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笔记13:礼之用,和为贵

 艾先强 2020-06-09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尊卑、上下和先后的路数,对礼的运用呢,贵在能和。“和”,是和谐融洽,是尊卑上下和先后之间的调和与融洽。 

社会是等级社会,有一定的运转规则,无论在企事业,还是在政府,都有尊卑、上下和先后,礼仪规矩不能乱。有规矩有有尊卑有上下有先后,情意却也要流通,这就是“礼”与“和”的平衡。我还没有上班,但是多多少少见识过一些单位的运行,有些单位真的是没有情意的流通,以冷冰冰和懂人情世故为好,所以形式主义泛滥,干活的往往是一部分人,背锅的总是小弟们,当然我有可能说的有失偏颇,望读者见谅。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先王之道,就是这礼与和的把握,简直是完美!大事小事都能体现出来。 这里的语境下,应该说的是周公所定宗庙祭祀之礼。对于这些礼法的情况和理解,小强我不大懂,暂时先放一放,之后懂了再来谈论。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以和为贵,反过来,和也以礼为贵。一味的和,也有行不通的地方,不用礼来节制和,也是不可行的。 

这应该说的是,不能没有分别、没有距离,乱了规矩次序。比如父子之间,非常亲密,这是和,但也不能没有了规矩,放肆地玩闹。在小时候,我就知道,父子之间是不能开玩笑的,只有爷爷辈和孙子才能开玩笑打闹。父亲担负着着教育孩子的重任,跟孩子亲密到没正形的话,没有父亲的样子。亲密到了放纵放肆的地步的话,下次父亲要教育孩子什么事,就没有威严和信誉。 

在第一次做班主任老师得时候,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你可不敢对学生好脸色,这里的学生很皮,你敢对他们笑,他们就敢大笑,你对他们大笑,他们敢掀起桌子笑。后来,我确实感受到了,这个亲密要有间隙,师生间的亲密及间隙的掌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礼之用,和为贵。我们不拘泥于礼法,但也不应该轻视和放肆。过犹不及,恰到好处,应该是一种很美的状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