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食普500期: 鮰鱼和洋鮰鱼

 卧竹轩主 2020-07-04
2年多笔耕了500期“食普”,近百万字。确有辛苦,更有乐趣。值此季,以

应时江鲜飨读者,也为自庆。

长胡子,身上黏糊糊的一大类无鳞鱼归于鲇类,或作鲶类,包括土鲇、大口鲇、胡子鲇(塘鲺),以及巴沙鱼和黄颡鱼。

鲇鱼类大多土腥,难登大雅。少数没有腥味的因肉细腻即列为上品,比如鮰鱼和食普过的巴沙鱼、黄颡鱼。

鮰鱼

学名长吻鮠鲶形目 鲿科 鮠属鲿读音都是各读一半。

,是的方言讹变,北方称hù,发音有问题的就叫成虎鱼了。也有白吉、肥鱼,肥沱等俗称。上海称鮰老鼠, 四川叫江团,贵州则叫习鱼。洞庭湖一带凭想象叫回头鱼。

鮰鱼虽然属于鲇类,和正宗土鲇还是有不小区别的。不止体表颜色有很大差别,鲇鱼是大扁脑袋,宽阔的嘴巴,小眼睛,两对胡子。而鮰鱼脑袋略小,嘴巴尖尖,口下位,胡须四对。鮰鱼的学名长吻鮠,标明其吻特别肥厚。英文Longsnout catfish,意即长鼻子鲇鱼。

鮰鱼分布于各淡水水域,辽河、黑龙江、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各大水系都有分布。以长江流域为主。相传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喜食,并常以此鱼待客,故又称淮王鱼

馋嘴鱼

鮰鱼属于淡水鱼中的上品,是长江流域著名的江鲜,每年春夏之交,与鲥鱼、刀鱼并称长江三鲜。通常个体在2-3千克,最大个体有17千克。

鮰鱼体色粉红,肉质十分细嫩,很少土腥味,是少有的能清蒸的鲇类。

清蒸是鮰鱼最好的烹饪方式。适合蒸的鱼一要土腥味小,二要肉质细腻,三要相对刺少。鮰鱼若不清蒸,真是白白浪费了食材。

鮰鱼身上有层粘液,食前必须去除。一般是用70℃左右的热水一泡,即可把粘液刮去。

清蒸鮰鱼(江团)清淡,素雅,是川菜传统的名贵大菜,也是川式蒸鱼的头牌。以清蒸江团待客,主宾双方都会觉得很有面子,顿然间可提升宴席的档次。

现在各地的蒸鱼皆循港式。即鱼蒸妥后,滗去原汁,另淋热油和蒸鱼豉油。

湖北除了普通清蒸,还在湘式剁椒蒸鱼的基础上,发展出三味蒸鱼的吃法:黄的酱椒、红的剁椒、黑的豆豉。

武汉做鮰鱼菜最有名是老大兴园酒楼。毕竟湖北人口味重,因此他们最拿手的是红烧。红烧鮰鱼为湖北十大名菜,时下已走入大众餐饮酒楼。武汉中等以上的酒楼,几乎家家都有这道菜。

而在江淮,除了清蒸,还有白汁鮰鱼、粉蒸鮰鱼、清氽鮰鱼、烩鮰鱼片等吃法。有的地方用它做石锅鱼。

石首鮰鱼

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荆州石首市的石首山所出的鮰鱼,口感最好,久煮不糊汤,入口弹性好。苏东坡曾赞它:粉红石首仍无骨

春季的桃花鮰,和秋季的菊花鮰最应时,粤语叫“当造”。

鮰鱼一条太大,也可分段烹饪。此鱼最美之处在带软边的腹部。

鮰鱼制作鱼汤面或者鱼汤饭也是家常美味。

鮰鱼的特别肥厚,干制后为淡水鱼中首屈一指的名贵鱼肚。湖北省石首市所产的“笔架鱼肚”素享盛名,为国家地理保护产品。

鮰鱼唇也是鲨鱼唇的替代品,比烤鮰鱼更好吃。

长吻鮠的特点就是嘴巴长,所谓鱼唇,用的是鮰鱼下巴,包括脸颊部分和眼瞠,以及一块大骨的部位。这些部位肉质肥美,很多餐馆有这道菜。

所需注意的是,鮰鱼与黄颡鱼一样,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腺。捕捉时被刺后会发生剧痛、灼热,肿胀,个别会引起发烧。须当心防范。

人工养殖

鮰鱼有白黑两种,白者是野生的,黑者是止水中养殖的。由于长期过度捕捞,资源严重枯竭。于是从80年代开始,对长吻鮠进行了人工繁殖研究。现已基本解决了人工养殖的技术难题。

纯野生鮰鱼体色粉红,顶多背部稍带灰色。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粉红会变为深灰,这是区分养殖和野生的基本方法。野生鱼类生长速度较慢,但肉质和口感要胜于养殖鱼。

即便是人工养殖,也满足不了人们对特殊水产的追捧。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了国外新品种的引进。

洋鮰鱼 

1985年从美国引进了斑点叉尾鮰,俗称梭边鱼。在湖北、广东等地已经形成养殖规模,产量颇高。

其味道鲜美,与真鮰鱼口感接近且便宜很多,被称作洋鮰鱼。大多人不认识这种鱼,餐馆中常以此充作鮰鱼。尤其是顶作著名的湖北清江鱼

清江鱼 

湖北有“千湖之省”之称。湖北长阳清江库区所产的鱼,被誉为水产一绝。

此水域自然产出的鱼,注册为“清江鱼”知名商标。清江鱼不是一种鱼,而是包括丁桂鱼、匙吻鲟、银鱼、黄颡等几种鱼。其中能独自代言清江鱼的,只有鮰鱼(长吻鮠、即江团)。如今,已由洋鮰鱼斑点叉尾鮰来顶替它充任“清江鱼”了。

马未都马先生有一位孟姓朋友,生了一儿子。他央马给儿子起个名。老马正与大家入座吃饭,点了红烧鮰鱼一菜,随即用谐音取名孟迴余。寄语做人做事,要有迴旋余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