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求逻辑——批判性思维写作系列思考之三 总第65期

 老玉米棒 2020-06-13

     新课程、新高考对高中生思维提出很高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等要求,《中国高考报告》(2019)指出:“准确把握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主张,也就准确把握了新高考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
     批判性思维不仅有益于学习和考试,它还是纠正盲从或封闭的良方,是求真的利器和创新的基础,是独立判断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该掌握的技能。
     中华中学2013年开始批判性思维教育探索;2016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7年首开校本必修课并探索与各科教学融合,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成功申报全省首家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并正式出版教程《给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书》。

讲求逻辑——批判性思维写作系列思考之三

批判性思维不仅要求任何观点都要有理由,还要求理由能够有逻辑地推出观点。在写作的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过程中,逻辑推理是无处不在的。文章要能打动人,固然要在辞藻、技法上下功夫,同时也需要正确的逻辑。一篇文章如果逻辑出了问题,等于是把房子盖在流沙上,其他方面再好,也经不起推敲、检验。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人们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就会使认识接近真相,就会拓展出未曾有的境界,生成未曾有的观点

1
讲逻辑,既讲事实的逻辑,又讲思维的逻辑

人们使用“逻辑”这个词常常有两种意思:一种指客观事件的因果联系,是事理逻辑;一种指关于思维的基本规则和方法,是思维的逻辑。在一篇好作品中,这两种逻辑往往熔铸在一起。看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其事理逻辑是非常清楚的:

因为下雪了,所以感觉被子、枕头变冷了。

因为雪下得很大,所以竹子(枝)也折断了。

而这种事理逻辑又是通过思维的逻辑呈现的,所以读起来感觉特别自然顺畅,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诗歌其实是一串溯因推理构成的。

溯因推理的基本形式是:

    发生了(令人惊讶的)现象D

    假设H真,会导致D


    很可能H

(图片来自网络

体现在白居易的《夜雪》中就是:

    令人惊讶的是夜里觉得冷

    如果夜里下雪,会让人觉得冷


    很可能夜里下雪

    更令人惊讶的是夜里觉得窗户亮了

    如果夜里下雪,其反光会使窗户亮


    很可能夜里下雪

    又时时听到竹子(枝)折断的声音

    如果积雪很重,会使竹子(枝)折断


    很可能积雪很重

就这样,诗人将思维逻辑和事理逻辑融贯于他的创作过程,在那一瞬间,思维与存在达到了高度统一。

正确使用逻辑,总是带着人逼近真相。以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材料来说明: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图片来自网络)

调查幸存飞机,是一种“不公平”的取证,它自动屏蔽了那些没有幸存的飞机,从而远离了真相。当然,要调查者获取没有幸存的飞机的样本,的确勉为其难了。但只要考虑到那一部分样本,就可以依循逻辑推出真相。

德军没有能力总是命中飞机的特定部位,飞机中弹点相对随机(如果把所有飞机的弹痕复制到一个飞机上,应该大致均匀分布)

如果飞回来的飞机某些部位中弹多,那么没有飞回来的飞机另一些部位中弹多

另一些部位中弹很可能是飞机没有飞回的原因

由已知走向未知,从而尽可能准确把握事实的全貌,这就是逻辑的力量。

2
讲逻辑,文章才有筋骨,才能立得住

任何文章都有内在逻辑,这种逻辑无论是复杂还是简单,是松散还是紧致,是开放还是密合,都起着串起全文的作用。这在议论文中尤为明显。有的议论文,其内在逻辑既表现为行文的思路,又是论点逐步被证明的过程。

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表面看有一半的篇幅在论述和“拿来主义”无关的内容,其实是在依次否定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几种做法,包括“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而否定了这几种方式,“拿来主义”的正确性自然得到证明。

其推理过程可以这样表示:

