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病七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脉紧如弦,直上下行,即上章之其脉如蛇也。 1 筋脉燥急,则脉紧如弦,直上下行,无土之缓也。同上章是肝之真脏脉。。 痉病八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阴盛则腹胀,《素问》:肾气实则胀是也。暴腹胀大者,阴气内复,自脏流经,故为欲解。其脉如故,反沉伏而弦紧者,痉病不瘥也。 1 暴腹胀大者,阴气欲复则燥退,是为痉病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病不解。 痉病九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发热而脉沉细,阴阳俱败,故为难治。 1 《伤寒》卷十三,痉五,营虚则发热,卫虚则脉沉细。 痉病十 痉病有灸疮,难治。 灸疮,艾火燔灼,焦骨伤筋,津血消烁,未易卒复,故难治也。 1 痉病本因伤燥而来,有灸疮者,艾火燔灼,焦骨伤筋,津血消烁,未易卒复,故难治也。 痉病十一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颈项强急,发热恶寒,汗出,中风之证具备,身体强硬,几几不柔,脉反沉迟,此为柔痉。栝蒌桂枝汤,姜、桂,达经气而泻营郁,甘、枣,补脾精而滋肝血,芍药、栝蒌,清风木而生津液也。 1 太阳病,其证备,是发热汗出恶寒之义,身体强,几几然,脉当浮缓,而反沉迟者,此为痉病也。此沉迟者,不为三阴之脉,痉病而筋脉燥急也,有柔痉外证则知。栝蒌桂枝汤主之。桂枝解太阳之证,芍药酸敛津血,以止汗出,瓜蒌根清风木而生津润燥。 2 此是因痉,而脉变沉迟,此沉迟不为三阴之脉也,太阳表证,加痉病外证则知。 痉病十二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1 此为太阳伤寒,寒伤营血,欲作刚痉;无汗小便反少者,是表闭无汗,闭其阳明里燥,故气逆冲胸,口噤不得语,外寒里燥,欲作刚痉,葛根汤,麻黄外发表寒,葛根内解阳明之燥,桂枝通经以达营郁,白芍以泻营郁之热。麻黄,解外寒以松里燥。 刚痉是太阳表寒束逼阳明之证,故用葛根汤以解二阳,而非润燥。 2 甲木生于壬水。太阳寒水不降,小便反少,是表闭之实,阳明胃燥之义。 痉病十三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介齿,可与大承气汤。 1 刚痉为病,是接上条。胸满口噤,由经入腑,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筋脉缩急,大承气汤,泻胃腑之燥热。搜索,公众号,黄元御医学研究,加好友,进交流群 2 刚痉,在表葛根汤,入腑,则大承气下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