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山核桃为何吃不到原味的?

 卧竹轩主 2020-07-04

山核桃

胡桃科 山核桃属植物。山核桃并不只是“山里的核桃”。它与普通核桃虽为同科,但分别属于胡桃属山核桃属

山核桃同属的是后来引进美国山核桃,也叫碧根果。

中国为山核桃的原产地之一,主要产于皖南宁国至浙江临安一带天目山脉山区。分布区域在浙江的临安、昌化、淳安、吉安、桐庐和安徽省的宁国、歙县、绩溪、旌德等市县。

因其一直为野生,且主产地多为山区,所以叫山核桃。其表面比核桃光滑,无褶皱,个头也小,又叫小核桃

浙江昌化人还称山核桃为“大明果”,传说与刘伯温向朱元璋献策,以加工此果售卖资助军队的故事有关。

在浙江产地的方言中,“”与“”发言相近:hai,当地也称作山蟹

北方还有个别地区,将核桃中的铁皮核桃叫山核桃,与真正的山核桃不是一回事。

华丽转身秀

山核桃作为坚果商品售卖的历史,并不太久远,可以说是很晚。的山核桃是苦的,很不好吃,或不能吃。安徽有的地方甚至将其误认为是野漆树。以前山核桃没人要,村民们自己采一点吃着玩。

据传闻,还是上世纪初民国时期。

一个偶然机会,有人在临安附近山区寻找可榨油之野生资源。待其品食山核桃时,感其芳香略带苦涩,无意中投入盐水中,而后又丢在火缸中烤熟。

结果香脆无比。于是如法炮制,将其赠人食后皆称羡,故而流传开来。

也就在那个时期,“小胡桃”才突然开始在杭州一带名声大振。

没山核桃的份

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前,山核桃只在沪宁杭一带流行,大部分地区对它仍很陌生。甚至临近的苏锡常地区也有很多人没见过。

主要原因是,山核桃在野生状态下产量太低,望天收,大、小年较明显。

现在山核桃可是身价百倍,每年白露前后成熟。打山核桃不仅仅是体力活,也是极危险的工作。

每年都有人不慎从20多米树上坠落,或伤或死,有的年份竟多达十余人丧命。

如今产地大力扶植人工栽培,从栽种到始果期为10至15年,科研嫁接苗已能缩至5年,25年进入盛果期。

产地政府鼓励采用机械工具采摘,避免人身伤亡。山核桃产量也逐年提高,大大消弭了大小年的明显差别。

中国山核桃之都”临安市,据说栽培利用山核桃已有500多年历史,现有山核桃加工企业大小200多家。

开摘仪式

其中的岛石镇有“中国山核桃第一镇”称号,银坑村为“中国山核桃第一村“。

江西省九江市的武宁县也经过多年的引种,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山核桃人工种植产区。

安徽宁国市也素称“中国山核桃之乡”,比皖南其他地区的品质要好。我在11月份去的时候,路边店内都有新山核桃售卖。有一棵110余年树龄的 “山核桃树王”。

总体上:

  • 安徽的山核桃品类较多,但个头较小,普遍重量大,果壳厚,较难剥离;

  • 而浙江临安的山核桃个头较大,重量轻,果壳薄,相对易剥离。

至于口味和香气,主要是靠后期加工。

吃不到原味

山核桃的加工方法有十几道工序,大体制作过程为:

  • 水浮去除空籽坏籽;

  • 将生山核桃蒸煮5- 8小时脱涩;

  • 敲砸裂壳;

  • 再入锅加入调料,煮沸入味;

  • 捞出沥干水份,100-150℃下烘烤20-30分钟;

  • 出炉后筛选,包装成品。

传统制作是用炭火烘烤小锅炒制开缝入味。现在工厂都是很大的炒锅,用电控制温度,带旋转的,受热均匀效率高,省时省力还卫生。

说到味道,其他坚果大都有原味的,山核桃为了消除和掩盖苦涩,都是加味的。而且和碧根果、香榧等坚果一样,只有奶油椒盐2种味。

网上销售的“原味”山核桃仁,其实只是轻加工,不过是糖盐少放的款。

在加工过程中,筛选出的破碎种仁,另作小核桃仁包装出售。

好吃太难剥

山核桃中的萜烯类酯类风味物质含量,比普通核桃更高,因而更香。逐渐成为广受欢迎的高档坚果。正因为产量低,来之不易,它的价格是普通核桃的好几倍。

山核桃种仁味美,含油率48%~53%,多者高达69%。山核桃油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含的维生素E是所有坚果中最高的。山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钙、镁、磷、锌、铁等矿物质。

山核桃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美味和麻烦,令人对它又

为了收获一点点破碎的核桃仁,往往要硌了牙齿、崩了指甲。换我,非剥好的裸体种仁不吃。

不过,有人就喜欢吃带壳的,感觉每剥出一粒稍大一点的果仁,就会产生一股莫名的成就感。

还有一个吃带壳的山核桃理由,就是可降低摄食速度!

剥核桃器

有的男孩用山核桃当人情送女朋友,就喜欢选带壳的,可拉长消费时间。

100克山核桃的能量约600千卡,消耗掉这么多需要的活动量相当于:

  • 跳绳60分钟;

  • 跑步70分钟;

  • 走路160分钟;

  • 健美操125分钟。

看了这些数据,令害怕长胖的人只敢吃带壳的。那种剥好的独立小包装的山核桃仁,吃1包就多长肉。

据说山核桃仁,在消磨时间的同时,有缓解疲劳和压力的作用。

最喜欢吃带壳的,其实还是产地的村民。民间有一些高手,剥食山核桃技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的能只食其仁而不湿壳,有的在卧塌之上摸黑而食不留余仁。

买山核桃最怕坏果陈果,一尝便知。

抓起一把小核桃离地面十厘米左右高度放下,如果听到像乒乓球的声音,说明里面有一些是空壳的,品质也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