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

 天乐书生 2020-06-08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

一一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

李新方

【原文】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解曰】不仅是太极拳,任何武术,到了高级阶段都是借力打人,如清代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武林高手甘凤池,就是能够借力打人的,“凤池尝语人曰:吾力不逾中人,所以能胜人者,善借其力以制之耳”(《清史稿·甘凤池传》)。

太极拳更把借力打人发展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对方虽有千斤之力,自己只用四两就足够了,并为当代许多人亲身感受或亲眼所见,但对于还没有直接接触到的人来说,仍然很有几分神秘感,也许有人不相信有这样的事情,这里,武禹襄祖师早已给出了科学的解答:“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

“意气须换得灵”,讲的是通过意识的运用,而对能量进行灵活地转换。这里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就是气。气是什么?用现在的通俗语言表达,就是能量。现代物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宇宙中只有能量,物质是能量的封闭状态;物质在信息的作用下,可以产生能量;而能量在信息的作用下,可以生成新的物质,而在生命科学中,这个信息就是人的意识,所以太极拳练的是用意不用力,不用力而有力,那力是从哪来的?是借来的,也就是通过转换来的,古人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而万物归一,对现代物理学前沿的东西早已讲尽了。

人体也是一种能量的封闭状态,但块头大,不论是脂肪多还是肌肉多,不一定能量就比普通人多,就像一部机器,体积大不一定功率就大,这就是古人讲的气和形的关系,“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危矣”(《灵枢经·寿夭刚柔》),要达到“气胜形”,就要通过意的作用,输入信息,才能产生超越形体的能量。但只靠自己产生的能量打人,能量再大也不算高手。真正的高手要善于调用总能量,也就是借力打人。

借力打人与能量守恒定律: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集解(三)

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任何一种转换,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也就是意的作用。而能量存在的形式,也是一生二,二生三,即静能、动能、势能,这三种能量相加就是总能量。

“乃有圆活之趣”,讲的是气势,也就是能量的状态,自己要做到气势圆满,无有缺陷,内则气敛入骨,外则气势腾挪,到此境界,不论走架打手,还是平时行住坐卧,都处于练功状态,都越练越舒服,越练越有兴趣。

在实战中,当对方用力向自己猛攻,对方的静能就转化为动能,用的力量越大就转化的越多,原有的静能也就越少了;而自己以静制动,用意不用力,只要做到意气换得灵,留意于变转虚实,而有圆活之趣,对方用多大的力量就能借来多少动能,而自己的静能还没有调用,自己的静能与动方的动能,在意的作用下就产生势能,并产生数倍于对方的总能量,“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

这里还应该提到的是,前面已经讲过,气包括气、氣、炁、机等几个不同概念,力击的方法通过营养学加体能训练,使自己产生超常的静能和动能,这种愿望就造“永动机”一样不现实,所以搞对抗性武术比赛的运动员,在很年轻时就退役了。而太极拳修炼的是气势,这个气,主要是炁和机,虽然也不可能、但也不希望使自己的身体成为“永动机”,却可以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和技击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而在技击中用的是总能量,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得机得势,在实战中只需要“变转虚实须留意”就足够了,故能四两拨千斤,耄耋能御众。(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