或闭关,或送去,或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   

(当时没有别的选择)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


只有自己去拿

这就是《拿来主义》的逻辑,有了这个逻辑,再加上正确的前提,“拿来主义”就正确无疑。

其实,即使是神思飞扬的诗歌,也有内在的逻辑,有时这种逻辑的严谨堪比议论文。不妨看看诗歌《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既是一首浪漫的诗歌,又是一则严格的必要条件推理。“乃敢与君绝”的“乃”应该理解为“才”,这样前面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五种反常现象就是“与君绝”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意味着“无之必不然,有之不必然”,而在作者看来,这五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这就必然推出“长命无绝衰”的结论。

如果再分析细致一点,“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还应该是一个联言命题而不是选言命题,每句话之间的关联词应该用“并且”,而不是“或者”,这就要求这五种现象同时发生,才能“与君绝”。那么“与君绝”就更不可能了。

(图片来自网络)

学生写作虽不比文学创作,但讲逻辑却是必要的。

只有讲逻辑,才能确保审题无误。仍以“养牛人和养鸡人”的材料为例:

养牛人和养鸡人

养牛人和养鸡人赶往一年一度的市集去卖一头牛和一只鸡。需乘舟渡河,渡口无舟。恰逢苏格拉底的船经过。

养牛人呼喊:“苏格拉底!今天是市集最末一天,我们必须卖出我们的牛和鸡。求您改变行程带我们渡河。我将和您平分卖牛所得的钱!”苏格拉底应允。

来到集市,一头牛的市场价是1000元,一只鸡的市场价是15元。

养牛人一头牛只卖10元,但有个条件,必须一起买养鸡人的价格为1000元的鸡。结果很快就出手了。养牛人给了苏格拉底5元。

学生之所以认定养牛人在这件事上是守规则的,是因为:

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确实把卖牛的钱的一半给了苏格拉底。

想方设法给了钱,心里是有约定意识的,否则不必费事,索性一个子儿也不给。

说他“精明”,其实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他不仅赢得了利益,而且没有违反规则。如果仅仅着眼于前者,他可能一个子儿也不给,但那样还有人说他精明吗?

这些理由既是在举证,又是在推理。就拿第二个理由来说,推理的思路是这样的:想要证明养牛人有约定意识,先假设他没有约定意识,而如果他没有约定意识,他会“一个子儿也不给”,但事实上他给了5元,所以他并非没有约定意识。这是反证法:

    求证p    

    设非p

    非p,则q

    并非q

    并非非p

构思、行文中的逻辑更重要,特别是议论文。严格地讲,如果段落不合逻辑,段落就白写,如果框架不合逻辑,文章就不能成立。而现实中,很多学生是在几乎不思考逻辑关系的情况下写议论文。说一个观点,举一个或一串例子,就当作论证,要进一步打动人就引用几句名言,或者增加一点感情或文采。当然,情感的丰富、修辞的巧妙、材料的生动的确能增加说服的力量,但议论的基石还是逻辑,没有逻辑,文章就不能从根本上立起来。

3
讲逻辑,让议论文真正达到说理的目的

过去的语文教育是比较重视逻辑的。王力就曾说:“学生的文章写不好,并不是由于他写了几个错别字,也不是因为他不懂语法。主要是逻辑思维问题。所谓主谓不合、动宾不合等,表面上是语法问题,实际上是逻辑问题。至于篇章结构,更是大半属于逻辑思维问题。”过去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曾有张志公先生撰写的逻辑知识短文,其知识点基本覆盖了经典形式逻辑学的所有重要方面。

然而,近30年来,语文教学总体对逻辑重视不够。讲议论文,笼统地讲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和四方法(举例、引用、对比和类比)。再深入点就是材料和观点要统一,行文要有层次(递进、并列)。至于论据有哪些类型,论证形式有哪几种,材料和观点怎样才算统一,怎样看待反面观点和事例……对这些议论文写作的根本性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解答。目前的语文教材中也没有相关的逻辑工具。

