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脑健康 2020-07-02

魏社鹏版医学科普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是啥?这是一条位于“喉结两侧”的、一般是“脖子正中”往外3cm的、可以用“手指”触摸到搏动的“那个血管”就是“颈动脉”。

一般的,我们判断一个“晕倒的患者”有无“心跳”,就是“伸出手指”,放在脖子一侧,“触摸感知”一下患者的“颈动脉”有无“跳动”,如果摸不到,就可以做出“心跳停止”的诊断。判断“有没有心跳”并不是去触摸“手腕”处的“脉搏”!这个大家要记牢。

“颈动脉”厉害着呢。一侧大脑半球的2/3的血供都是由同侧“颈动脉”提供。

如果一侧颈动脉“急性堵塞”,同时“脑底部的动脉环”恰巧不发达,那么“这个患者”就会立即出现对侧身体“半身不遂”,还有可能会出现“言语不灵”症状。

颈动脉疾病,“最常见病因”的就是“粥样硬化”。

“粥样硬化”的本质就是颈动脉的“内膜下面”生出了黄颜色的、质地脆硬的“斑块组织”。“斑块存在”的直接后果就是颈动脉的“管腔变窄”。“最终的结局”首先是能“通过的血流”少了,其次就是一旦“斑块脱落”了,会随着血流冲向“大脑半球内部”,堵塞“脑部的大动脉”,一下子就导致了患者“半身不遂”。“斑块脱落”冲向远方,“堵塞脑动脉”这个过程就称之为“脑梗死”,学名叫“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俗称“脑梗”。这是最常见的“中风”或“卒中”,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直接的后果”就是“脑子里的血流”少了,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半身不遂”和/或“言语不灵”。

切入正题,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没有症状出现”的“颈动脉狭窄”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知道,啥叫“没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学究版”的定义如下:

 “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指患者出现了“颈内动脉颅外段”的“粥样硬化性狭窄”,但近期没有出现身体同侧“颈动脉分布区域”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

简单讲,就是“近期”没有出现“半身不遂”和/或“言语不灵”的“颈动脉狭窄”。

我们一定要知道,“颈动脉狭窄”最可怕的结局就是“急性脑梗”。

如果“狭窄程度”在50%以上,则这个患者每年发生“脑梗”的“危险”就是0.5~1.0%。

还有,这种“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样也非常容易得“心梗”。心梗更了不得。不仅常见而且致命!

这种病人如何治疗呢?

“第1个办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停止吸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的“有氧运动”以及“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饮食”其实不复杂,主要是每周吃一次白肉,每月吃一次红肉,每天大量吃蔬菜、水果、坚果、粗粮和酸奶。

“第2个办法”就是“多药密集强化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必要时添加“降血压药物”。

“第3个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了。主要对象是那些“狭窄程度≥80%”的,预期能活过5年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做一个“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这个推荐的级别比较高,属于“2B”级别。

现今是个“微创概念”盛行的世纪,处理“颈动脉狭窄”还可以使用“气囊扩张”后“支架植入”的办法。

大量积攒的证据表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都具有长期“相似的结果”,即它们的疗效基本等同。但是,临床实践也发现,施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均较高。

故此,“最新的指南”认为,除非是在一个有大量“支架植入经验”的“医疗中心”里进行“临床试验”,否则不建议对“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这也是一个 “2B级别”的推荐。

我们需要普及一下临床试验的意义。临床试验就是对某一个新的治疗方法进行验证的过程。探索新方法有无瑕疵,必需进行要临床试验。大量的高级的“临床试验”过后,才能形成较高级别的“治疗推荐”,后者称之为“指南”。

依据“指南”而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一般会从“治疗过程”中得到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所以,“治病”要尽可能依据“指南”进行,除非这个疾病还没有形成“指南”!

总结本文,“手术治疗”首选“剥脱术”,如果病人没法胜任这个手术,也只能“放支架”了。大家要知道,“放支架”虽然快且几乎没有创伤,但是术后要吃一阵子药物,“这种药物”有导致“脑出血”的嫌疑。

所以,“颈动脉狭窄”最彻底的治疗办法当然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了。

注释: “2B级别”的推荐就相当于“米其林2星”(不顾花费,值得绕道前往)的推荐一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