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里的春节(绿海清风)

 xyf夏瑜斐 2020-07-01

提示 

欢迎您荐稿并赐稿!

记忆里的春节

绿海清风

旧的一年已是岁尾,新的一年正在大踏步走来。心中没有太大的喜悦和期盼,平平淡淡的。
想起过去老家春节来临时的忙忙碌碌,心里满是暖暖的回忆。家乡的年,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就在准备了。先从整理屋子开始,墙壁,房梁,犄角旮旯都要仔细清扫,陈旧不用的东西清理出去。床铺被褥,被罩,窗帘,衣物都要清洗。打扫屋子的事情,我和父亲来做。洗洗涮涮的事情,老娘和我媳妇做。一家人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开心而快乐。
接着开始储备过年的东西,面粉,豆子,家里需要添置的用具,一家人的衣物等等。我几乎每天都会到城里去,看到需要的,大包小包的买回来。腊月二十五六,开始蒸馍,母亲和我媳妇和面,包馍,父亲负责烧火,起笼。我们家一般要蒸三四锅馍的,这些馍一般要吃到元宵节前的。豆包馍,菜包馍,花卷都有,忙忙碌碌的要一天才结束。 腊月二十七,就要买肉,凉粉,豆腐了。肉买回来,一部分做饺子馅,一部分要做成过油肉片,或者大的红烧肉块。饺子馅是我母亲她们做,煮肉的活是我父亲做。父亲会些厨艺,煮好的肉要过油,用糖稀上色。有时候还要买个猪头,猪蹄,或者肘子做冻肉,很麻烦,也是父亲很仔细的做。虽然有些累,一家人还很开心的做准备。
腊月二十八,就要炸油食了。这些活也是我老娘,媳妇做,面粉做成各种形状,下油锅炸。油饼,油角,麻花,丸子等等要弄两大盆的。父亲烧火,帮助起锅等等。我基本的任务还是采购,每天都要到城里去,买些蒜薹,芹菜,鞭炮,对联等等东西。虽然家里的人都不喜欢吃鸡鱼,也会买的,取个大吉大利,年年有鱼的祥兆。
腊月二十九,家里就要洗菜了,多数都是些萝卜,白菜,芹菜等,用的时候不用再清洗了。吃的东西,一样样储存好。我母亲和媳妇也会把大人孩子,过年要穿的衣服归置整齐。然后看家里缺什么,少什么,让我去买。当然家里过年少不了烟酒,瓜子,糖一类的东西,招待客人用的。水果很少买,比竟日子紧,不用那么奢侈的。
腊月三十,我母亲和我媳妇就清洗我们身上的衣服。我和父亲负责打扫院子,所有的垃圾都要清理出去。这一天基本不上街了,也很少再去买东西了,该买的都买回来了。那些年二哥一家人都回去过年,家人基本算是团聚了。下午四点多开始贴对联,挂红灯笼,有了年的气氛了。晚上一家人也是家常饭,我们老家没有年夜团圆饭一说。 吃过下午饭,我母亲他们开始包饺子,切菜,凉粉,豆腐,准备初一早上的饺子。做好后一家人围着火炉看春晚,可能是多天的劳累,看不了多久一家人都去睡了。我一个人把屋子地重新扫一遍,桌子擦拭一遍,坐下喝茶,看电视。院子里的灯,客厅的灯,大门口的灯都亮着,我们老家称作长明熬年夜灯,一直要到天亮的。
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一个人在院子里放鞭炮,雷子等。天亮的时候,重新再放一挂大鞭,雷子炮等,院子里铺着厚厚的红字屑。然后我母亲他们起床做饭,凉粉饺子,我们老家一直的习俗。做好后,先敬祖先,然后我要给一家子的长辈端饭。别人也会给我父母端的,这是老家多年的习俗。然后我才能吃饭,新年开始了。
吃过饭,和哥哥们一起去叔叔家,伯伯家走一圈,算是拜年了。和其他叔伯,堂伯兄弟聊聊天,有时候也会一起喝点酒。平时,各家有各家的日子,难得开心聚在一起说说话。走过一圈,才能回到家里,一家人吃饭聊天。吃过饭,没事就村里走走,和村里人聊聊天,聚在一起喝喝酒啥的。一天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的。
初二是忙碌的一天,要去丈母娘家,我舅家。好在两家相聚很近,但历年两场酒是必须喝的。媳妇家这边,挑担子们,舅家那边老表,表姐夫,妹夫们,基本是应付下来,东西南北不知道了。老家亲戚多,有时候自己是东家,还有城里一大帮的同学朋友。天天有酒喝,天天不清醒,比平时忙碌多了,过个年都想不起吃过什么东西。
差不多十年没有在老家过年了,也再没有老家忙碌的景象了。老娘走了,父亲年迈了,孩子也大了,过年没劲了。过年随便超市买些东西,鞭炮不买了,那几年对联也不贴了。初二回老家走亲戚,其他时间呆在家里没有地方去,市里也没有啥亲戚了。年越过越没有意思,反而多了许多的压力,非常怀念以前过年的热闹景象。
年是团聚,团圆,是家人,亲戚,朋友在一起的热热闹闹,生活的压力冲淡了年的气氛和兴致。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主编秒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