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王道”与“霸道”有什么区别?

 tjboyue 2020-06-23

古代“王道”与“霸道”有什么区别?

今天我们结合历史,来品一品孟子的王道哲学。

说起王道很多人的理解其实都是有偏差的,孟子所谓王道不是单纯指君王之道。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意思就是借助权势和武力,但却打着仁义道德的口号的政治主张叫做霸道,实施霸道则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国力。而王道则是真正以道德政治为核心去实施的仁政,实施王道则无所谓国家的大小了。

纵观我们中华历史,真正称得上王道政治的其实只有三皇五帝时期,到了禹之后,其实政治路线就已经开始变味了。

禹禅让王位于伯益,而禹的儿子启又从伯益手中夺得了王位,建立了夏朝,更有野史记载是禹暗中帮助儿子启起兵夺权的,而家族世袭的这个想法,其实也是起源于禹。

不过不论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总之至此“公天下”社会正式变为了君王一家独尊的“家天下”社会了。

而随着历史的前进,政治精神经历了夏、商、西周三代千年的时间,到了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们便近乎完全痴迷于霸道,而没有人再关注王道精神以及儒家所提出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了。

比如公孙丑在前面提到过的齐桓公和管仲,管仲自拜相以来反对空谈,踏踏实实发展经济和农业,让齐国国力大增,而同时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这就是典型的“以力假仁”的霸道路线。这套政治路线虽然为孟子所不屑,但却不得不承认其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所以这套路线一直被后世君主所沿用。

比如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甚至当代的一些资本主义强国,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一直以“自由民主”的口号大搞意识形态分歧,其目的无非是想在全世界拉起山头,向我们对准矛头,这便也是“以力假仁者霸”的霸道路线了。

而反观王道政治,王道是以道德来推行仁政,在王道政治的视角下,国家没有明确的分界,天下没有列国,没有霸主,没有扩张,有的只是百姓。

王道政治的根本目就是实现天下大同,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而王道政治的统治观则是通过以德服人而求得民心所向。

孟子举例说:“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商汤以七十里之地起家而建立商朝,文王以百里之地起家,经文、武两代而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依靠武力去征服称霸,人们表面上屈服,但心中是不服的,而以道德去服人,别人是会心服的。

就例如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孔子一生没有获得过真正的权位,而相反其弟子们都在各国担任官员,但弟子们都仅仅追随孔子,哪怕孔子落魄如丧家犬一般也从未离弃,这就是以德服人。

其实在全国总人口不到两千万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门下弟子达三千之多,而且多数都在诸侯国中任职。

这些弟子都是誓死追随孔子的死士,如果当时孔子振臂一挥,其依靠弟子的势力绝对是可以称霸一方的。

但孔子始终坚守初心,以身作则践行儒道,以平民之身推广仁德,从事教化工作,真正是心怀救苍生于水火的圣人情怀。

所以西汉刘安也称赞孔子:“专行教道,以成素王。”素王,也就是永垂万古的真王。

由此可见,霸道是君王之道,而王道其实是百姓之道。那么问题就来了,有几个君王愿意让利于民去实施王道呢?

恐怕真的没有,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孟子周游列国推行王道政治始终没有受到君王的采纳,因为孟子所面对的是封建时代君权和民权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直到近代才被解开。

当然,这是用当代视角进行的分析,当时的孟子显然是没有意识到的,他一心希望能够说服齐国君王,能够推行自己的王道路线,进而还天下百姓一个大同社会。

不过为政治世也不是单靠心中的情怀和几句为政原则就能够做到的,想要真正去推行王道政治,必然也是要有具体的为政措施的。

那么王道路线上的具体的为政措施是什么呢?

