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南极水8866 2020-06-29

2019年4月21日,吴谢宇在重庆江北送人乘机时,被电子人脸识别抓获,从而锒铛入狱。沉寂3年的“北大弑母案”瞬间引来众多网友热议,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是如何沦为”冷血魔鬼“的呢?

有一细节我印象深刻,吴谢宇年幼时期非常乖巧,极其自律,很少玩耍,一门心思只做作业、练习毛笔字……毫不分心,完全没有孩童的天真与顽皮。另外一点就是被他冷血杀害的母亲对他一直很强势,叫他往东他绝不敢往西。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或许每个父母都想要一个乖巧听话的“乖”孩子,但这样的“乖”孩子如果是牺牲自我意识而对父母的妥协,一旦压抑内心过久,再到长大成年才来爆发,那么后果便会不堪设想。当然“北大弑母案”背后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不单单只是儿童时自我意识的压制(这里就不再细论)。但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让孩子遵循内心,表达自我,其实只是从简简单单的一个“不”字开始。

就如同这本绘本中,“不先生”在一个不经意的早晨出现在了西奥的床头,从而打乱了西奥乖巧平静的生活。

那么,这本《西奥和不先生》这本有趣的绘本会给孩子和家长带来怎样的教育启示呢?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封面

一、作者介绍

《西奥和不先生》的文字部分是由弗兰齐斯卡·塞伯特创作,他是德国记者、作家。在《西奥和不先生》绘本中他通过拟人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敢于说“不”的“不先生”,并帮助孩子遵循内心,克服胆怯,表达自我!

而线条优美的插画部分则是由安特耶·德雷舍尔创作,他毕业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一名自由插画家,他的绘画作品具有强烈的童真气息,深受孩子们喜爱,在2015年曾获得德国青少年文学奖的提名。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二、绘本解读

· 1.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刻画孩子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什么?

对孩子来说就是认识自己,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体中区别出来,这是人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孩子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即孩子开始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当然这么复杂的概念,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难以消化。但这本绘本作者却另辟蹊径,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孩子内心的“自我意识”幻化成“不先生”来表达,他头戴礼帽,由简单黑色线条勾勒而成,他懂得拒绝,总是说“不!”。

这样简单明了的人物,不但让孩子易于理解,还生动有趣。西奥的生活突然出现的“不先生”,他从不适应到害怕反感,再到感激高兴,原来“不先生”能给生活制造麻烦,也能帮助自己克服内心胆怯,拒绝他人表达自我。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 2.以不先生的身形变化来描绘西奥的心理变化

在“不先生”出现之初,他比西奥身形高大,且只有西奥可以看得见,还时刻跟随他。

最初,西奥讨厌反感不先生,因为不先生搅乱了他的生活。

早餐时,他把果汁洒满了一地,还拒绝了妈妈的请求把弄洒的果汁擦干净。

在幼儿园,和朋友洛塔玩耍时,被“不”先生搞砸了画作;

“ 不先生”的来临,让西奥生活发生这么多不愉快的事情后,西奥意识到万一被大家以为是他干的怎么办?他想要摆脱“不”先生,就在这时,故事发生了变化。

在“不先生”的撑腰下,他拒绝了霸道霸道的同学弗里茨“把巧克力给我!”的命令,这让西奥内心窃喜,并由此感激“不先生”。而此时的“不先生”变得没有之前那么高大。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在“不先生”的帮助下,他勇敢地保护了小猫,让小猫不被调皮捣蛋的伙伴们的驱赶。而此时的“不先生”变得更小,只有西奥肚脐眼那么高了。

直到西奥放学因为等不到妈妈来接他,对于别人开车载他回家的好意,他果断拒绝,保护了自己。

绘本故事中不先生的身形由高大、变小、再到只有西奥肚脐眼那么高、再到消失,其实这也是西奥慢慢运用“不”字的寻心过程,他从最初的乖巧老实、害怕别人的孩子慢慢变成敢于拒绝,表达自我的孩子。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懂得拒绝,学会说“不”,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呢?我们可以从这本绘本中找答案;

  • 让自己内心强大,维护自己的权益;

面对校园霸凌,西奥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最终勇敢地说出“不!”,避免了自己的巧克力被抢夺,他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受比他强势的人的欺负。

  • 保护他人不受伤害,成为不可忽略的个体;

一群顽皮的小孩,即将把一只弱小的小猫驱赶到马路上;西奥考虑到马路上车来车往,小猫很有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这时他强而有力地说出了“不!”字,不但阻止了他们的恶行,也保护了小猫,更让他成为不可忽略的个体。

  • 保护自己,让自己远离危险处境;

幼儿园放学后,西奥妈妈迟迟没来接他放学。当他很失落的时候,一位陌生人开车过来,让西奥坐她的车送他回家,但西奥果断地用“不!”拒绝了她。西奥保护了自己,也让自己远离了可能存在危险的处境。

· 3.用隐喻手法表达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西奥和不先生》这本书中,前后环衬页都是满满的相同图案。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环衬页的底色和西奥的家庭背景颜色一致,而环衬中的图案则和妈妈衣服的图案一致,并且这件衣服始终贯穿于妈妈出现的场景中。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那么,绘本作者这么做,到底是隐喻了什么?向我们传达了什么呢?

