜欢的东西生活在一起”。“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既留下适当的量,又确保留下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那么就会将物品的丢弃程度降到最低”。

11 磨砺内在的感应力

“一切的错误都源于自己的感应能力出了错”。感应能力不足,判断失误,导致买了不该买的,该扔的仍然没扔掉,导致物品冗余沉积。通过收拾,磨练这样的感应力,每次慎重筛选,避免买来以后变成冗余的东西。

12 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东西要用才有价值,不言而喻。“物品会因所在场合的不同而变得无用或是有用”。你永远不会再穿的衣服待在你的衣柜里,对你来说它就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没有穿,没有用它,它也就没有表现出价值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