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铸制工艺学辨伪之铸后加工痕迹

 睫毛上的风尘 2020-06-14

  考古学博士立足市场的实用鉴定学干货


铸后加工是青铜器铸制工艺不可或缺的一环。待铸件冷却后,打破外范、取出范芯,需要进行加工修整。铸件取出来以后,往往有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等,需要打磨、锯挫、凿錾、甚至抛光等,才能达到精整美观的效果。我们也确实在众多的铸铜作坊遗址中发现有打磨用的砺石。先秦时期青铜器铸制在修整方面的加工量由于文献记载缺失我们难以估计,但是从明清以来确切的文献资料来看,铸后修治的加工量很大,且至少不亚于前期的加工量。北京颐和园宝云阁铜亭的铸制,在其阁南壁上留有监铸官和制作者的姓名,包括铸匠、拨蜡匠,凿匠、镟匠、锉匠、木匠等。铸后加工的凿、镟、锉所用工匠24人,比铸匠和拨蜡匠之和(10人)还要多。华觉明根据史贻直、德成等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编撰的《钦定工部则例九十五卷》的记载进行了统计和计算,用拨蜡法制作爵、簠等礼器,铸造阶段用工量仅为用工总量的4.20%5-30%[1]。这些资料所记载的年代为明清时期,且其成形方式为失蜡铸造,辅以部分泥范铸造,其铸后加工的工时并不能简单地套用于先秦时期,但是在先秦时期铸后加工的工作量想必也是不小的。

这些大量的工作量,必然有其规律性的特征在器物成品上反映出来。如能总结历代器物门类的铸后修治打磨的规律特征,则可以成为利用青铜器铸制工艺辨伪的重要辅助特征。

  鄂州市博物馆陶范法复原试铸青铜方鼎,口沿、腹底等地所见毛碴飞边,需要进一步修治。

在对历代青铜铸件的打磨修整工艺的取样调查与实物分析中,我们可总结得出如下一些基本规律及鉴定学意义上的注意事项:

第一:对范线的抛磨痕尽量回避纹饰,于是我们会看到在纹饰区肉眼有见范线残余,而纹饰区外的素地上,范线被抛磨殆尽的状况。

真品标本所见纹饰区之外的范线痕迹打磨殆尽

伪品标本所见纹饰区无范线痕迹,而非纹饰区残留未打磨的范线,显然不符合铸后加工的逻辑性

    第二:范线按影响美观打磨难易的程度循序打磨,即器表主体范线优先于器底足表面范线打磨,底足表面范线优先于器外底足范线打磨。扉棱凹槽、纹饰低洼处和足腹交接处,由于工具或其他原因难于打磨,故而常有残留。笔者在对考古出土的青铜器足够统计学意义上的样品观察中,这条规律始终存在。

第三:从汉代始,多见青铜器器底通体打磨不见范线痕迹的现象。这或许是由于汉代流行素面青铜器的缘故。

真品标本所见腹底范线被磋磨痕清理掉,但是纵横交错的磋磨痕迹非常明显。

    第四:锉痕在多数情况下,肉眼可见。且同向性现象较为突出。

第五:战国至汉代高锡青铜镜宽阴线抛磨痕迹现象普遍且突出,有似玉器的精磨打洼现象。此种痕迹如何加工而成,还需实验考古来解决。

真品宽阴线处的精磨痕。若同玉器宽阴线的砣制一般规整润亮

左边真品山字文镜呈铸后精磨态,且山字纹款阴线笔道笔挺,横竖交接处有如玉器之砣痕。右边仿品山字文镜铸态,且山字纹宽阴线槽底未打磨,线条边缘不直,笔画较肉。

第六:铜剑等兵器上,打磨开刃的刃口处锉痕清晰可见,同向性较高,且刃线挺拔凸起如直线,毫无滞涩。其打磨的工具及方式,以及如何确保打磨刃线的规矩度,需实验考古学来解决。

第七:先秦时期青铜器罕见对纹饰细部的錾凿痕迹,而宋以后造像多见普遍的錾凿痕迹。这或许是成形工艺的方法造成的。先秦青铜器的陶范铸造能铸出极为精细的造型和花纹,故而不需对细部进行錾凿。宋代以来的翻砂成形或者失蜡成形或金属范成形,其器物纹饰细部往往不清,需要铸后进行大量的雕凿工作。

造像衣纹及细部的錾凿痕。

     第八:先秦时期嵌错工艺所制作的器物,磋磨痕迹不可或缺。一般均能在嵌错物和青铜器主体上观察到贯串二者的磋磨痕迹线条。


[1]华觉明:《商周青铜礼器铸后加工探讨》,《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401-40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