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钟书论《列子-周穆王》之“化人”

 依然听雨依然闲 2020-06-26

《管锥编-列子张湛注》札记第四则之一

钱钟书论《列子-周穆王》之“化人”

                               /周敏     

《管锥编-列子张湛注》第四则《周穆王》,共论述了六个问题,此为第一个问题——“化人”。

       钱钟书此则此节札记的小标题是“化人”。“化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但钱钟书札记的重点却不在这里。钱钟书注意到,“化人”是得道高人,但他并不是道士,而是佛, 由此强调道家文化早期借鉴了释氏文化。

      【“化人”一节的内容】

“西极之国,有化人来”一节。

钱钟书所称《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国,有化人来”一节,具体内容如下(为便于阅读,直接写译文,用斜体字标出):

周穆王时,最西方的国家有个化人来到中国,他能进入水火,穿过金属岩石,能翻倒山河,移动城市,悬在空中不坠,穿过实物无碍,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既能改变物的形状,又能改变人的思虑。

     ——你看“化人”有多么厉害,简直就是我们常说的超人、神人,他千变万化,无所不能。周穆王对其十分佩服,礼遇有加。

      周穆王是谁?

      周穆王,姬姓,名满,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王。即位于公元前976年,去世于公元前922年,在位55年。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穆天子传》。

     据史料记载,周穆王其时已是道家弟子,对道教十分迷恋虔诚,他是如何供奉这位“化人”的呢?请看:

穆王对他像天神一样尊敬,像国君一样侍奉,把自己寝宫让出来给他居住,用祭祀神灵的膳食供他吃喝,选择美女组成乐队供他娱乐。可是这个化人却认为穆王的宫殿太低太差不可居住,穆王的膳食又腥又臭不可享用,穆王的嫔妃又羶又丑不可亲近。于是穆王便为他另筑宫殿,土木建筑、雕梁画栋,以至于到了不能再巧妙的程度。穆王把府库的钱财全部耗尽,才把楼台建成。楼台高达八千尺,比终南山还要高,称作中天之台,挑选郑国和卫国美丽而苗条的女子,体洒香水,修饰娥眉,戴上首饰耳环,穿上东阿的细布,披上齐国的绢绸,涂脂抹粉,描眉画唇,佩珠玉,戴手镯,再带上各种香草去装饰这座楼台,演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等动听音乐使他快乐,每月送去最美的衣服,每天送上最美的膳食。可是那位化人还是怏怏不乐。

—“化人”也绝没有忘记报答周穆王:

没住多久,化人邀请穆王一同出去游玩。化人让穆王拉着他的衣袖,腾云而上,到天的中央才停下来,这里是化人的宫殿。化人的宫殿用金银建筑,以珠玉装饰,在白云与雷雨之上,不知道它下面以什么为依托,看上去好像是屯留在白云之中。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口舌尝到的,都是人间所没有的东西。穆王真以为到了清都、紫微、钧天、广乐这些天帝所居住的地方。穆王低下头往地面上看去,见自己的宫殿楼台简直像累起来的土块和堆起来的茅草。穆王觉得即使在化人宫殿住上一辈子也不会想念自己的故土。化人又请穆王一同游玩。所到之处,抬头看不见太阳月亮,低头看不见江河海洋。光影照来,穆王眼花缭乱看不清楚;音响传来,穆王耳鸣声乱听不明白。百骸六脏,全都颤抖而不能平静。意志昏迷,精神丧失,于是请求化人带他回去。化人推了一把,穆王便好像跌落到了虚空之中。醒来以后,还是坐在原来的地方,左右还是原来侍候他的人……。穆王问左右:“我刚才是从哪里来的?”左右的人说:“大王不过是默默地待了一会儿。”从此穆王精神恍惚了三个月才恢复正常。再问化人。化人说:“我带大王的精神出去游玩了一会儿罢了,形体何尝移动过呢?……穆王十分高兴,从此不过问国家大事,不亲近大臣与嫔妃,毫无顾忌地到遥远的地方去游玩,……

 以上是《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国,有化人来”一节的内容节录。

【“化人”是何方神圣?】

叶大庆认为“化人”是释家高人,是佛。

叶大庆《考古质疑》卷六根据(一)“化人”来自“西极”,(二)“化人”厌恶周穆王的“宫室”、“厨馔”、“嫔御”这两点揣测:这莫非说的是佛吗?

