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星★节气】腊八节的习俗

 故乡万荣 2020-06-08
      同心同行    万事万荣  
      当您对着《故乡万荣》的时候,浓浓的春意弥漫周围,遥遥的祝福悄然来临,都是吉利事,都是吉利话……  
腊八节快乐!

日子过得飞快,不觉间就进了腊月,一天又一天,黑了明了,这就到了腊八节了。腊八节要做腊八饭,这是我们汾南民间多少年来惯有的不成文的习俗。

我们这儿所谓的腊八饭,其实就是豆子饭。以前人常说穷年不穷节,所以,基本上年年的腊八节,我们都要做一顿腊八饭的。

锅里先添少量的水,水烧开后,煮上半碗绿豆、豇豆之类的豆子。这时,可以去和面了。白面用温水和硬陈发一会儿,然后和光擀开,切成细长条的齐子面,等锅里的豆子煮得开花水发红,添足下面条所需用的水,水开后再将面条下入,面煮好了后,烧点葱花调进去,很简单,腊八饭这就算做好了。这时,锅里的面条也已经被染成红色的了,一锅饭里又有豆子又有葱花,汤汤水水的,闻起来喷香,又好看又好吃,对庄户人家来说,腊八饭就是一顿千金不换、无可比拟的美食了。

腊八这天,全国各地好像都有喝腊八粥的风俗习惯。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境很穷,他给地主放牛,常常是吃不饱肚子,饥肠辘辘。一次,他在小屋内发现了一个老鼠洞,眼睛一亮,心想:抓个老鼠充饥吧!于是,伸手向洞内摸了下去,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豆子、红枣、粟米等,五谷杂粮样样都有。他把这些粮食洗净,煮了一锅粥,喝起来感到津津有味,香甜可口,成为一顿美餐。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当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觉得平淡乏味想换换口味。一天,他忽然想起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来,就传令御厨以各色五谷杂粮煮粥进膳。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朱元璋吃后大悦,因此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

清道光皇帝还作《腊八粥诗》一首云:“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馨溢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妙门,妙门色香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旧时,农民做好腊八饭后,并打来冰块、将冰块和腊八饭散在每一块田里,口里不住的念着:“田公田母请吃饭,一亩地里打一石”的词儿。这些饭散在田里便成为野禽的美食,因此民间又有“羊巴(盼望)清明,牛巴夏,大嘴老鸦巴腊八”的俗谚。这些传说充分证明了勤劳智慧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和期待。

我小时候常在姥姥家停,记得有一年,刚好赶上过腊八节,姥姥做了好多的腊八饭,我们吃过饭以后,还剩了好多腊八饭,我不解的问姥姥,为啥要做这么多饭呢?她说,这可有多少?从前要做一大云盆,要吃到过年呢!现在想起来,这大概也是人们希望富富有余,年年有余,取个吉利的意思吧!

那天我和姥姥一家人刚吃过饭后,来了一个村里的可怜人,姥姥问他吃过饭了吗?他说没有,姥姥就去给他盛了满满一碗腊八面,他也不推辞,坐下来狼吞虎咽的吃了一大碗。姥姥的善良和大方,幼年的我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除了腊八饭,民间还有制作腊八蒜的习俗,我国传统美食“腊八蒜”制作方法是,在腊月初八这天,将紫皮大蒜去皮、洗净、剥瓣,倒入米醋,封入小坛,除夕时开封,就做成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腊八蒜”。“腊八蒜”就着过年的饺子吃,那是绝配,是最美的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富裕,日子却越来越忙碌。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到了,我们也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做一次腊八面吧!愿大家从腊八面中吃出幸福的感觉,吃出节日的气氛,吃出童年的回忆!

作者简介
Biography

畅月珍,网名美丽人生,山西省万荣县人,生于六十年代末,爱好阅读与写作,用文字丰盈心灵,用挚爱给生活涂上色彩。作品散见《运城日报》《京华时报》《万荣人报》《河津风采》《故乡万荣》《后土文化》以及《山西风》《文学微刊》《作家》《我在河之东》等等。作品有《下棋》《家门口的山》《想起了母亲》《秋雨》《走进秋天》《二度留守》《捉蝎子》《麦子熟了》等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