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言与白话,中国古代书面用语和口语日渐分离的原因和过程

 HOWNEW 2020-06-04

语言是了解一段历史,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武器。文言文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实在古代,这种书面用语和人们日常使用的口语是有很大差别的,最终两者渐渐分离。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之所以分离有诸多原因。了解每个时代用语的特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当时的文化。只有了解每一块砖的质地,才能更好地见识到大殿的辉煌

一、文言文的诞生历程

1.文言文在先秦为主流语言

据记载,诗经里面辞赋的语言可能就是老百姓日常的用语。这就是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当时中华大地上,人口并不是很多,人们发明且使用的这种语言蕴含着丰厚的文学价值。

明清时期的人在阅读当时书籍的时候,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后来这片土地上有许多小小的国家组成,由于地理条件和交通的限制,人们在一起交流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每个地方就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方言。

“衣裳颠倒语言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为了实现统一,语言是一个大关,统一全国之后,各地的人必须要掌握一种语言,那就是比较官方,每个地方的人都能理解的语言。被后人广泛运用的文言文就是这一时期的“普通话”。在教育方面,老师口授的知识也以文言的形式存在。所以它是最初的传播知识的语言,用于人们之间基本交流的语言

2.文言文贯穿历史发展

即使后期口语慢慢出现,接受度更加高,但是书面语言一直作为正式的雅言存在,两者互相没有干扰,都有广泛的需求。只不过口语更适合大多数人的需要,经过不断改革之后,成为了后来的白话。而文言文逐渐在经过千年的发展之后,逐渐定格在历史的舞台上。它没有失去生命,只是不再被使用。在新的时代,它新的价值

二、 文言文和白话的分离过程

1.以唐为界,文言昌盛

汉代时,口语在社会中有所运用,当时的文学家比较推崇华丽优美的文章,所以文言文是读书人和做官的人比较常用的语言,利用这些文字进行铺排,讲究对仗整齐,是这个时期文章的特色。在魏晋时期,口语在贵族使用的率已经很高了。

《世说新语》做为成功的文学作品,它深深吸引人的一个点就在于较为口语化的语言。虽然现代人阅读它还是有一点吃力,但是和相近时代的作品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唐以后,北方地区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口语,它和南方地区的语言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和书面语比起来,更加通俗易懂。南方地区的口语中一直保留着文言的一部分特色,特别是靠近东南的地区,口语在地域上面展现出来的特色更加明显

2.口语普及,渗入民间

唐以后,口语在民间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一些学术用语也参杂了一些口语的要点,越来越平民化是它重要的特点。但是在书写方面,以及教材文字上,还是以文言为主。日常交流使用的口语不仅出现在民间,还出现更高阶层当中。

文言的力量十分强大,它在书写方面的运用一直持续到近代,直到新一批的文学工作者对其进行改革之后,文字的书写变得更简易化,更多的老百姓才有机会接触书本

在这之前,底层的劳动者接触繁体以及文言语句格外吃力,这不仅限制了他们学习和接受基础知识,更阻碍他们了解外面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在国力不强,技术落后的时代,这种书面文字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并不代表我们要抛弃它,里面富含的文明成果值得后人珍惜

三、文言文和白话的分离原因

1.教育普及,界限分明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在汉代以前,普通人家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后来各个地方兴办书院,国家对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普通人不仅可以学习基础知识,还能通过科考来实现更高的价值,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日益稳定,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口语的使用增多了起来,文言和白话相互结合,最终形成适合每个时代人们交流的口语

口语的使用体现在文人的写作中,宋以后,文学作品的体裁得到了补充,小说和戏剧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由于受众群体偏向于民间,所以它的语言和其他作品有很大差别,易懂是最大的特点。教育的普及和人口的发展促进了口语和雅言的间隔,同时让前者的发展更加兴盛

2.阶层生活被打断

唐宋时期,民间的艺术形式不断丰富,繁华的市井生活对生活在雅阁之上的人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来自民间的艺术,物品,菜肴等可能形成潮流转入宫中,两个不同的地方,在社会的大转盘中相互影响。

高高在上的官方生活不断被被宫外的文化渗透,给贵族带来影响的不仅是民间的好玩之物,思想和语言也会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口语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有自己的生长轨迹,不被书面语所打扰

在起初推行教育的时候,会有一些阻力。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教育的人,学习书面语更加艰难,为了让教育顺利进行,口语变得非常有必要。最后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与口语相互影响

结语:

雅言与口语的分离程度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历史和人民的不断推动之下形成的。语言是人的交流工具,它的任何形式都是为了让人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文化能更好的传播,教育能更快地推广。每一种语言都凝结着每一代人的生活智慧和思想特点,也是我们了解不同时期文明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方言》

《古代语言学比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