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8年,钱钟书先生弥留之际始终难以闭...

 水己冰 2020-06-13
1998年,钱钟书先生弥留之际始终难以闭眼。妻子杨绛附到他耳边,轻轻地说:“你放心,有我!”钱钟书先生听后安息而去。

后来,杨绛先生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杨绛先生说想要与钱钟书要一起逃走的话是有原因的,因为在钱钟书先生去世前,他们唯一的爱女钱瑗也因犯颈椎癌也去世了。偌大一个人世界,亲人们都已相继离世,就剩下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存在。

那么杨绛先生是怎样忍住巨大的悲病,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的呢?我们都来看看吧。

钱钟书先生去世时留下了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还有很多中外文的笔记,多达7万多页。杨绛先生潜下心来细心整理出版了3卷《荣安馆札记》,78册外文笔记,20卷《钱钟书手稿集》以及很多的中文笔记,你很难想到这是一位百岁老人所为。

刚开始,年近90高龄的杨绛是从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开始的,这本如散文般优美的哲理书带给了人们很多智慧和温暖。

过了5年,杨绛先生93岁时出版了散文随笔《我们仨》。这本书写出了钱钟书夫妇与女儿钱瑗三人之间相互温暖的生活琐事。一经出版便风靡海内外,再版都多达100多万册。

96岁,出版了哲理般的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做个有趣的灵魂。

102岁,出版了250万字的《杨绛文集》8卷。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候,杨绛先生都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爱着钱钟书。怪不得钟钟书生前称赞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外界不知道的是,早在2011年百岁老人杨绛都已经检查出患有心酸,但她依旧乐观豁达,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几乎每天晚上到深夜一点半睡觉。

晚年为了保持充足的体力能够进行创作,杨绛先生每天早上都慢走7000步,练自创的大雁功,增加身体的柔韧性。据说她近百岁时可以不用弯腰,手可以直接触到地。

在生活方面她也是饮食清淡,不吃油腻。为了补钙,每天买来大棒骨熬汤, 用熬好的大骨汤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

正因为她如此注重锻炼身体和合理饮食,到近百岁的时候才能应付如此大的工作量,在文学创作方面才能如此高产。这一点让我们很多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杨绛先生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司法专家。在父亲的影响下,小杨绛从小喜欢看书。

有一次父亲问她:阿季,要是让你一星期不看书怎么样?

小杨绛说:那还不如让我去死呢!

1932年因为东吴大学闹学潮,杨绛到清华大学借读,并从此认识了她一生的挚爱,钱钟书先生。俩人的世纪缘就此展开。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同年,钱钟书到英国牛津去留学,杨绛也放弃了美国的大学奖学金,跟着钱钟书到牛津陪读。因为钱钟书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生活中却不会照顾自己。

为了支持丈夫的学业,杨绛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了一个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在杨绛生女儿钱瑗住院期间,钱钟书去医院看望他时总会给他汇报自己闯下的祸:今天把墨水打翻了,把桌布染了,明天把门弄坏没法关上了,又或者是灯坏了……总之这样的小事总是接连不断。

这个时候杨锋却没有责怪他,反而像对待孩子一样安慰他:不要紧,我会修。没关系,我会整理,我会收拾诸如此类的话。

很多人都羡慕钱钟书与杨绛幸福的婚姻生活,却很少有人拥有像杨绛那样的智慧:遇事不责备,也从不争对错。遇事不指责,不仅仅是爱,更是宽容和尊重!

杨先生与钱钟书先生俩人都淡泊名利,把一切都看得超然脱俗。他们曾经说过:我们需要一件隐身衣,隐身于喧嚣的世界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

钱钟书先生写了围城之后名声大噪,有读者上门跟他索要签名,他不无幽默地说:你知道鸡蛋好吃就行了,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而杨绛先生更是如此,她用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形容自己: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夫妇一生节俭,却将他们的稿费全部都捐赠给了清华大学,成立了“好读书”基金会,现在已累计到2000多万元,帮助了无数学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