不引入逻辑的基本工具,议论文是很难讲清楚的,只有讲逻辑,才能写出真正的议论文。

目前的议论文写作,教师比较重视举例,很多学生也最依赖举例。但对例子和观点的逻辑关系并不清楚。下面就以举例论证来探讨议论文写作怎么讲逻辑。

要搞清楚举例背后的逻辑关系。

首先,举例,可能是举反例反驳某个观点,其逻辑依据通常是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假设特定观点是一个全称判断——“所有的S都是P”,反驳者只要证明S中至少有一个对象不属于P——例如“S1不是P”——即可驳倒该观点。也有可能是条件推理或其他。例如观点是“如果p,那么q”的形式,那么只要证明有一次发生了p而没有发生q,就足以反驳该观点;如果该观点是“只有p,才q”,那么只要证明有一次没有发生p却发生了q,即可反驳该观点。

有时候,举反例反驳某个观点,是为了证明和该观点相矛盾的观点。这是一个巧妙的做法,因为有时候要证明一个涉及无限个体的全称判断的必然,举再多例子也不够,但要反驳一个全称判断只需一个反例就够了。理论上说,用反证法,就可以用一个例子证明一个观点的必然。

其次,举例,可能是举例归纳论证某观点,其逻辑依据是归纳推理(以下简称“归纳”)。归纳分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不完全归纳,根据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生活中完全归纳的例子是比较少见的,绝大多数是不完全归纳,其逻辑形式如下:

S1是P,S2是P,S3是P……Sn是P


所有S都是P

从逻辑形式不难看出,归纳是或然性的推理,因为结论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

再次,举例,还可能是举例类比论证某观点。和归纳不一样,类比所举的例子是话题范围外的例子。类比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或相同。其逻辑形式如下:

  A对象具有c、d属性

  B对象也具有c属性


  B对象也具有d属性

从逻辑形式不难看出,类比是或然性的推理,因为结论和前提属于两种不同的领域。

在上述三类情况中,S1在反驳中对结论的支持,S1、S2、S3……Sn在归纳中对结论的支持,A对象在类比中对结论的支持,其说服力是依次减弱的。为了提高后两种举例的支持度,例子的选择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写议论文时举例多数时候是在用归纳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观点和事例不统一,也往往是因为归纳法使用不到位。

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以“复制”为话题的作文。论点、思路和素材大致如下:

题目:对复制说“不”

1.举抄袭和整容的例子开头,提出:复制是一个销蚀特异性的过程,要对复制说“不”。

2.提出“拒绝从众,避免盲从,拥有自己的精彩”。举假古玩和“林宗巾”(《后汉书》记载:东汉郭太,字林宗。名噪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的例子。

3.举电影《克隆岛》例子并结尾:让每个人拥有独一无二的精彩。

文章基本切题,但逻辑上存在不足。主要是假古玩的例子不能支持观点。我和这个学生开玩笑说:“你会对一个造假古玩的人说,你不能这样做啊,你要‘拒绝从众,避免盲从,拥有自己的精彩’吗?”学生笑后也觉不妥。此外,《克隆岛》的例子和前面的例子的区别性没有体现出来。

(图片来自网路)

修改如下:

题目、开头同前。

1.一味复制,稀缺性和创造性得不到保护:假古玩市场,山寨。

2.一味复制,会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精彩中:“林宗巾”(角度放在模仿者身上)。

3.一味复制,世界走向单一,人性遭受扭曲:《克隆岛》。

结尾:还我一个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的世界。

很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常常凭感觉举例子,本来要证明观点A,事实上却证明了观点B,这在逻辑学上称作“错失主旨”。错失主旨怎么办?如果观点B是合题的,那么就把观点B提炼出来,上面的案例就是采用这种做法;如果观点不合题,那就要替换或修改例子,换或改的例子要能够充分支持观点A。

例如,一位学生在以“度”为题的作文中,为证明“做事要把握好度”,用了这样的例子:

冯文潜先生有一次赶集,走到一个卖陶器的摊子前,想买个夜壶,挑了又挑,都嫌太大,就对这位陶器工人说:“好是好,就是太大了。”这个工人如果直截了当地说:“大是大,小便装得多啊!”就粗鲁不雅了。他应声说:“哎,冬天,夜长啊。

《给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书》 作者:徐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