其实,作者这些“小心机”,是泛指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整本书中的重要人物除了主角西奥和不先生,其实还有“妈妈”这个角色,这里的“妈妈”不单纯只指家庭成员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妈妈固然重要,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形成独立人格的关键。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发展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认为:当一个个体能够区分出镜子里的人是自己时,说明此时个体具有了自我意识,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形成自己独特的自我意识。个体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个体所有关于自身的认知或认识。

自我意识的存在,很多时候表现为自我、自私自利,一切言行只为了满足自己,做自己。比如故事中的西奥,为了不想把弄洒的果汁擦干净而撒谎。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孩子自我意识的出现,会在某些场景下表现出不配合、不听话、不好管,甚至有些还会叛逆。当然孩子在最初这样做的时候,内心也很害怕,因为孩子无法预知父母将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如果父母反应过激,可能会激发孩子的斗志,引来更猛烈的对抗;当然也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唯唯诺诺,毫无主见。但是如果父母完全忽视,那么极有可能孩子会变得无法无天、随心所欲。

其实《西奥和不先生》这本书不但引导孩子敢于拒绝,表达自我。而故事中的“妈妈”也是我们家长可以学习的典范,对于孩子内心“不先生”的来临,绘本中的“妈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 1.正确对待,以退为进;

当“不先生”在一个不经意的早上出现时,平常乖巧听话的西奥突然拒绝吃早餐,而面对突然变个人的西奥,妈妈却不恼不火,以退为进地说:“好吧!那就不吃了。”反倒这样的回答,却激发他大喊道“我要吃!我要吃!”

失眠的人总被告知“睡前不要胡思乱想”,对于伤心的回忆,我们也总提醒自己不要回想,但事实往往与之相反。越是不要做、不要记得的事情,却往往越会做,越会回想,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中的“白熊效应。

只要孩子没有触碰原则问题,对于他自身的小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适当地顺从他们,尽管对他自身有些不利。有时候你越是强烈地否定, 孩子反而越是固执己见。所以,对于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家长要学会正确对待,适当地学会以退为进去教育。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 2.学会倾听,不急于下结论,贴标签,应该学会多沟通,多鼓励;

幼儿园放学时,所有的小朋友都被家人接走了,只剩下了西奥和不先生在等待,西奥有些失落。急急忙忙赶来的妈妈第一时间向西奥表达了歉意,并耐心倾听了西奥在幼儿园发生的所有事情,以及自己在幼儿园敢于说“不”的故事,妈妈说“我好高兴呀!”,并奖励了西奥一个吻。

我们作为成年人,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时候会让我们生活更便利,少走弯路。当同时,这些经验会让我们思维固化,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往往会按照自己所想去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

当孩子违背自己意愿或不顺从自己时,千万不要急于给孩子下结论、贴上否定的标签,比如:不乖、不听话、捣蛋等等之类,这会让孩子认为在父母心中自己就是不够好的孩子,这样的心理作用会对她们行为起到负面引导作用。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或是孩子违背自己意愿,一定要学会多倾听,不要急于下结论,否定孩子,应该多沟通。对于孩子表现好的地方,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言语,要多多鼓励或夸奖他。

《西奥和不先生》:遵循内心,表达自我,不做“乖”小孩

  • 3.听取孩子意见,不擅自为孩子做决定;

西奥回到家后,不先生消失不见了,当他一直翻箱倒柜找寻无果时,电话铃声响起来了,是西奥奶奶打过来的。

“这个周末去爷爷奶奶家过夜,好不好?”妈妈问他。

“好!”西奥叫道。

“不”这个字,他要留到别的时候用。

对于,要不要去爷爷奶奶家去过夜,妈妈并没有擅自替孩子决定,而是咨询了西奥的意见。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喜欢替孩子做决定,他们美其名曰“都是为了你好!

尊重孩子这个独立个体,是从尊重孩子个人想法和意见开始的。当然孩子面对大人的语言,不会有太多的衍生含义,所以我们在倾听或咨询孩子意见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比如,去超市选购他的生活用品时候,“你是喜欢红色的饮水杯还是蓝色的饮水杯呢?”“你是喜欢小猪佩奇的图案还是汪汪队成员图案呢?”让他多做选择题,这样得到答案会按我们预期的想法进行,也能顺从孩子内心。

人生路漫漫,我们与孩子的距离会渐行渐远,我们除了给孩子足够爱的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遵循内心去拒绝、勇敢做自己,这样他们才能在这错综复杂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愿共勉之!

作者:南极水,左手琴棋书画,右手柴米油盐,用心生活,用爱育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原创文章,抄袭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