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学习笔记(2)

 梁溪镜明 2021-01-10

  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人们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近体诗是在唐代完成的一种讲究音律、平仄、粘对、对仗的严谨格律的新式诗体,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它以五、七言律诗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律绝(绝句)和排律。

一,近体诗的声律

1、近体诗平仄的基本格式

5)遵照以上方法,七律的标准格式有以下四种:   

a)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①②③④①②③④(相当于两首a格式七绝的叠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十、笛,入声。

b)平起平收,首句入韵:④②③④①②③④(只是把a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④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啄、足、白,入声。

c)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③④①②③④①②(相当于两首c格式七绝的叠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句:[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峡,入声。

d)仄起平收,首句入韵:②④①②③④①②(只是把c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②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句:[宋]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那,平声。

6)五言格律诗的格式,只须把七言格律诗各个格式中每个句子的首二字去掉,就是五绝、五律和五排的格式了。五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a)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句:[唐]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别,入声。

b)仄起平收,首句入韵,首句换“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句:[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竹,入声。

c)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句:[唐]王维《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石、歇,入声。

d)平起平收,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句:[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出、国、学、一,入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