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甘露子为什么这么多别名不用,偏偏找了个错误名称来替换?

 卧竹轩主 2020-07-04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吃过什锦酱菜八宝酱菜,里边一定有宝塔菜,或者叫地环。其实,它的中文正式名称叫“甘露子”。

这么普通的食物,也和昨天说过的青蒿一样,名称被古人叫乱了。

  • 保定最出名的咸菜“槐茂酱菜”里边的叫它“地露” ;

  • 而著名的扬州酱菜里边的也叫它螺丝菜

甘露子

唇形科 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华北,全国各地均有种植。生于水边或湿地。

看看这花,典型的唇形科

别名还有很多,有滴漏、地蚕、地牯牛草、地纽、地古瘤、地母、地灵、地蕊、土蛹、土虫草、旱螺蛳、螺丝钻、罗汉菜、蜗儿菜、米累累等。重庆地区叫地滚牛、四川叫地蛹子、陕南称地鱼儿、宁夏叫乡螺菜。

宁夏贺兰县在甘露子的生产和开发方面,走在了全国最前列,誉为“中国乡螺菜之乡”。

著名作家汪曾祺曾说,他吃过的酱菜里“最好吃的是甜酱甘露和麒麟菜。甘露,本地叫做‘螺螺菜’,极细嫩……”。

汪曾祺的家乡高邮属于扬州地区,那里的酱菜数一不数二。但甘露子在当地并不盛产,主要从西北采购。

水苏属的另外几种植物长得都有些相似,不过大小不同,如蜗儿菜地笋地蚕等,有的地区将它们一并看作是甘露子了。

错换新名

我国最早一部营养专著,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就有甘露子项,并称其别名为滴露。之前在南宋就有人记载了甘露子。

但后来很多书上给它安了个名字叫“草石蚕”,而且还说这是正式中文名。

甘露子的称谓出现混乱是在明代,开始有用“草石蚕”之名用于甘露子。

有一种昆虫的幼虫,在水中附石筑巢,故名石蚕。可能是有人见甘露子长得有点像石蚕,就叫成草石蚕

这人可能不知道已经另有植物叫草石蚕了。

草石蚕”这个名字早在唐代就有,那是指另外一种蕨类植物“圆盖阴石蕨”,是骨碎补科 骨碎补属的。其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白棕色狭鳞片。形似蚕蛹或长虫,故叫草石蚕或 白毛蛇

百度上很多条文也是将其与甘露子混淆。造成二物共用一名。

明代李时珍亲自采集尝试,非常正确地发现,甘露子是地下的根茎甜,并非是古书上所称“因其叶上滴露甜而得名甘露子”。

李时珍其实也发现了“草石蚕” 的名称与各家描述的不对头,另有它物。但他认为可以将就,于是言之凿凿地说:“草石蚕即今甘露子也。”并用“草石蚕”作为条目名称,反将“甘露子”作为别名。

之后,虽然各时期,包括近现代,都有一些学者也质疑过,但大都效法《本草纲目》,将错就错地放过一马了。

只有197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66卷中,明确指出这是误从《本草纲目》的结果。

该著作坚持拨乱反正,重立甘露子为正式中文名,将“草石蚕”从甘露子的别名中剔除。

但大部分出版物无动于衷,《中华本草》1999版、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编著的《中药大辞典》第二版、《辞海》2009版,均仍从错称。

仅1996年出版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家,明确对二物加以区别,将草石蚕作为甘露子的别名之一。

食药两用

各种医药书都收载甘露子,说明其有一定药用价值。相传可用于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用于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等症。

不过,要注意药名混乱造成的用药错误,这在中医中药中时常出现。

正因为甘露子长的很像小白虫,因此有不法商贩用它烘干来冒充冬虫夏草欺骗消费者。这很好识别,真正的冬虫夏草比较柔韧,具有死去的动物的腥味。而烘干的甘露子较脆,无腥味。

新鲜的甘露子口味甘甜,质地清脆,比较可口。常加工为咸菜、泡菜、罐头等。

也可以当水果或零食吃。用它炒肉、炖排骨、煲汤也不错,但口感是“面”的。

甘露子每 100 g 块茎中含蛋白质 5.5 g、碳水化合物 20.3 g、脂肪 0.3 g,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胆碱、水苏碱、葫芦巴碱等。

霜降前后,甘露子地上部分枯萎时,地下块茎形成。通常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采收。若到翌年春季掘出,则口感变面像百合,可蒸可煮。

漂洋过海

甘露子17世纪末传入日本,1882年引入欧洲,继而传入美国。

甘露子本色透明似玉,玲珑小巧,形状可爱,颜值较高。所以也受到外国人喜爱。

欧洲人称之为“中国洋蓟”,法国菜里就有。

日本人过年等传统节日,为了喜庆,在“御节料理”中将甘露子染成红色。

与土豆等根茎类一样,甘露子是植物存储营养越冬的。

作用也和土豆一样无性繁殖。还有一点与土豆相似之处: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动长出嫩芽,并变绿!此时即便无毒,也早已失去了食用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