叶大庆的猜测与《宣律师感天侍传》所谓周穆王时佛法来中国之说吻合。《宣律师感天侍传》有言:至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是也。    

黄山谷曾经拜读《列子》,认为《列子》“实有合于释氏,至于深禅妙句,使人读之三叹”,认定列子所述周穆王与之交往的“化人”,是从“葱岭”(古人对帕米尔高原的称谓)外即佛国而来。

钱钟书对叶大庆的观点进行了考察:

钱钟书说:仅凭厌恶世俗饮食、美色、华屋,并不一定就是佛;观陆贾《新语·慎微》篇,可知秦汉间“求神仙”者,就已经“苦身劳形入深山,……捐骨肉,絶五谷”了。

然以“化人”这一节和《列子》诸篇,如《列子-仲尼》篇“西方圣人”节、《列子-天瑞》篇“死是生彼”节、《列子-汤问》篇“偃师”节等,积铢累羽,便非偶然。

“积铢累羽”这个词是说: 铢和羽分量都极轻,但累积起来还是不可小觑的,正如《列子》诸篇虽然每节关于“化人”来自西方的内容很少,但是不断出现绝非偶然。换言之,认为“化人”是释氏之佛还是颇有根据的。

在《列子-仲尼》篇有“西方圣人”一节——商太宰问孔子:谁是圣人?孔子答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丘疑其为圣。“……

      在《列子-天瑞》篇有“死是生彼”一节——子贡问林类:人皆贪生怕死,你何以死为乐?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在《列子-汤问》篇有“偃师”一节—— 周穆王到西部视察,越过昆仑山,到达弇兹山。弇兹山又名崦嵫山,(太阳落山的地方,帕米尔高原)之外,即佛国印度,然后返回来,尚未到达中原地区之前,路上有人自愿奉献技艺给穆王,名叫偃师……

钱钟书对此节内容进行考察的结果,是判定所谓“化人”并非道士,而是佛。

钱钟书一针见血地指出:

作《列子》者意中有佛在,而言下不称佛,以自示身属先秦,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

      《列子》的作者,心中有佛但笔下却羞于言佛,竭力显示自己为先秦人,而不知有汉朝,更不知有魏晋。

《列子》实际是晋人所写,却冒名为先秦人所写,当然不能言佛,因为先秦时佛尚未传入中国,佛是东汉时期才传入中国的。

                                       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六日

(注:篇中红体字引自《管锥编-列子张湛注》第四则)

附录:《管锥编-列子张湛注》第四则之一

“化人”

“西极之国,有化人来”一节。按叶大庆《考古质疑》卷六以“化人”来自“西极”,又厌憎王之“宫室”、“厨馔”、“嫔御”,乃揣度曰:“其佛欤?与宣律师《传》所谓周穆王时佛法来中国之说脗合。山谷尝读《列子》,便谓:‘普通年中事不从葱岭传来’,其亦有见于此欤?”厌憎世俗食色居室之奉,未遽即佛;观陆贾《新语·慎微》篇,知秦汉间“求神仙”者,亦已“苦身劳形入深山,……捐骨肉,絶五谷”。然以此节合之《仲尼》篇“西方圣人”节、《天瑞》篇“死是生彼”节、《汤问》篇“偃师”节等,积铢累羽,便非偶然。作《列子》者意中有佛在,而言下不称佛,以自示身属先秦,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