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功夫,几个人,都是咳嗽,却开不同的处方 ***,女,30岁, 2017-1-25 干咳,嗓子干,口干,鼻子干。 桑叶12杏仁10沙参12浙贝母1 梨皮1桔梗9生甘草10紫苑12 款冬花12 ***,女10岁 2017/1/21 咳嗽一周,没有痰,口干,嗓子干,大便不干。嗓子疼。舌红苔黄腻。晚上咳嗽严重,咳声重浊.口服头孢等药无效。而且服用头孢等药腹部疼痛。 2017/1/25 口干好些,嗓子干也减轻,不疼了,咳嗽减轻,有黄痰 ***,女,10岁 2017-1-21 受凉就咳,痰。 炙麻黄6杏仁6炙甘草6干姜6 细辛1五味子6制半夏6炒白芍6 瓜篓12茯苓6橘红6 2017-1-25 已经大有减轻。 按: 咳嗽很常见,很多人也经常自己去买药服用,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主要是不分寒热。 中医治疗咳嗽,首先分寒热,其次分虚实,外感风寒居多,以疏散风寒用炙麻黄杏仁炙甘草苏梗紫苑款冬花。外感风热或者外寒内热者以麻杏石甘汤,(也有成药)。有痰热者则要清热化痰,黄芩鱼腥草石膏等清肺热,瓜蒌竹茹来化痰。有气虚者反复发作,需要顾护卫气,防止风寒。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也经常取效,有非常明显的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有痰湿较重痰多粘腻用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健脾化痰。有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者,往往是经常咳喘,痰清稀量多色白,用干姜细辛五味子温化寒饮,炙麻黄杏仁桂枝宣降风寒。哮喘缓解期以补益肺肾为主,苏子当归橘皮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等纳气归元。 凡此种种,都需要精细辩证。不分寒热虚实,甚至寒病用凉药,乱吃抗生素,大都会导致病情缠绵难愈。 对于平素经常咳喘者,稍微有症状就及时治疗,阻断病情进展也非常重要,不要等病情严重的时候再看,也就是一定要治未病,提前预防,及时防治非常有价值。 咳嗽发作,大多与外感风寒关系密切,因此防寒保暖,避免风寒也是很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