首先孟子提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讲对待贤德之人要“尊”,对待有能力的人要给他平台去发挥。这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大原则,古代的人们读书无非两个目的,一个是功名,另一个则是情怀。

先秦时期更是如此,读书人往往是四处周游,哪里能获得君王的重用,哪里能获得施展手脚的机会,就去哪里上班。

所以孟子的这个原则其实就是一种让人才自己主动跑来为国效力的人才吸纳政策。

要知道自古君臣是一对欢喜冤家,君权和臣权始终处在一个互相制约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君王在挑选人才,而同样人才也在挑选君王。

在这些斗争和算计中太多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了,而很多政体也是因此而分崩离析的。

比如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废除宰相,用强权打压群臣,创立锦衣卫作为特务机关监视臣子,设立庭杖制度。

臣子们日常起居全都被监视,一不小心惹到皇帝便要被当着群臣百官打上一顿。

此等体制下,别说君权与臣权的互相平衡了,臣子连做人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当臣不是臣,而成为了皇帝可以随便打杀的奴才的时候,朝廷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没错,臣心散了,臣子们不再感觉到自己是治理国家的一份子,心中的报国情怀全没了,如此人人自危,国家政体自然也就要出问题了。

所以,孟子强调君王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给与臣子足够的尊重,要让臣子能跟君王一条心,站在一个阵营里去,如此国家才能治理好。

当代社会也是一样,我们会发现但凡管理的比较好的企业,老板和员工都是站在同一立场的,这样员工有归属感,可以将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做。而如果老板总是与员工站在了对立面,用权力压制员工,那么保证老板也不会好受。

这就是孟子的人才政策,是用人的大原则。

第二点孟子提出“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

“廛”(读音同:馋)这个字原意是一户人家居住的房地,放在这里可以大概理解为一种公办的贸易市场。

商人在这里进行一些商贸活动便不征收赋税,而对于已经制定了特殊贸易法令的商品便不再要求到廛来交易了。

而之后第三点“关,讥而不征”,关是古代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设立的隘口,商品流通要在这里加收关税,孟子的意思是撤掉关税,大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打造自由贸易区。

这两点是孟子为了吸纳商旅,发展商业来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政策。

而之后轮到了农业,孟子提出“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

不向农民收农税,如此一来天下的农民都愿意来耕种,粮食自然也就富足,不怕灾年了。

最后“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

这里的“廛”就是指一户百姓的居住地了,古代按房屋收税,有一间房屋便默认是一户人,便要交一户的税。

很多老弱病残的家庭都承受不了这种税收,所以孟子认为要免掉这种税收,这是孟子的利民措施。

综上,孟子从人才、工商业、农业、民生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我们通过这些措施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孟子的政治方向是绝对的“民贵君轻”,一切以百姓的利益为主。

可能有些人会有所疑问,税收是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孟子这大刀阔斧全给免了,国库没钱怎么办?

这就是儒家最高明的为政哲学了,要“藏富于民”。

百姓是国家的根基,国家的钱如果全都攥在皇帝的手里,百姓没有钱,那不是真正的富有。

唯有把钱分给百姓,让百姓手里能够攥着钱,那么国家的根基才足够稳。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比如明代自万历朝开始,皇帝便成了守财奴。

关外后金作乱,国库连二百万军费都拿不出的时候,皇家私库是有近亿两的白银的,当时的官员恳请皇帝用私库资助军费,但被皇帝一口拒绝,反而要求继续加重百姓赋税,从百姓身上搜刮,逼得百姓只能起兵造反。

这等于直接毁掉了张居正一条鞭法带来的中兴,也直接埋下了明王朝灭亡的恶果。最终李自成打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几代皇帝守了几十年的金银全给了别人。

所以到了清朝,康熙帝吸取明末的教训,始终沿用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而且严禁后世子孙加重百姓赋税,这也就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础。

读到这里,我们也就知道了前面孟子不屑自比管仲,而且认为帮助齐国称霸“由反手也”,像反手一样简单,也并不是吹牛。

因为孟子并不单单是一个只谈道德的老夫子,其对于人才、财经等方面的见解也是十分高明的。

但再高明的见解也脱离不了时代的限制,孟子的主张终归是太过超前,无法被当时的君王所采纳。

而到了后世秦汉统一全国以后,孟子的王道政治思想更是一度被君王盗去当做“口号”去实施霸道,想来也实在可悲。

其实,对于君王始终不采纳王道政治这个问题,孟子也进行过思考,他得出的结论是君王个人修养不够,没有着眼千秋万代的伟大情怀。

那么基于这种思考结果,孟子又准备如何去改变呢?我们下次再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