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信经方的力量】马元仪:经方医案11则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7-04

马元仪

医家简介:明清时期江苏苏州人,具体身世不详。为明代名医李中梓的再传弟子,而马元仪的门人又有叶天士、尤在泾,一则创立温热论治有功,一则阐发仲景经旨得力,更使吴中医学得以进一步的发展盛行。

1、发热口燥,烦躁不眠,脉虚散

出处:《续名医类案●伤寒》卷一。

张氏仆病经五日,发热,脉沉微,口燥,烦躁不眠。曰:发热为阳,脉沉微为阴,少阴证似太阳也。口燥烦躁,乃邪气内扰,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少阴之经,而驱内陷之邪。或以孑身安得阴证?别商瓜蒌滋解之法,症益甚。再脉之,沉微转为虚散,已犯条款,不得已,惟四逆汤一法,或亦可挽回。遂连进二服,是夜得睡,明日热退脉起而安。

2、伤寒神昏,脉微狂躁

出处:《续名医类案●伤寒》卷一。

张氏子伤寒四五日,两脉虚微,神气昏乱,烦躁不宁,时欲得水,复置不饮,弃衣而走,勇力倍常,言语狂妄,不避亲疏。此阴盛格阳欲脱,外假热内真寒也。欲与理中汤。咸谓火热有余之症,欲行寒下。曰:岂有大热证而不引水自救者。况两脉微弱,明属阴盛阳微,若不急与温补,大汗一至,不可为矣。前方加人参至四两,煎成冷服。

一二时许,狂乱顿止,反见寒栗,欲覆重被。再与前药一剂,神清热退而安。

3、伤寒自汗,谵语遗尿

出处:《续名医类案●伤寒》卷一。

一人伤寒六日,两脉微弱不起,面垢遗尿,自汗谵语,身重不能转侧。此三阳合病,汗、下两不可用。仲景云:腹满身重,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自汗者,白虎汤主之。

盖三阳合邪,至遗尿谵语,其中州扰乱,真气与津液并伤可知。故仲景复云: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以汗则偏于阳,而津液益伤;下则偏于阴,而真气复损。惟白虎一法,解热而不碍表里。但三阳病,其脉当浮大,而反微弱不起者,以邪热郁遏不得外达,非阳衰脉微之比,但清其壅热,而脉自起矣。

用大剂白虎,一服便得大睡,再剂神清脉起。与补虚清热而痊。

4、呕吐

出处:《续名医类案●呕吐》卷六。

袁某,患小腹厥气上冲即吐,得饮则吐愈甚,诸治不效。诊之,两脉虚涩,右尺独见弦急。曰:人身中,清气本乎上,而反陷下,则为注为泄;浊气本乎下,而反逆上,则为呕吐。今病正在下而不在上也。下焦之浊气上腾,则胸中之阳气不布,故饮入于胃,在上壅而不下达耳。

经云:云雾不清,则上应白露不下。非地道下通,浊气何由而降?呕吐何由而止?以调胃承气汤一剂,下宿秽甚多,继培中气而愈。

5、胸痛呕吐

出处:《续名医类案●呕吐》卷六。

张司马子妇,患胸中满结作痛,饮入则呕,涌出痰涎,多成五色,已数月。或主攻克,或主补虚,卒无一效。至七月中,病转危迫。诊之,两关尺虚微少神,体倦神烦,胸中结痛,按之愈甚。此正气内伤,阴邪内结,攻之则伤其正,补之则滞其邪,当以仲景脏结法治之,用黄连汤加桂枝。

一剂呕吐顿除,再剂胸中满痛亦释,次用理中汤加桂枝数剂而安。

6、痛痹

出处:《续名医类案●痛痹》卷十三。

袁某患痛痹,身及手足掣痛,彻夜不得安卧,发热口燥,胸满中痛,两脉弦,右关独大。此胃热壅闭,为阳明内实证也。阳明之气,不能充灌周身,十二经脉不得流利,故肢体不能自如。以调胃承气加黄连、秦艽,一剂大便得通,再剂症减六七。改用清胃和中之剂,调理而愈。

7、呕逆呃气

出处:《续名医类案●呃逆》卷十四。

老仆王忠妇呕逆呃气,几无宁刻。脉之,右寸独大,余脉虚微。此中州土败,水气不行,五阳不布,浊阴上逆也。与五苓散一剂。此肝邪挟水气上逆也。五苓利水,中有桂以制肝,故速愈。

服后一时许,吐逆顿止,再与附桂理中汤连服之,明日两脉向和,呃逆亦止。微觉倦怠,与加桂理中汤,四五剂而安。

8、心悸

出处:《续名医类案●汗》卷十五。

沈康生夫人,病经一月,两脉浮虚,自汗恶风,此卫虚而阳弱也。与黄芪建中汤。一剂,汗遂止……越一日,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濡特甚,此汗出过多,而心阳受伤也。仲景云: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与一剂良已。

9、自汗恶风

出处:《续名医类案●汗》卷十五。

沈康生夫人,病经一月,两脉浮虚,自汗恶风,此卫虚而阳弱也。与黄芪建中汤,一剂汗遂止。

夫人身之表,卫气主之,凡所以温分肉、实膜理、司开阖者,皆此卫气之用,故《内经》曰:阳者,卫外由为固也。今卫气一虚,则分肉不温,腠理不密,周身毛窍,有开无阖,由是风之外入,汗之内出,其孰从而拒之?故用黄芪建中汤,以建立中气,而温卫实表也。

越一日,病者叉手自冒心间,脉之虚濡特甚,此汗出过多,而心阳受伤也。仲景云: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与一剂良已。

10、淋浊

出处:《续名医类案●淋浊》卷二十。

陈晋臣,患浊症累月不止,后因房劳,痛益甚,浊愈频。有语以煎苏叶汤澡洗者,从之,遂致精滑倾盆,躁扰不宁。发热烦渴。两手脉沉而微,尺脉沉而数。此阴精大伤,真阳无偶将脱。不乘此时阴气尚存一线,以急救其阳而通其阴,直至阴尽而欲回阳,罕克有济矣。或曰:既有阳无阴,补阴犹恐不及,尚堪纯阳之药,重竭其阴乎?曰:真阳以水为宅,水足则凝然不动,水竭则不安其位,甚而飞扬屑越,孰能把握之哉?此时阴未回而阳已绝矣。宜急摄虚阳,先归窟宅,然后补阴以配阳,此必然之次序也。煎大剂白通汤与服,便得浓睡,诸症渐已。次服人参七味汤,使阴阳两平而愈。

11、产后胸痛

出处:《续名医类案●产后痛》卷二十五。

卜氏妾,产后胸中作痛,痛甚则迫切不能支,至欲求死。诸治不效,延至五月,病转危急。诊其脉,两手弦涩少神,不能转侧,不得言语。曰:胸中者,阳气所治之部,今为阴邪所入,阴与阳搏,所以作痛。前医破气不应,转而和血,又转而温补,又转而镇逆,不知阴阳相结,补之则无益,攻之则愈结,若镇坠之,益足以抑遏生阳,而阻滞邪气。惟交通一法,足尽开阳入阴、通上彻下之妙,使阴治于下,阳治于上,太虚之府旷然,何胸痛之有哉。用人参三钱,肉桂一钱,合仲景黄连汤。

一剂痛减,二三剂顿释。次进加桂理中汤,数剂痊愈。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历代名医经方一剂起疴录

图书作者:尤虎 苏克雷 熊兴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