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繁体字、异体字、古体字总结,答案都在这里了。

 谷鸣先生讲书法 2020-06-08

所谓繁体字,英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直译为“传统中文”),与1956年之后推广使用的简体字相对。

传世碑帖,都有些年头,自然是用繁体字,如果对繁体字不熟,就会有阅读障碍。

关于繁体字,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

那就是,繁体字和简体字不是一一对应的。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曹全碑》里的后和後

以简体字“后”为例,它对应两个繁体字:后和後。

是的,繁体字里也有“后”,但它和“後”是两个字,前者用于“皇后”,后者用于“前後”。

这种一对多的简化字还有许多,比如里、发等,用的时候有必要留心一下。

不过,还有一种状况,比一对多更复杂,那就是多音字造成的多对多,比如徵字。

首先,徵和征在古代是两个字;其次,徵(zhēng/zhǐ)在古代是多音字。

最后,《简化字总表及其说明》里规定:徵(zhēng)简化作征,而徵(zhǐ)不简化。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文征明书法

于是,虽然简化字里能打出“宫商角徵(zhǐ)羽”,魏徵却要简化作“魏征”,文徵明/文征明也是同样的道理。

与“徵”字类似,乾(qián/gān)也在简化字中一分为二,乾(gān)并入干,而作为八卦的乾(qián)则留了下来。

所谓异体字,和正体字相对,正体字是一个字的标准写法,异体字和正体字在字音、字义上没有区别,就是字形不同。

至于具体怎么个不同,至少有下面四种大的套路。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第一种是移形换位,这个字的构件不变,但组合方式变了。

比如髮、誓由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峰由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结构。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第二种是加加减减,和正体字相比,多一笔或少一笔。

比如《多宝塔碑》里的京、碑、净。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第三种是偷梁换柱,即换了部分构件。

比如踊右边的甬变成了勇,劫右边的力变成了刀,定下边的正变成了之。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最后一种是恍恍惚惚,虽然后来它们成了异体字,但它们本是正体字。

比如明的左边是囧(窗子),辶的上面有两点,昔的上面是干肉,这都有文字学的依据。

一般说来,我们称小篆及小篆以前的字为古体字,隶书及隶书以后的字为今体字。

也就是说,我们能看懂的隶书、楷书都是今体,看不懂的甲骨文、小篆都是古体。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其实,掌握了繁体字和异体字,再看古体字并没那么难。

以《峄山碑》里的明、道、昔为例,很容易让人想起《多宝塔》里的异体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另外,异体字的那些变形套路,古体字也有。

比如,才土为在(才是在的声旁),止戈为武,这两个字的古今区别是“移形换位”。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那么多不认识的字?

金字多了一点,是“加加减减”,巡的辶变成了车,是“偷梁换柱”。

当然,除了这些和异体字共享的套路,古体字还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套路,不过这个就要留待给书友们评论留言了........


看完三件事:

1,点赞,让更多热爱书法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耍流氓!)。

2,关注笔者不走丢

3,关注我的公众号“谷鸣书社”,窥探晋唐笔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