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的对仗:容许创作自由(2)

 虹72 2020-06-12

   3、字数不限
  
   与近体诗相比,词的对仗在字数上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律绝只能限制在五言或七言的框架之内,而词因为是长短句,所以从三言到七言,只要是字数相等的两句,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对仗与否。换言之,词的对仗不受字数的局限,作者都可以在容许的框架内,展现自己的对仗艺术。
  在现存的宋词中,不少对仗都显示了当时文人驾轻就熟的对仗艺术,如:
  
   三言句
   
   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花露重,草烟低。(欧阳修《阮郎归·踏青》)
   转朱阁,低绮户。(苏轼《水调歌头》)
  
   四言句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寇准《踏莎行·春暮》)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辛弃疾《鹊桥仙》)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青玉案·春暮》)
  
   五言句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秦观《千秋岁》)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雪里清寒逼,月下幽香袭。(邵叔齐《连理枝》)
  
   六言句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秋月长圆。(晏殊《破阵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佳人》)
   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 
  
   七言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寒梅惊破前村雪,寒鸦啼落西楼月。(万俟咏《梅花引》)
  
   隔句对
  
   玉艳淡薄,棃花带月;臙脂零落,海棠经雨。(万俟咏《卓牌子》)
   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柳永《笛家》)
   梦里飞红,觉来无觅;望中新緑,别后空稠。(冯艾子《春风袅娜》)
  
  三、四、六言句对仗和隔句对都是近体诗中所没有的。隔句对又称“扇对”,称“隔句对”最名副其实,如上引柳永词,“玉堂夜烛”与第三句“画阁春风”对仗,第二句“百万呼卢”与第四句“十千沽酒”对仗,中间都隔着一句,故称“隔句对”。
  
   4、重字不避
   
   近体诗的对仗一般都注意尽量少用重字,词则不然,对仗时是否有重字,都不太在意。宋人词中的对仗,屡屡有重字出现,仅以《卜算子》为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莺声晩,箫声短。(史达祖《撷芳词》)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刘克庄)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高观国)
   我向河南来,伊向河西去。(汪元量)
   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僧挥)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严蕊)
  
  而且,有些宋人还在对仗中刻意地使用重字,有意追求重字对仗的表达效果。久而久之,有些词牌的某体甚至成了专门运用重字对仗的专体,《一剪梅》就是如此。在《一剪梅》系列中,没有运用重字对仗的周邦彦、吴文英的作品被视为“正体”,运用重字对仗的词作则被视为“变体”,有趣的是,“变体”《一剪梅》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正体”《一剪梅》。
   首先创作“变体”《一剪梅》的是苏轼的中表亲程垓,其词集《书舟词》中即载有此词:
  
   小会幽欢整及时,花也相宜,人也相宜。宝香未断烛光低,莫厌杯迟,莫恨欢迟。 夜渐深深漏渐
   稀,风已侵衣,露已沾衣。一杯重劝莫相违,何似休归,何自同归。(《一剪梅》)
  
  不知为什么,明人毛晋觉得这首词是苏轼所作,《四库提要》则不以为然,说该“词语意浅俚,在垓亦非佳制,可信其必非轼作。晋之所云,未详其何所据也”。著作权的问题姑置勿论,反正运用重字对仗的《一剪梅》似乎肇始于是词。
   诚如纪昀等所评,这首词“语意浅俚”,确非上乘,不过词中的“花也相宜,人也相宜”、“莫厌杯迟,莫恨欢迟”、“风已侵衣,露已沾衣”、“何似休归,何自同归”等重字对仗却显得很是独特,很是新颖,很有些时尚。自从其词问世后,辛弃疾以下模仿追随的大有人在,仅据不完全统计,即有:
  
   忆对中秋月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窓,雨湿纱窓。 浑欲乘风问化
   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
   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刘克庄《一剪梅·袁州解印》)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
   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傍观拍手笑踈狂,踈又何妨,狂又何妨!(刘克庄《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
   于风亭》)
   谁剪轻琼做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园林晓树恁横斜,道是梅花,不是梅花。 宿鹭聨拳倚断
   槎,昨夜寒些,今夜寒些。孤舟蓑笠钓烟沙,待不思家,怎不思家。(方岳《一剪梅·客中新雪》)
   人生能有几中秋,人自多愁,月又何愁。老娥今夜为谁羞,云意悠悠,雨意悠悠。 自怜踪迹等萍
   浮,去岁荆州,今岁渝州。可人谁与共斯楼,归去休休,睡去休休。(李曾伯《一剪梅·乙夘中秋》)
   万事如花不可期,花不堪持,酒不堪持。江天雪意使人迷,剪一枝枝,歌一枝枝。 歌者不来今几
   时,姜影无词,张影无词。不歌不醉不成诗,歌也迟迟,雪也迟迟。(刘辰翁《一剪梅·和人催雪》)
   人生总受业风吹,三岁儿儿,八十儿儿。深闺空谷把还持,啼看人知,啼怕人知。 客中自种緑猗
   猗,月下横枝,雪下横枝。尊前百岁且开眉,今岁今时,前岁今时。(刘辰翁《一剪梅·和敖秋厓为小孙三
   载寿谢》)
   剰蕊惊寒减艳痕,蜂也消魂,蝶也消魂。醉归无月傍黄昏,知是花村,不是花村。 留得闲枝叶半
   存,好似桃根,可似桃根。小楼昨夜雨声浑,春到三分,秋到三分。(张炎《一剪梅》)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照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
   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小巧楼台眼界寛,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云又迷漫,水又迷漫。 天不敎人客梦
   安,昨夜春寒,今夜春寒。梨花月底两眉攒,敲遍阑干,拍遍䦨干。(蒋捷《宿龙游朱氏楼》)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揺,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箫。 何日归家洗客
   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舟过吴江》)
  
  程垓使用重字对仗的技巧,不仅影响了宋朝文人,而且影响到后代的不少词家,元谢应芳,明刘基、凌云翰、程敏政、王世贞,清呉绮、彭孙遹、朱彝尊、查慎行、厉鹗等词人都曾模仿他而创作了重字对仗的《一剪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