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厘清“四清”的本质和价值

 智夫勤 2020-06-20

    在基础教育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风靡一时,一度被当成提升教学效率的法宝。那么,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的今天,我们怎样看待“四清”呢?

    “四清”本质上属于教学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即落实与反馈。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学生到底学了什么,要扎实落实。为了推动学生的落实,教师必须准确反馈,这样才能够确保学习不浮夸,所学的东西才能够“颗粒归仓”。

    问题的核心在于“四清”的本质,仍然是知识中心主义背景下机械学习的效率观,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堂堂、日日、周周、月月都是外部时间概念,而不是课程的进程。这里的“清”,主要指的是以记忆和练习为核心的过关。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东西记住并通过练习,就成了衡量学习成果的关键指标。好处是逼着教师把教学内容清晰化,否则“清”什么?带来的副作用是教学内容会被教条化。在这种“清”(过关)的倒逼下,教师不得不研究知识点、形成知识树,这在客观上确实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但是,知识点并不等于经验,一堆零件并不等于一辆可以奔跑的汽车。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内容无法再被简化为客观化的知识树。教学内容本质上是经验,既包含了知识和能力,也包含了过程和方法,还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无法拆分。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的时间单位不再是堂、日、周、月这样的客观化的时间单位,而由课程本身所定义。例如,一个课程可能持续几分钟,也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更久。一个课程还可能包含若干环环相扣的子课程。更何况课程的目标往往也是多维的,朝向经验本身的重构,很难抽象成简单的知识。

    因此,这时候到底“清”什么就成了问题。以语文为例,许多教师知道“清”字词,“清”背诵默写,那么语文能力怎么“清”?阅读理解怎么“清”?就茫然了,最终只能倒向应试教育,以大量的题目作为手段进行反复训练。

    “四清”的核心价值在于强调“落实”,问题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落实什么?如何落实?都有了新的含义。具体讲,不能再以一节课、一天、一周或一个月作为落实单位,而应以课程本身作为落实单位。任何一个课程的落实都意味着从提出任务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清楚课程内容,即清楚教什么,确定教学目标和知识清单;要清楚课程资源,即清楚编制哪些资源(资料或题目),能够有效支撑目标的实现;要清楚课程程序或教学流程,即清楚根据课程内容应编制怎样的学习过程;要清楚评价内容和方式,即如何多维度更全面地评估课程的落实情况。这四个“清楚”,也可以叫“新四清”,这才是课程落实的关键。

    我分析这些丝毫没有否定“四清”的意思,相反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四清”的价值,因为直到今天,课堂“少慢差费”的现象仍然非常突出。例如教学内容不清晰、满堂灌、只讲不练、落实不够,仍然是许多教师课堂上大量存在的问题,就此现象而言,强调“四清”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